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金庸小说武功第一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一.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俠小說不能無「俠」,但對許多讀者來說,看武林高手馳騁江湖,以神奇的武功行俠仗義、爭鳴競勝,藉此欣賞作者的創意和文筆,才是閱讀武俠小說的趣味所在。「天下第一」的名號,不單引得江湖中人明爭暗鬥,也是令讀者辯論不休的題目。

倪匡說金庸小說「古今中外,空前絕後」,自也包括對他創造的各種既眩目奇幻又融會了各家文化的武功。隨著金庸小說進入學術殿堂,成為武俠經典,九十年代後國際間陸續舉辦「金庸學術研討會」,研究者越來越多,見解越來越精闢,針對金庸武學的討論也日益豐富。至於見於坊間的論著,種類也非常多樣,如潘國森《武論金庸》(明窗出版社,1995)、陳墨《武學金庸》(雲龍出版社,1997)、洪振快《講武論劍——金庸小說武功的歷史真相》(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7)、李開周《誰說不能從武俠學物理?》(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等前輩們的專著,皆以「武學」為切入點,或賞析筆法,或闡發義理,或考究歷史,或貫通科學,都寫得博學深入,極富啟發。

可是這些著作,皆沒有認真探討「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這個凡武俠小說迷都曾思考過,卻始終難有結論的問題。也許因為只視這問題為茶餘飯後的談助,沒有學術價值,而「武」畢竟不是金庸小說的全部,論者愛自抒對小說中的人性、情感、文化的體會,多於口頭「比武」,因此,暫未見過有人以一整本書的篇幅探討這個普羅讀者都曾關注過的題目。

在網絡世界,這類討論倒是洋洋萬言,無處不在。在1996年,台灣遠流出版社官方網站「金庸茶館」開啟了網上討論金庸小說的大門,其後遍地開花,中國、台灣、香港不少武俠小說網站或網上論壇都設有金庸討論專區,許多網民都曾長篇大論地寫過有關「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或相關的武論題目,如遇上新影視版本放映,網媒也會乘勢推出相關專題,引人留言。可是,這些討論不單散亂蕪雜,更時常互相抄襲,即使不乏見解獨到之士,卻鮮見有人花功夫整理,並以貫通全套金庸小說的角度,提出完整框架綜合討論。結果,這些「武論」文字散落網絡各處,不時被「內容農場」或Youtuber盜載,內容質素參差,即使引用了大量原文為論據,推論也不嚴密,然而由於標題定得頗為吸引,往往引人點閱,卻使這些疏漏的說法廣為流傳,實在使人不禁搖頭。這,就觸發了我出版此書的念頭。

二.我是在中學三年級那一年接觸金庸小說的。本來對武俠沒有興趣,有天因為中文科老師待產請假,堂上無事,無聊間拾起鄰座同學的《神鵰俠侶》翻閱,起初數回還看不出味道,但不數日即廢寢忘食,從此愛上金庸武俠世界。高中三年,我日夕讀金庸小說與相關的文學評論,自己也嘗試寫武俠小說供同學傳閱自娛;本來修讀理科,因金庸小說而愛上文學,結果大學棄理從文,有志成為中文老師。金庸小說影響了我的一生,但有時候我也說不出金庸到底形塑了自己哪些性格和觀念,愚鈍的我不是反思性很強的人,只記得第一次意會到甚麼是「俠之大者」(《射鵰》三部曲)、甚麼是「恩仇」(兩部《飛狐》)、甚麼是「國族身份」的思考和矛盾(金庸從《書劍》到《射鵰》到《天龍》再到《鹿鼎》的思想轉變,其中有關香港人處境和思維的隱喻,是無數學術論文的題目),都是從金庸小說而來。還未嚐過初戀,就感受到暗戀之苦(對我來說,段譽看見王語嫣望向表哥時「容光煥發,似乎全身都要笑了出來,自相識以來,從未見過她如此歡喜」這幾句,就是最揪心的形容);第一次讀小說讀到流淚,就是因為蕭峰與阿朱的一段,「塞上牛羊空許約」,為愛犧牲、恨錯難返,全都在裡面了。因為金庸小說,我才粗懂人間的七情六欲。

在高考後的暑假,我發現了台灣遠流出版社的「金庸茶館」網站。那是二十年前唯一由金庸小說版權持有者運作的大型網上討論區,站分數大區域,有以金庸原著小說為討論主題的【正宗金庸】;有本來主要探究金庸小說的歷史元素,到後來發展為半個歷史學術交流區加半個藍綠政治討論區的【歷史金庸】;有專談金庸小說的愛情,到後來變成現實情愛雜談的【情愛金庸】;也有漫談各種改編金庸的影視、遊戲,還讓網民發表同人小說的【另類金庸】,更有供各方網民結識、自組友誼小組的【武林字典】。

一發現了這個地方,立時不能自拔。當時自取網名「阿寶」,那是日本著名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初代男主角(Amuro Ray)的香港譯名,是我少年時很喜愛的角色。我多逗留在【正宗金庸】討論區,雖說這處以原著小說為討論主題,也曾有些「茶客」、「館友」(我們這樣互相稱呼)成為了學者,甚至出書談金庸小說,其實那兒佔了七成的討論,都是所謂「武論」——不是探討金庸武學反映的深思哲理、文化取材和人生境界,而是爭辯郭靖與楊過誰武功更高,獨孤九劍與葵花寶典何者更厲害一類題目。雖然許多館友都只是泛泛而談,以作消遣,但確也有不少熟讀小說的館友,考究極細,針對小說原文索盡枯腸地論辯。對此嗤之以鼻的讀者總嫌我們錯過了金庸小說真正具價值的人物塑造、敘事技巧、情節巧思、博採百家的文化內涵,譏諷我們講的是「關公戰秦瓊」般虛妄無聊,但明白「武論」趣味的,始終樂此不疲。

大學那幾年我天天在「金庸茶館」與館友們交流、交鋒,後來還成為義務版主(起初有意者只需報名,由遠流挑選、任命,後來改由館友票選,完全民主),協助管理網站秩序、擴展討論話題、應付洗版攻擊,從2004到2007年連續三屆,是【正宗金庸】連任最久的版主。那時候我認識了不少來自香港、台灣的金庸館友,不時也會碰面,建立了友誼,擴闊了視野,至少仍常有交流。大學畢業,投身現實社會,老師的工作漸忙,對電影的興趣越來越大,後來更成為了影評人,開始慢慢撤離「金庸茶館」。其實並未有真正離開,很快又回去了——工作一年,跑去讀文科碩士課程,畢業論文就挑了自己最熟悉的金庸小說為研究題目,比較《天龍八部》的不同版本。記得正在寫論文時,香港恰巧有個「金庸武林新天地」展覽活動,自己因為少時的經歷,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邀請參加開幕禮,還獲頒「金庸研究成就獎」。其實很慚愧,「研究成就」當然是沒有的(獲獎者都明白,大家只是開幕禮佈景板,也不算甚麼榮耀),但這些有趣經歷,確實使我意識到,沒有金庸小說,就沒有現在的我。

如今成為中學中文老師,常鼓勵學生讀金庸小說,思之全是因緣。一直有意整理出版當年的「武論」文章和筆記,可惜性格慵懶,懸擱了多年,這一年是自己接觸金庸小說的「二十周年」,決意用心執筆。一寫,才發現今天自己的見解已和昔日頗有不同,本書除了【甲部】的核心理念,幾乎都是新寫的,特別是【乙部】、【丙部】的資料整理和比較討論,自信可解決坊間不少爭論。本書不是甚麼學術研究,但自問認真動筆,為的是解決二十年前那個懵懂少年的傻問題,也希望能與各位金庸小說迷分享閱讀樂趣,甚至可為動漫、影視、電子遊戲的改編提供有用的數據資料。是的,不少新一代讀者接觸金庸小說,就是因為電子遊戲呢。

三.本書是在2018年暑期完成的,可惜一直找不到出版門路;年底金庸先生辭世,更令人躊躇是否應在此時發書。如今本書終於面世,實在很感謝各位朋友的指點和幫忙。最先要感謝的是沁小姐的鼓勵、提點和包容,沒有她,本書一定無法完成。感謝詩人朋友周漢輝賜序,他的知音之言,說得比我更加精闢;也感謝黃倬詠小姐的設計和製圖,為本書增添特色。潘國森先生與寒柏先生的意見也修正了我好些錯誤。至於各方好友的支持,恕無法在此一一致謝了。最後,我得感激自己在「武論」上最佩服的「三個半」網友,沒有多年來和他們的切磋交流,本書許多論點根本無法成形。這「三個半」高人中有的我從未見過面,甚至不知真實身份,有的成為了武俠小說作家,比我走前許多步呢。這「三個半」高人分別是:(台灣)擅長以電玩遊戲策劃的經驗討論金庸武功設定,我的武論啟蒙「柳風舞」、不按常理出牌質疑許多武論成見的「陳小俠」;(香港)對金庸小說最為熟識,任何角色和細節皆記得一清二楚的「方東白」、不會執著小節而能從宏觀角度思考武打創作思維的孤形隻影(另有筆名寒柏)。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