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症状常常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灵性的物质性存在,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智慧去理解身体所负载的灵性讯息。
——许添盛
由于心身一体,两者相互影响,心理障碍经常表现出躯体症状,有时由于躯体症状太明显,出现躯体症状掩盖心理症状的情况。在中国,受“耻感”文化、“面子”文化等影响,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在我们心理卫生科接触到的很多来访者中不乏这样的诉说:
“医生,我心理没问题的,主要是来看睡觉不好的”;
“这十天半个月来总是很累,觉得手脚没力气,家务做不起来,除心理科之外,医院的科室都差不多看遍了”;
“身体检查都没大问题,内科医生建议我来你们这里看看”;
“我只是头痛,神经内科医生怎么叫我到心理科看,没搞错吧”;
“我觉得就是太虚了,待会儿要去看中医的”;
……
美国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凯博文教授在中国大陆研究时发现,在所有抑郁症患者表述的主要症状中,出现频率位列前四位的症状依次是:头痛占90%,失眠占78%,头晕占73%,疼痛占48%,而抑郁只占10%。下面这则来自《台州晚报》的病案即是典型的例子:
16岁男孩头痛胃痛原来是抑郁症在作怪
小林是一个16岁的男孩,最近四五年来一直受头痛、胃痛的困扰。母亲带着他到处看医生、做检查、吃药,看过的医生不下20个,做的检查单比病历本还厚,检查结果基本没有异常,搞不清楚是什么毛病,总是在服药,症状也不见得好转。小林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从小林走进心理咨询门诊的诊室,就看到他一直皱着眉头,面部所有肌肉无不显示出他的痛苦。家长说孩子觉得自己的毛病可能是心理作用的结果,要求来看看。”台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医生包祖晓说。
小林的病历显示,该做的检查都已经做过了,甚至不少是重复检查,只有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是症状也没那么严重,而且服用相应的药应该有效。
包祖晓与小林进一步交谈时,发现其存在持久的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什么事情都懒得做(除了上网);同时还有紧张不安,尤其是说到学习时;与父母的关系出现危机,几乎对他们的任何言行都感到心烦;身体不舒服是小林的另一大症状群,主要包括头痛、腹痛、乏力、睡眠不好。接下来的心理评估提示小林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人际关系和自信方面也存在问题。
原来是抑郁症惹的祸
“根据这些症状和心理评估,我们可以肯定小林患了抑郁症。”包祖晓说。
明确了诊断后,小林接受了一系列药物治疗,并且通过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寻找导致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原因,如不合理的认知、父母的不恰当教育方式,从而增强自信,改善亲子关系。经过3周治疗,小林自述疼痛等躯体症状已经基本消失。
“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包祖晓说。据统计,六成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因“这痛那痛”而被误诊,而伴有躯体疼痛的青少年抑郁症则更容易被忽视,因为人们不大相信小孩子也会得抑郁症,家长只是把疼痛看作生病了,而学习成绩下降则认为是不努力的结果。延误诊治不但使病情不断加重,而且使患者及其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就如小林的妈妈在一旁抱怨:“不知花了多少钱!”
警惕疼痛背后的危险信号
世界精神卫生联合会的一项研究表明,抑郁患者中有69%在就医时的主诉症状是躯体不适,43%的抑郁症患者承受着慢性疼痛。在抑郁症患者中,疼痛性躯体症状发病率很高,最常见的是头痛、背痛、胃肠道疼痛以及部位不明确的疼痛。
抑郁情绪与疼痛经常伴发(共患率为50%~60%),且相互影响,尽管两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但对于慢性疼痛,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必须警惕是不是抑郁症在作怪。
类似小林的情况临床非常多见,由于躯体症状过于明显而导致这类患者的抑郁症诊断常被遗漏,而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关节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除了抑郁症之外,其他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心理生理障碍也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而躯体症状障碍甚至以躯体症状为“核心”表现。下面这四例就是以不同的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的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
病例1:“发痧”
女,40岁,3年来反复呼吸困难、头晕、恶心想吐、乏力,患者自称老是“发痧”,三天两头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之类的药物,还经常刮痧,身体上瘀斑不少,因为这个问题,苦恼万分,正常生活受到限制,后经人介绍来精神卫生科就诊,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4周后,“不发痧了”。
病例2:“心脏病”
男,36岁,搓麻将时突发胸闷气短、心慌、双手无力发麻,本人事后描述“难受得不得了”、“简直要死去”。牌友赶紧将其送至医院急诊科,做了相关身体检查(如心电图、胸片、化验等),除心率过速之外无任何异常,输液后症状缓减。1月内发作2次,本人非常担心,到呼吸科、心血管科就诊,相关体检及辅助检查无任何异常。内科医生将其转介到精神卫生科就诊。开始患者不能接受这是“心理问题”,觉得自己真的是身体很难受,怎么会是心理作用呢,肯定是有其他什么毛病还没查出来,所以随时有危险。经早期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加心理治疗2个月后明显好转。
病例3:“哮喘”
女,26岁,某次吃饭时突然觉得食物掉进气管或肺部而出现胸闷、心慌、喉咙异物感、肢体发麻,内心非常害怕,有要死去的感觉,30分钟后症状渐渐缓减,去医院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胸片等无异常。之后几天,胆子变小,害怕一个人,害怕再发作,常常感到背部发烫,清嗓子吐唾液明显增多,不敢离开医院,因此留院观察。急诊科医生建议她到精神卫生科就诊,经心理治疗2周后焦虑明显改善。
病例4:“喉咙异物”
反复发作呼吸急促、胸闷20年,一直在呼吸科就诊,诊断为哮喘,每次发作时使用气雾剂可缓解,但事实上从临床症状以及肺部听诊、肺功能、发作诱因等来看,都不支持哮喘的诊断。呼吸科医生转介该病人来精神卫生科就诊,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6周,已经停用哮喘药,症状无再发作。
因此,当躯体症状久治不愈的时候,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是否是“心”在作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