我还是想去京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是谁说出了京都的凄凉?

此时,一种声音为京都的空寂增添了情趣,那是一种古朴、纯熟的敲钵声。原来,那是空也堂的和尚一边念佛一边敲钵,托钵行进在寒夜的小路上。这位和尚也就叫寒僧。“当——”地敲一记托钵,钵声击向冻僵的寒夜,毫无余韵地转瞬即逝。

念佛与敲钵。想起古来的京都将东北方位视为“鬼门”。正相反的西南方位是“里鬼门”。鬼要来,当然没有好事。所以要避开,要阻止。但如何避开,如何阻止呢?在这方面,日本人有他们自己的做法,虽然“鬼门”这个概念来自中国古典《山海经》。

现在京都的原型是平安京。那时候,对怨灵十分敏感的桓武天皇,将位于平安京鬼门的比叡山,送给从唐归来的留学僧最澄,要他在山上建延历寺。一旦京城内有灾事发生,这个寺的作用就是调伏恶鬼。这也是说,延历寺是封堵鬼神的第一大门。而第二大门则是在比叡山上建造的守护神——日吉大社。第三大门是在鬼门轴上的四明岳。这个四明岳的“四明”就是道教封杀恶鬼的神。这样看,延历寺→佛教、日吉大社→神道、四明岳→道教,三股力量齐发封堵平安京的鬼。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天皇居住的京都御所的鬼门轴上,有幸神社和赤山禅院作为封堵鬼门的配置。当然,在这条鬼门轴上还配置了其他一些社寺。如狸谷不动院、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吉田神社、崇导神社、上御灵神社等。而在西南轴上的里鬼门,则有大原野神社和壬生寺的配置。从历史和文化传统来看,鬼门的吉田神社和里鬼门的壬生寺,在每年的节分期间,还举行撒豆的祭祀活动。这个活动高呼的一个口号就是“鬼外/福内”,也就是驱鬼招福。这个驱鬼与招福的图式,实际上就是日本人精神在圣域与俗域的对峙。但这个对峙,又不是野蛮的火与血的对峙,而是共生的镇魂式的对峙。现在看来,恰恰是在这个点上,京都显现了最大的宗教魅力和文化魅力。我们再看一下图式:

从东北到西南鬼门轴的两端是鬼门——里鬼门。

在这条鬼门轴上的社寺有:

日吉大社→四明岳→元三大师御庙→延历寺→崇导神社→狸谷不动院→赤山禅院→吉田神社→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幸神社→上御灵神社→壬生寺。

令人生趣的是,在这条京都鬼门轴线上,还隐藏了一个难以图解的庭园之谜。

鬼门的一边有修学院离宫,里鬼门的一边有桂离宫。

而修学院离宫和桂离宫则是日本庭园的双璧。诡秘的是在这条鬼门轴上,还有德川幕府在京都的居城——二条城。这里的图式:

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的中枢·仙洞御所/二条城→桂离宫。

修学院离宫的建造是在1655至1661年,仙洞御所建造是在1627年,桂离宫建造是在1615至1662年,基本都在同期建造,是单纯的偶然吗?建造修学院离宫的是后水尾天皇。他是创建桂离宫的八条宫智仁亲王的外孙。他们两位都是被江户幕府压迫得最为厉害的人物,也是最为凄凉的人物。那么,凄凉与京都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川端康成用另一种语言,说出了京都惊颤的凄凉。他说京都的黄昏,让人想起乐陶家长次郎夕暮茶碗的色调。这红中带黄的彩釉的确是打动人心的日本色。而飘浮在寂寞冷清、荒野村落的京都暮空,则令人想起画家坂本繁二郎的画。京都惊颤的凄凉,好像就是属于长次郎和坂本繁二郎的。或者说长次郎和坂本繁二郎就是京都惊颤凄凉中的一个血色黄昏。

当然,还有攀登上位于京都东北方位的比叡山的体验。狭小的庭院对面是一片杉林,漫不经心地看着四周,突然发现透过大杉树的缝隙,能看见远处闪闪的亮光。登山者便立刻意识到那是琵琶湖。这时,从空荡的屋子一角传来了咏经声,远远地听去,比猫头鹰的声音还要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