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自愈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心”的因素是疾病的重要原因

身体乃人类内在神性具体化的呈现,拥有绝佳自我平衡及自我疗愈的功能,大部分肉体的病痛根源并非来自肉体,而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僵化的生活模式,或痛苦的生命困境反映在肉体上的结果。

——许添盛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素问·疏五过论》

一、与“心”关系密切的疾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药科学的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解释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教授正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并为医学界所接受。

事实上,大部分疾病与“心”都存在着关系,因此,许多传统的躯体疾病现在被称为心身疾病,它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相应的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骨骼肌肉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等。有作者甚至提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被称为心身疾病。例如,赵志副教授曾把常见的心身疾病分为15大类(括号内为中医病名):

(1)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慢性胃炎(胃痞)、胃神经症(胃胀)、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肠神经症(泄泻)、习惯性便秘(便秘)、慢性肝炎(胁痛)、慢性胆囊炎(胆胀)、慢性胰腺炎(腹痛)、食道神经症(梅核气)等。

(2)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冠心病(胸痹)、心律失常(心悸)、心脏神经症(胸痹)、雷诺征(厥证)、β受体高敏症(心悸)、心因性晕厥(厥证)等。

(3)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神经性咳嗽(肝咳)等。

(4)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癫痫(痫证)、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紧张性头痛(头痛)等。

(5)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甲状腺机能亢进(瘿病)、肥胖症(痰病)、尿崩症(消渴)、心因性多饮(消渴)等。

(6)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过敏性膀胱炎(淋症)、尿道综合征(淋症)、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

(7)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病(痹证)、全身肌肉痛(痹证)、书写痉挛(震颤)、局部性肌痉挛(震颤)等。

(8)外科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腹部手术不适综合征(腹痛)、肠粘连症(便秘)等。

(9)妇产科心身疾病

包括痛经(经痛)、闭经(经闭)、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更年期综合征(绝经期前后诸症)、不孕症(不孕)等。

(10)儿科心身疾病

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厌食)、遗尿症(遗尿)、腹痛(腹痛)、头痛(头痛)等。

(11)皮肤科心身疾病

包括湿疹(湿毒疮)、牛皮癣、痤疮(粉刺)、斑秃(油风)、慢性荨麻疹(风疹块)、多汗症(汗证)、皮肤瘙痒症(风瘙痒)等。

(12)眼科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青光眼(五风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视惑)、飞蚊症(云雾移睛)、白内障(圆翳内障)、眼睛癔症(暴盲)等。

(13)耳鼻喉科心身疾病

包括心因性耳聋(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失音(喉喑)、过敏性鼻炎(鼻鼽)等。

(14)口腔科心身疾病

包括口臭(口臭)、口腔溃疡(口疮)、特发性舌痛(舌痛)、心因性牙痛(牙痛)等。

(15)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肝癌(胁痛)、肠癌(便血)、食道癌(噎嗝)等。

二、常见疾病的“心”方面原因

(一)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早确认的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普遍认为其由综合性因素所致,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有密切关系。

高血压常见于具有焦虑性人格特点的人。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发病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慢性应激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起明显作用,研究发现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的城市居民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农村居民,发达国家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少的职业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高血压发病率与高盐饮食、超重肥胖、缺少运动、过量吸烟喝酒等因素有关,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又直接或间接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高血压是将愤怒压抑在潜意识中造成的,潜意识的愤怒活动是血压持续增高的根源。调查结果也显示,个性焦虑和压抑的人血压偏高,而高血压患者多存在明显而持续的心理冲突,如人际关系紧张等。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未被当事者觉察到的学习机制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的原因,其核心是内脏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外部刺激反应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输出增多、外周动脉血管收缩,从而造成血压升高,慢性应激时,这种外部刺激-血压升高反应持续存在,不断强化、泛化,血压升高成为常态形成高血压病。

从心理生理学角度看,心输出量和外周动脉血管阻力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一切能影响二者的因素都能引起血压变化。神经系统接受环境刺激,对其作出反应,同时支配着全身各器官的活动,因此,心理社会因素和环境刺激都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引起血压变化。通常,以上刺激一旦短期内得以消除,血压自动恢复正常,但如果心理社会应激反复发生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某些敏感体质者血压调节系统紊乱,引起高血压病。

(二)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青少年,成年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同,城市高于农村。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发病的本质。气道高反应性和神经因素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另外研究也发现哮喘多与基因遗传有关。

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生理学机制比较复杂,心理应激-神经中介机制认为心理应激因素可通过中枢及周围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平衡失调并呈现乙酰胆碱升高的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导致或加重支气管哮喘。1977年Besedossky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心理机能失调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干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过程进行调节,影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和机体对外界各种不良刺激的敏感性,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使机体更易发生支气管哮喘。有人提出了过度通气理论,认为患者在心理应激状态如紧张、焦虑、恐惧、害怕等情况下,会出现过度通气,导致气道水肿及其黏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这些因素刺激具有高反应性的气道,可诱发或加剧哮喘。

支气管哮喘往往具有鲜明的心身反应特点,包括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焦虑表现为过分紧张、忧虑、恐惧等,伴随患者情绪上的反应,出现心悸、多汗、血压升高、皮肤发冷、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长期的焦虑状态还会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影响哮喘的防治效果;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低下、情绪低落、对事物的兴趣减低、悲观厌世、社会活动能力降低,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意念等。相应的躯体表现有食欲降低、活动减少、全身倦怠和便秘等症状。

(三)消化性溃疡

Schwartz在1910年提出“无酸,无溃疡”的概念,是生物医学对消化性溃疡认识的首次突破,并因此产生抗酸治疗的全新理念,在疾病的治疗手段和治愈效果上取得显著进步。1982年Warren和Marshall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后,出现了“无幽门螺杆菌就无溃疡”的观点,抗菌治疗联合之前的抗酸治疗理念,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具有一些明显的非生物医学特征,比如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而出现复发,具有焦虑性人格特点的人具有溃疡易感性。随着全科医学模式的到来,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更加深入,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心理社会因素、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胃酸分泌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在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特殊地位。多种因素导致胃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和/或胃酸分泌异常,引起黏膜的自我消化,其中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胃肠平滑肌运动和黏膜腺体分泌活动受内脏迷走神经的支配,而胃肠营养血管则在交感神经的控制下舒缩。消化性溃疡的心理生理学机制都涉及以上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外界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下丘脑—迷走神经核—迷走神经,过度刺激壁细胞和G细胞,使胃酸分泌增加,通过兴奋蓝斑—交感神经系统使胃肠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缺血,使胃肠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弱,同时通过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抑制胃黏液的分泌。以上作用的结果就是黏膜保护机制的削弱,同时胃酸及胃蛋白酶增多,很容易造成黏膜的自身消化,导致溃疡发生。

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情绪的异常既可以是造成溃疡的原因,也可以是消化性溃疡病导致的一种情绪体验。相关研究显示,急性焦虑情绪引发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是应激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持续的抑郁情绪也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反过来,消化性溃疡的慢性疼痛也显著增加抑郁情绪的发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习得性无助导致抑郁,也可能是黏膜的慢性损害通过副交感神经引起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人格因素也不容忽视,易焦虑、依赖性强、常常压抑内心愤怒的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有学者认为愤怒情绪的隐忍和内向性表达使副交感神经的激活时间显著延长,内脏腺体活动增强,消化性溃疡发病增加。

法瑞苏博士研究了1.5万名胃病患者的病案,结果发现:有4/5的胃病是由情绪因素所致。约瑟夫·蒙坦博士甚至提出:“胃溃疡的产生,不在于你吃了什么,而在于你忧虑什么。”

(四)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肠道功能异常,具有典型的心身疾病的特点,多数患者可有明显的抑郁、焦虑、失眠、头昏、头痛等神经方面的症状,但在诊断过程中需经检查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人群中以青中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该病起病隐匿,心理社会应激或饮食因素往往会诱发症状复发或病情加重,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或十余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少受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心理障碍、内脏感觉过敏和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等,其中心理社会应激等是疾病的病因或诱因,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平滑肌运动功能紊乱是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产生的直接因素。研究发现,许多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特征的某些方面显著突出于大众,比如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情绪,焦虑性或抑郁性人格特点等。生活事件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是本病发生和恶化的主要启动因素,负性情绪可以直接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发作,临床上常可观察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立即出现腹痛、腹泻、紧迫感、排便后腹痛缓解的一连串症状。此外,不良的饮食、腹部受凉和不当的心理暗示也可以是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诱发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心理生理学机制比较复杂,涉及脑-肠轴、心理-神经-免疫轴和心理-神经-内分泌轴等。心理社会因素通过脑-肠轴对胃肠道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引起胃肠道黏膜感觉功能异常、黏膜腺体分泌改变和平滑肌运动功能紊乱,多数患者表现为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痛、腹泻,而少数患者则胃肠蠕动缓慢、便秘、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者也较常见。心理-神经-免疫轴和心理-神经-内分泌轴可能主要通过引起肠道菌群改变、内分泌紊乱而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发生。

(五)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以血中葡萄糖慢性增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血管、神经、心脏、肾脏和眼睛等组织器官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昏迷)。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二者在病因、发病机制、治疗上存在明显不同。研究证实,作为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糖尿病,它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与个性特征、情绪波动、心理应激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WHO已将糖尿病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症状出现前常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如丧失亲人和父母离异等。而2型糖尿病的发生多与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有关。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更具有孤独性、无子女或独生子女、亲子关系不佳、提前退休等倾向。多数糖尿病患者性格不成熟、具被动依赖性、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有受虐狂的某些特征。这些人格特点被某些学者称作“糖尿病人格”。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遗传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及自身免疫学说等,而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成为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动员糖原储备释放、升血糖激素和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病情。在急性重大应激时,某些个体调节失控,免疫功能紊乱,造成免疫系统对自身胰岛β细胞的攻击和永久伤害,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形成1型糖尿病。慢性应激状态下的慢性血糖升高和胰岛素受体抑制所引起血糖水平不可逆增高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

(六)白癜风

白癜风为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的皮肤色素脱失症,是由皮肤和毛囊的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功能减退、丧失所致。皮损完全无色素,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全身各处皮肤均可发,边界清楚,边界处色素较深,斑内毛囊变白。

白癜风发病原因复杂,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地区、职业、气候与季节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约三分之二的发病与之有关。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人格特点,表现为易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起伏大、渴望刺激和冒险、敌意、难以适应环境、固执、倔强等。其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超过半数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或更多的负性情绪和心理症状。此外,精神创伤、心理压力导致的思虑过度在白癜风的发病中也占重要地位。

本病是由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衡,产生抗黑色素细胞抗体,造成黑色素细胞损伤、脱失而发病。社会心理因素中的人格、情绪和生活事件可导致应激,后者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过度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黑素细胞刺激素(MSH)、阿片肽等均源于前阿黑皮素(POMC),ACTH的增加使MSH减少;CRH引起垂体分泌的ACTH可促使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同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儿茶酚胺分泌。皮质醇影响周边及中枢的多处功能,有学者认为它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脑内L-色氨酸增加而引起5-HT增多,进而使褪黑素增多,导致褪黑素受体活动过度,致黑素细胞破坏而致病。此外,P物质是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感觉神经肽,有研究发现在白癜风皮损及正常皮肤交界处P物质增多,认为可能与皮肤损害有关。

(七)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免疫学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在解剖和生理上存在着紧密联系,心理社会应激通过神经递质的传导也可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风湿免疫科的许多疾病都可归为心身疾病,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改善这类患者的病情,促进疾病缓解和身体康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和多种自身抗体存在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常交替发生。SLE的发病高峰为15~40岁,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

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重要原因,SLE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SLE患者的同卵双生兄妹发病率为25%~50%,而异卵双生子间发病率仅为5%。本病多发于年轻育龄女性,提示内分泌功能紊乱与SLE发病有关,雄性激素可抑制疾病的表现,男性体内女性激素和男性激素的平衡紊乱,女性体内女性激素活性增强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原因之一。

心理社会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和加重相关,患者起病或复发前常见应激性事件。心理社会应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的。应激在特定人格和其他个体素质的基础上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失调,诱发本病或使原有症状复发、加重。而反过来,免疫性抗体亦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微血管病变,引起复杂的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类神经症性症状,情绪低落或兴奋多语等情感症状,以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意识和定向力障碍等。

(八)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ED)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这组综合征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和神经性呕吐(psychogenetic vom iting,PV)。本病以年轻女性多见,首发年龄平均为15岁至19岁不等。

各种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进食障碍的发生。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在性格发育上有偏差,主要表现为有神经质的倾向和过度的完美主义,如易出现焦虑、抑郁、刻板、敏感、自卑、敌对等不良情绪和性格。社会因素如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影响了大批人群,尤其是女性群体或某些特殊职业群体。关于体象不当的媒体宣传、家庭矛盾、父母的个性缺陷影响等都会对疾病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

(九)肥胖症

肥胖症是人体摄入大于消耗,从而引起脂肪在体内聚积过多,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北京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妇女超过平均体重,低龄学童肥胖率为15.4%,超重率为12.5%。本病的发病率男高于女,以年龄递增,肥胖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80%以上。目前还有增加的趋势。

肥胖症是由生物、社会、行为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以及饱觉中枢抑制等。社会因素指社会进步,温饱问题解决,营养过剩,生产中体力消耗降低,生活渐趋舒适。行为因素指体力消耗小,运动少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人的摄食和体力活动都与人的情绪有关。人在寂寞孤单、无聊和情绪焦虑不安时,会有多食的习惯。偶尔焦虑时,肾上腺素会刺激交感神经而抑制食欲,但长期焦虑却使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使食欲亢进。

(十)不孕症

婚后同居3年以上未避孕而未怀孕者为不孕症。不孕症分为器质性和心因性两种。许多社会、家庭、心理因素,都能使人产生不良的情绪。长期紧张、抑郁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导致卵巢的排卵功能受抑制,继而发生停经、输卵管痉挛、宫颈黏液分泌异常等变化,引起不孕。

中国人传宗接代思想非常严重,许多夫妇结婚后,稍长一段时间没有怀孕,就会有很多来自社会舆论和家庭方面的压力,而妇女承受的压力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越来越大,妇女情绪也越来越紧张,最终导致神经及内分泌紊乱而不孕。

许多不孕者的性格表现为敏感、易紧张、好焦虑、神经质、缺乏自信。有的还有癔症倾向。这类个体对社会心理刺激比较敏感,情绪易产生波动,且易受暗示。

(十一)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易复发。好发于躯体易受摩擦的部位,如颈项部、前臂、股内侧、会阴部、肘窝、四肢内侧等部位。发病时由于剧痒,搔抓后局部出现针头大小、不规则扁平的丘疹,以后丘疹融合成片状,形成苔藓化。丘疹发生时常有对称性。情绪急躁、倔强、欲求过高的患者,在发病时常常心烦意乱,焦虑不安,更使疾病恶化。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目前还不明了,学者认为除了理化刺激、遗传因素外,情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曾有生活事件导致的情感障碍。有研究者发现,家庭问题引起颈项部发病,羞耻感引起前额和面颊发病,过度责任感引起膝、肘和肩部发病,性的障碍引起大腿和会阴部发病。

皮肤可称得上是心理的器官,内心矛盾可通过情绪的变化以及皮肤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皮肤的生理功能受着植物神经的控制,而情绪反应可通过植物神经来影响皮肤功能。不安或愤怒可使皮肤血管扩张,皮温上升,瘙痒阈值下降,从而诱发神经性皮炎。

(十二)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病的局限性斑状脱发。脱发部位无炎症表现,也无自觉症状。个别患者头发可能全部脱落成为全秃。严重时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全部脱落,成为普秃。本病可自愈,但亦可复发。患者多是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心胸较狭窄、多愁善感的人。

斑秃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但情绪因素、内分泌因素、肠道寄生虫等因素与该病发生有关。特别是情绪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解除精神负担,消除不良情绪,是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有时药品疗效的声誉或昂贵价格的暗示作用,甚至比药品本身的治疗作用更大。

三、“心”是如何致病的

与疾病有关的“心”方面的因素很多,下文仅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情绪因素与潜意识因素进行探讨。

(一)情绪与生病

1.情绪的概念和作用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所产生的好恶态度和心理体验,并伴随一系列心身反应。情绪与人的需要或目的是分不开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础,但客观事物并不直接决定情绪,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其的解释和评估。可以说,情绪既是一个心理过程,又是一个感受状态;既是一种反应,又是一种体验。情绪以内部感受和外部表达的方式被自己和外部觉知,在情绪状态下,个体伴随出现相应的体验,通常会以表情、语言的形式向外传达。此外,生理反应也是情绪的重要部分。因此,情绪心理包含了情绪体验、情绪表达和情绪生理反应三部分。

情绪是生命进化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承担了其对物种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情绪是较原始的“语言”,是个体间信息传递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情绪的传递表达自身状态,寻求同伴的协同,促进群体交流,改善生存环境,因此情绪是个体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情绪也是动机启动和执行的“催化剂”,在相应情绪的刺激下,个体的动机变得尤为强烈,激发起果断而有力的行为活动,从而满足需要,缓解情绪张力。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情绪对个体适应生存的作用存在两面性,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如思维、意志、行为等活动过程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正性情绪能调动和协调心理活动各要素,激发潜力;而负性情绪则有着明显的破坏和瓦解心理进程、诱发心身损害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延续了动物的情绪性适应功能;而另一方面,人又进入了高度社会化的阶段,生存环境早已脱离蛮荒状态,所接受的挑战主要来自人类社会内部的第二信号系统。人对环境的适应不再是主要依靠情绪性奋起搏斗或逃避,而是依靠理智。因此,情绪对人类的适应能力显示出消极的一面,当对社会刺激的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或持久,而又不能像动物一样通过躯体性搏斗释放体内积聚的与情绪相关的生理能量,必然会通过心理生理相互作用机制损害心身健康。

2.情绪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

(1)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

刺激因素引起内脏脑(Visceral brain)的激活,后者经由心理-外周神经系统、心理-神经-内分泌和心理-神经-免疫轴介导引起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

心理-外周神经系统反应通路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起作用。心理社会刺激因素被感知后进入中枢,经加工处理,冲动传导到杏仁核,激起情绪反应,同时向蓝斑投射的神经纤维激活蓝斑,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继之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快,肌张力升高,胃肠活动抑制,尿量减少,血糖升高,强烈的反应甚至可引起凝血功能改变。副交感神经激活时可出现血管扩张,血压降低,皮肤潮红甚至晕厥等表现。如果上述情绪伴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受到人类理性规则的约束和限制而不能及时爆发释放,那么会对躯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心理-神经-内分泌通路是情绪性刺激通过激活肾上腺、性腺、甲状腺产生系列生理反应的通路。中枢的下丘脑是调节情绪和相应生理反应的枢纽,是心-身联系的桥梁。下丘脑室旁核合成和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下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axis)、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axis)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 axis)的始动激素,情绪性刺激能够促进下游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后者与儿茶酚胺类递质共同介导情绪相关生理反应。神经-内分泌轴的激活可引起显著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和血糖波动、炎症反应、生殖生理的改变、代谢异常等。

研究发现,在免疫细胞上广泛存在着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受体,甚至某些激素或递质本身又是炎症介质,情绪性刺激因素通过心理-神经-免疫通路影响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功能。通常认为,短暂的刺激可增强免疫抵抗力,而慢性的刺激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免疫相关疾病。

(2)情绪相关的病理反应

情绪对全身各大系统疾病均存在影响,美国医生约翰·辛德勒在其《病由心生》中认为,76%的疾病都是情绪性疾病,并提出了“情绪决定健康”的医学理念。下面以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为例,介绍与情绪相关的病理反应。

①情绪与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是对情绪变化较为敏感的器官,常被称为情绪的表达器官。平时我们常看到或体验到这样的情况:心情忧愁时即使有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心情愉快时粗茶淡饭也津津有味。这说明消化系统的功能受情绪的调节。

著名的“胃瘘”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早期的心身医学研究专家沃尔夫选择了一名胃瘘病人作观察对象。当病人情绪低落、抑郁时,通过胃瘘管可看到胃蠕动消失,胃黏膜因血管收缩而变得苍白、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病人处于焦虑或愤怒状态时,胃蠕动加剧,胃黏膜充血变红,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含量升高,有时甚至可看到胃黏膜受到胃液的侵蚀。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忧愁的时候不思饮食,为什么有人越生气进食量越大。这是由于愤怒时胃的上述变化使胃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过度加强,从而引起饥饿感,而且,大量进食会缓解紧张状态,减轻高酸度的胃液对胃黏膜的侵蚀。

动物实验也证实了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用同窝的两组大鼠进行实验。在每只鼠的尾巴上系上电极,在给电前发出信号,使一组大鼠能主动控制而不受电击,另一组则不能主动控制而常面临遭受电击的威胁,后者受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影响,几乎都产生了胃溃疡。

②情绪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有学者对323例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发病前不良的个性情绪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占74.5%。台湾医生许添盛提出:“恐惧是所有情绪中对身体最有杀伤力的,长期恐惧会升高血压,加速身体的代谢速率,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全身器官运作,让身体易受疾病侵扰。”临床研究也证实,焦虑、抑郁情绪可使儿茶酚胺升高、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加,致使血压升高。

2009年年初,我国卫生部门公布了一组数据:有学者对200名46~55岁中年人进行长达一年的研究,发现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愤怒等,均对心脏造成损害,特别是引起冠心病。结果显示,这些消极因素每上升1分,患冠心病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国内外研究表明,急剧的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不仅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也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发因素。情绪反应可引起血脂变化,通过糖代谢障碍和高胆碱能血症,使血液凝固性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诱发冠心病。激烈持久的情绪反应,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冠状动脉收缩;同时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肾素分泌增加,冠状动脉进一步收缩而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儿茶酚胺的上升,可使脂肪组织的分解增加,梗死范围扩大,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猝死。持久而激烈的情绪反应还会引起机体的需氧量增加,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冠脉痉挛,心肌超常收缩。长此下去,就会出现代谢失常,发生心肌劳损,缺血坏死和衰竭。

③情绪与肿瘤

高百宁研究表明,81.2%的癌症病人生前历经负性生活事件。英国癌症专家也有类似发现,在250名癌症患者中,有75%的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重大生活事件而使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高北陵等人曾对六大类恶性肿瘤(鼻咽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肝癌)进行研究,发现患病者病前多有负性情绪体验,其中以肝癌病人病前负性情绪百分比最高(80%),其次为宫颈癌(78.6%)。负性情绪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及体内能量的恶化,造成免疫功能降低,自身防御功能下降,遏制癌细胞的功能受到限制,癌症就随之发生。此时,癌症向什么方向转化和发展,也与这些负性情绪息息相关,如果这些负性情绪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疏通和宣泄,那就可能有转机,相反则后果严重。

德国有一位治癌医生,他的儿子在1978年刚刚满19岁的时候死于意外的交通事故,他与妻子在极度悲痛之下两人同时患上了癌症,他亲身体验以后才知道,原来情绪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然后他留心观察了上万个癌症病例,发现身体得癌症的部位与负性情绪有关,例如:

患乳腺癌的人,病因之一就是与孩子有关的矛盾和冲突长期存在;患肝癌的人,病因之一就是来自于家人在金钱上的冲突所积压的怨恨;患子宫癌的人,往往有婚姻的不幸福、不美满;患睾丸癌的人是来自得失的强烈冲击,比如父亲突然失去儿子,就容易得这种病;患直肠癌和膀胱癌的人,往往有强烈的人际冲突,比如儿子长期不理睬父亲,父亲就容易患直肠癌;患骨癌的人是往往受到价值减低的冲击,比如工作上长期得不到提拔升迁等。

肿瘤与情绪的关系也得到了大量实验研究的证实。如华盛顿大学的赖利博士把一组实验鼠置于高度精神压力之下,而对照组则置于毫无精神压力的环境中。当时预期这两组鼠会有80%患癌。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受精神压力的鼠,有92%长了癌,而对照组仅7%患癌。提示我们,尽管所有的鼠都具有患癌症的易感性,但精神压力及程度对癌症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如台湾医生许添盛所说:“长期沮丧、忧郁、愤怒、压抑等无法缓解的精神压力,正是人体免疫系统最大的杀手,强烈的‘绝望感’则给了身体巨大的暗示,让它配合主人慢性自杀,于是我们功能优越的免疫系统逐渐溃守,任由体内的癌变细胞取得主导地位。”

对于情绪致癌的机理,根据塞里的应激学说,癌细胞是一群脆弱的、结构混乱的细胞,癌是从一个含有错误遗传信息的细胞开始的。其所含的错误信息,是因为它曾接触有害的物质或化学药物,或由于心理、社会不良的损害,或者单纯是因为在不断产生亿万细胞时,身体偶尔会制造一个有缺陷的细胞。如果这个细胞繁殖出另一些含有同样错误遗传信息的细胞,那么,由这些细胞组成的一个肿瘤便开始形成。

另有研究发现,痛苦或抑郁与发生癌变的三个重要过程相关:较差修复受损的DNA,增加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频率以及增加细胞的凋亡。

(二)潜意识与生病

1.潜意识的概念

所谓潜意识,又称无意识,通常是指这样的心智过程,它们外在于一个人的现象觉知并独立于他的自主控制,但影响到他的感受、思想和行为。Pervin提出:“我们所称的无意识是由一组内容和过程组成,它们无法通达觉知(意识),但却能潜在地影响心理功能。我们所说的无意识由思想和感受构成,尽管它们当时无法通达意识,但却影响着其他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我们所说的无意识是由过程构成,通过这些过程,这类影响和效应会出现。总之,尽管我们有时会谈到无意识,但事实上我们所在谈的是对人的心理功能有影响,而他没有觉知到其效应的内容和过程。”这些无意识心智现象包括了阈下知觉、内隐记忆、无意识直觉、分离现象、盲视、无意识的思想、自动的或例行的过程等。

2.潜意识对人心理和躯体的影响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说:“精神是任何人生命存在的土壤”。Groddeck进一步提出:“我们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则藏在潜意识中。”足见潜意识对人心理和躯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目前还很难用自然科学的办法来阐明潜意识致病的生理病理机制。下面将用我们的临床案例来探讨潜意识是如何导致心理障碍以及躯体疾病的。

(1)若干心理障碍的潜意识原因

她小小年纪为何吸烟、喝酒,还纹身

一个高一女生,16岁,因不愿上学而被母亲带来咨询,不愿上学的直接原因是:违反学校规定携带和使用手机,被没收并遭批评。来访者自述这只是最近的一个原因,其实初中以来就不想上学,中考不理想后这种想法更强烈,但是又觉得不上学对不起父母,于是虽照常上学,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成绩不好。自己对画画有兴趣,希望退学,学画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近一年来有吸烟、喝酒、纹身、打舌钉、割自己皮肤等行为。描述这些情况的时候该女生神情淡定,她说她也知道别人会认为这些行为不好,但是,当因为这些被别人关注时还是有一种存在感和得意感的。整个交谈过程中该女生显得比同龄人成熟,却又有这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该女生自幼父母均在外地做生意,有一个弟弟,两人均由奶奶抚养,上学后住校,周末回奶奶家。回想小学时经常被人欺负而很无助,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就让她忍一忍。从那时候起就觉得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初中开始学习成绩下降,后来父母回家做生意,但是与父母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们觉得为我做了很多,我应该好好学习,按照他们的安排来,我也不想让他们难过,可是我现在真的不想上学,上学也是没有在认真学习。”

缺乏亲密陪伴的童年生活,造成了孤独、孤立、愤怒和内心空虚,排斥他人却又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愤怒指向自己就伤害自己,如割手腕、吸烟、喝酒、打舌钉等,指向外界就是对他人的抵抗,违背他人的愿望,如不好好学习。

突然失明的女孩

一个初中女生,突发失明,各种检查未见异常,转至心理科就诊。女孩跟医生说着说着就流泪了,她觉得父母对她不好,对弟弟更好,因此她总是不开心;在学校她希望与同学关系好一点,但似乎总不太受欢迎;她还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长得不漂亮、没什么特长,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又有什么用,而且现在学习成绩也已经下降了。经支持和暗示治疗症状消失,但过了一个月又复发了。自发病后,其父母处处小心翼翼,却仍旧没法让她满意,于是症状又出现了。到后来父母受不了她的折腾,又恢复老样子,忽视她,不理睬她,于是病痛就不太容易治愈。

个体面对自身难以忍受的行为、思想、情景时,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冲突,进而导致癔症。癔症是潜意识影响身心健康的典型例子。患者虽存在夸大和表演性,但躯体症状是实实在在的。弗洛伊德对癔症患者运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暴露幼年期没有满足的欲望,效果不错。

对自己长相极度不满的教师

一名职高男教师,31岁,多年来认为自己暴牙难看而非常苦恼,任何时候与别人接触都感觉别人肯定关注和笑话他的暴牙,因而与人相处时很不自然,并长期为此自卑。最近谈了一个女友,恰巧对方也略有牙齿不整齐,虽然自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双方在其他方面也还比较适合,但是牙齿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障碍,他觉得两个暴牙在一起别人会更加笑话,而且担心会不会遗传给小孩。医生运用认知疗法效果不佳,然后问他为什么不去整牙,他说年纪大了整牙效果不好,而且这么大年纪整牙别人也会笑话的。

这位先生,出生家境不太好,父母对其挑剔,要求高,总是否认他和指责他。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好,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就目前来看,各方面都还可以,虽有牙列不整,但总体长相还可以。

从对自己长相的某方面不满到体象障碍,到整容,有些人不能忍受自己的形象,于是执着寻找着另一种形象,暴露出的问题是潜意识对自己的否认和不满,这种情况女性更多。“我不够好,我没用”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且可能会隐藏起来,他们把对自己不满的焦点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体上。他们可能会说:“如果我再瘦一点儿,如果我眼睛再大一点,如果我的鼻梁再高一点,如果我的身高再高一点,就……”但是哪怕他们所在意的形象改变了,往往问题还不能解决。只有寻找和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问题的源头,询问自己为什么在意,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有什么经历或家庭情况与此有关,然后去理解和接纳自己,症状才会消除。

两次服用三唑仑自杀的女孩

一名女子22岁,向交往半年的男友提出订婚,因男友不希望这么快订婚而大量服用三唑仑自杀。出院没多久,再次过量服用三唑仑自杀。急诊科联系心理科会诊,与心理医生交谈时女孩表示自己想开了,那些事情先不管了。出院后一周,母亲带着孩子复诊,偷偷地告诉医生,女儿这几天都没在家,都在男友那边,她要求我们和男友父母见面谈订婚的事情,结果男朋友当着大家的面说她的不好,男友母亲也明确表达了不同意,几乎是撕破了脸,所以心情很不好。与医生交谈时女孩同样是说自己太急了,以后要顺其自然了,最后要离开时又问了医生,假如她和男友双方都想和好是不是可以再在一起。

恋爱和婚姻中,为什么会非他/她不可?一旦恋爱或婚姻出现问题,就要死要活,或者死缠烂打,认为没了对方就全完蛋了。弗洛伊德将之归于恋父或恋母情结在作怪。我们认为个体潜意识中的某种需求能够通过对方得到满足,或自身的缺陷能通过对方得到弥补,因此就不顾或看不到或能够容忍其他方面的不适合,不顾对方其他方面的缺点,也不顾对方对自己的情感,但这种“不顾”终将在对方不这么做了,或者长期相处后受不了对方身上的缺点而爆发危机。

(2)若干躯体疾病的潜意识原因

好不起来的胃溃疡

一位中年男子,公务员,很上进,工作业绩也不错,上升得也快,自觉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近两年常常胃痛、胃胀,检查发现胃溃疡,消化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因身体不好,工作也只能先放一放,在原职位上混日子。

消化道疾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胃既接受食物,又分泌胃酸消化食物,“接收和感受”外部信息,对外部信息“作出反应”。如果委屈、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不向外部表达,而是积在“肚子里”,强大的心理压力就会在他们相对薄弱的胃上寻找突破口,胃壁上的溃疡,就是这一突破口的象征。人再坚强,身体也会暴露真相。巧的是,中文里“消化”一词的衍生义即是处理外界信息。

有家医院的一位消化科医生名声特别大,大家都说他好,都找他看胃病,他的号也成了100元的特需号(在一个四线城市)。原来这位医生会常规地询问胃病患者的“心事”,会“安慰”和“开导”患者,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他的常用处方!

但是从临床来看药物的作用往往不彻底,容易复发。有人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得了胃病要吃软食,要卧床休息,要人照顾,这不就是回到婴儿状态吗?也就是说胃是心理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心理的问题解决了,胃才会舒坦。所以,胃病患者应该有意识地察觉和分析自己内心需求的真面目,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处理冲突(包括表面冲突和深层冲突)的能力,从而让自己有更好的“消化”功能。

反复头痛的男生

读七年级的12岁男生,自4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头痛,经常缺课,但在家里则精神较好,整天玩电脑。医生逐步了解到,该男生小学一年级时成绩好,被评上“三好学生”;二年级时班主任办补习班,他没有参加,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但是没被评上三好学生;三年级时班主任老师换了,情况又较好;四年级他考试第9名,只选前8名为三好学生;五年级时他考第15名,却选了前12名为三好学生。他很痛苦,觉得老师不公平,之后成绩下降更明显。进入初中后,该男生一开始信心满满,科学考了满分,可是慢慢地又开始出现头痛、不想上学、成绩下降的现象,总被老师批评惩罚,于是更加觉得老师不公平,更加不想上学,头痛的频率更高,但只要在家,情况就会明显改善甚至症状消失。

可以看到,这位男孩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认可的,学校老师的偏见影响了他的自我认可和对他人的信任,而家庭也没有及时给予积极关注和理解引导,问题积累下来,导致他的努力都是为了结果,结果不好就没有价值了,他就想逃跑,但是他的潜意识里不允许自己这么“差劲”,于是身体帮助了他,头痛确实是一个聪明的办法,过度玩电脑游戏则是另一个解决内心冲突的途径。

患高血压的老板

一位高血压患者,43岁,私企老板,服用两种降压药,仍常常有心慌、胸闷、恐惧的症状,情绪不好时,服药后测血压仍旧是高的。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

该患者在心内科医生的建议下到精神卫生科就诊,抗焦虑药物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基本消失,维持治疗1年后停药,停药后3个月复发。这次心理治疗师与其谈话,患者道出了2年前经历过3位亲友的猝死,包括母亲、姐夫和表弟,他们是因心肌梗死或脑溢血而离开的。患者对此非常心痛,同时也对自己的躯体健康很担忧。常常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经常去医院检查,其他没查出什么,血压始终很高,于是医生给他用降压药治疗。自从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后,患者不敢运动,生怕血管破裂。进一步了解到患者平时个性要强,工作努力,但性格急躁,虽然生意做得不错,但是觉得很累。

早在1987年,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说:“尽管把任何一个心理因素都说成是病因,还为时过早,也过于武断,但人格对于健康具有潜在的影响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高血压、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疾病被列为心身疾病是有依据的,1995年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理论,强调心脏与心理的紧密联系及对心血管病患者心理处理的重要性。有临床研究显示,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A型性格行为者(其特点是雄心勃勃、争强好胜、但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等)占2/3。

难以缓解的疲惫

工人和农民天天干很重的体力活,也未必有明显疲劳的脸色、躯体和心理感受。但都市中却有不少人常常一副疲劳相,它与个体的劳动支出并不成正比。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做不愿做的事情时,受勉强、畏难、厌烦等心理的影响,人就很容易疲劳。还有些人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就可能会经常加班或抱怨太累了,以显示自己的重要,同时还可逃避家务。从小被惯的人不太能承担责任,更容易有这种问题。所谓潜意识在制造疲劳相。

身边有一位认识的人,平时喜欢去美发店美容院消费,喜欢逛街买名牌,喜欢到处旅游,就是不喜欢工作,上班时总是说累、说烦、说不想上班,在专业上也是不思进取。她经常请假,要么是头痛、腹痛,要么是孩子有什么事,要么甚至直接是想休息一下而请假。奇怪的是,她发生交通意外的事情也特别多,如一次开电瓶车撞倒了,因为臀部和腿部受伤请假休息半个月,不久后又在走路时崴脚了,得请假休息一周。该女士自幼受到父母溺爱,但因父亲脾气暴躁,所以也免不了经历父母争吵以及对自己的言语暴力,其本身就是个矛盾体。潜意识可以让一个人不用工作,还能得到关心照顾,也不会受到指责。

3.思考与启示

上述案例和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执迷不悟;为什么明知不对还要做,明知不好还改不了;为什么会得一些病,而且很难好转?有时候我们在意识中能找出点儿原因,但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并且用通常“讲道理”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

这时候,我们需要深入地去分析意识下面的原因。正如弗洛伊德所提出:“在人类自觉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们没意识到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时刻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便是潜意识;那些有意识的过程只不过是整个精神生活的片段和局部;即整个精神生活就像是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出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成为意识的基础并决定其方向的绝大部分。”

荣格认为,任何曾经被体验过的东西都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些在当时没能引起自我认可的体验也并没有消失,曾经的体验统统被储存进了意识的底层——个人无意识中。它的里面容纳着所有那些与意识功能和自觉的个性化不协调、不一致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被压抑、被忽视的东西就是万千心理行为、躯体不适的根源。

生物人类学家莫里斯对动物的特点和进化,以及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一些现象的生物学基础。他在《裸猿》中指出:

并非所有的小毛病都真正是病,轻微的感染和不适常常受到认真的治疗,似乎这是大病的前兆。但是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实际上这些病与原始的“整饰(指动物经常自己或与同伴相互整理、清洁皮毛的行为)要求”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类症状反映的是行为问题,表现为身体不适,但并非真是身体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类问题称作“与整饰性邀请有关的小恙”。

临床常见的例子包括咳嗽、感冒、流感、背痛、头痛、肠胃不适、皮疹、咽喉肿痛、肝胆失调、扁桃体炎和喉炎。这些病症病情不重,却有碍健康,有“理由”得到社交同伴更多的关注,可引起医生、护士、药剂师、亲戚朋友对患者的安慰。只要患者得到友好的反应,得到同情和护理,这些病症通常会不治而愈。

有趣的是,这些病与个人的特殊要求相适应。例如,如果一位女演员苦于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压力,她会失声,会患喉炎,所以就得停止工作去休息,会得到安慰和照顾。于是紧张情绪遂告消除(至少是暂时消除)。假如她患的是皮疹,她可以用衣服把皮疹掩盖起来继续工作,紧张情绪因此就会延续下去。而对自由式摔跤手来说,失声不会是“与整饰性要求有关的小恙”,但皮疹的确是“理想的”病症;其保健医生发现,他们抱怨的最多的正好是皮疹。有意思的是,以裸体表演而著名的电影女明星常常患的是皮疹而不是喉炎。寻求安抚的要求越强烈,疾病就越严重。

人生一世,只有摇篮中的婴儿才受到最精心的照料和保护。病倒卧床造成十分有利的条件,使我们重新得到孩儿提时代得到的安抚和关心。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在服用一剂猛药,实际上这是我们需要的强烈安全感,安全感能治愈我们的疾病。这并不是暗示我们装病,症状是真实的,但病症行为是果,不是因。

躯体化是潜意识处理压力的方式,也就是说心理问题转变为躯体问题。对这一转变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叫作心身医学。有很多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就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如高血压、胃溃疡、慢性头痛等。正如钟友彬等提出:“把内心冲突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并能从症状中获得部分扭曲的满足。”

也许会有人反驳,谁愿意生病啊!意识层面(理性层面)确实不希望生病,但是潜意识层面就未必了。生病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是在利益中还有种种不利之处,也就是有损失的,它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代价很大,症候带来的苦痛,和症候之前的矛盾,其苦痛的程度大致相等,也许还要大些,自我希望避免症候带来的痛苦,但又不愿放弃由疾病带来的好处,这是个冲突。

总之,尽管关于潜意识的研究迄今仍是众说纷纭,有人赞同,有人抨击。对于潜意识的概念也还不统一,其神经生理学机制人类更是知之甚少。但是从弗洛伊德、荣格以及后人,再到更早的莱布尼茨、歌德、叔本华等人,甚至追溯到古老神话,只要我们不是野蛮分析和滥用,不是任何事物都一概而论,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去承认有这样一种力量在无形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行、思,并且去学习了解和利用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