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书旨在实证检验住房的微观影响机制,全书遵循“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发现不足—提出创新—得出结论—政策含义”的研究思路。首先,我们借鉴现有研究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住房对每一类经济行为的作用渠道;其次,针对住房对每一类经济行为的作用渠道,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通过文献的整理,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进一步明确本书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意义;最后,比较本书的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书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第一,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书主要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同时,我们详细阐述了每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背后的理论基础,比如与消费相关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流动性约束理论、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与创业相关的信贷约束理论,以及与传统的婚姻观、生育观、养老观相关的新家庭经济学理论。本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对每一类经济行为背后的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
第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的结合,本书既采用了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高质量微观数据,也采用了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房价、GDP、人口出生率等宏观数据,从而实现了对住房价格、住房财富与家庭行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结果的定量研究。其次,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探讨住房的微观影响机制来揭示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最终影响,因此,将微观结论转化为宏观结果是实现本书研究目标的方法之一。
第三,在实证分析方面,为保证本书研究结论的可信性与稳健性,全书运用了多种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比如,在分析住房的财富效应与“房奴效应”时,我们使用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与基于倾向匹配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有效缓解不随时间变化的非观测异质性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而基于倾向匹配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又可进一步克服样本选择偏误(Selection Bias)的问题;在分析住房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使用控制函数法(Control Function)进行估计,其思想源于Heckman(1978)提出的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该方法可有效地克服由于样本自选择(Self-selection)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在分析房价对传统婚姻观、生育观、养老观的影响时,我们采用经典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2SLS)来克服房价的内生性问题,并采用差分广义矩(Difference GMM)估计分析了房价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第四,比较分析。本书的分析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有益的拓展和补充,为体现本书的创新之处,本书广泛地与现有研究进行了对比,从指标构造、变量选取到研究方法再到研究结论,本书的研究都能体现出与现有研究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