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
日本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围绕着“王道乐土”的建构而展开。而伪满洲国究竟是怎样的“王道乐土”?
就在1940年溥仪访日并成为日本“儿皇帝”后不久,伪满洲国的《兴亚》杂志刊登了一篇会议记录,详细记载了一场“王道乐土的建设座谈会”上的对话。这场会议的座谈者,包括满洲日日新闻社、满洲日报社、泰东日报社、大北新报社、蒙古新闻社的记者,以及日本关东军陆军少佐(即少校)、伪满洲国弘报处新闻班长等十人。
日本关东军常被现代历史研究者称为伪满洲国的“太上皇”,炮制了蛛网般布满伪满洲国各个角落的庞大组织——“满洲帝国协和会”。“协和会”在伪满洲国的政治、文化、医疗、教育、宗教领域几乎无孔不入,影响力极强。因此,日本关东军陆军少佐中岛鈆三被要求第一个发言,他在谈及“协和会和满洲的发展”时说:
“因满洲事变,日本与张学良军阀战,因而虽胜了,满洲也不是日本的属国,是纯然独立的国家。这样一来,那当时在住的三千万民众,受日本的援助,好歹是自己建造了国家,所谓‘王道乐土’的建国精神,彻底地浸入满洲民众的脑里。他们很明白地知道若和日本携手,满洲确会成一个最理想的国家,自己也会享受真的幸福……”
与本章的那些“植入式童话”一样,在中岛的言语描绘里,日本是帮助东北三千万民众打败军阀,建立自己国家的友善邻人。只要与日本携手,伪满洲国就会是一个“最理想”的“王道乐土”。然而,日本占领中国东北部地区,建立傀儡的伪满洲国,是为了那里的民众“享受真的幸福”吗?
就在中岛这番言论发表的前一年(1939年),同为日本关东军军官,比中岛官阶更高、名声更响的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1894—1957)任伪满洲国“军事部”高级顾问时,在一个训练学校讲话时“声色俱厉”地说:
“‘满洲人’把自己当作主人,把日本人当作客人,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在满洲的日本人绝不是客人,是地地道道的满洲的主人。谁不承认这一点,就可以请他自便,另投他方,不能容许这种人存在满洲的土地上……”
两个日本关东军军官,针对同一个命题,为什么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人前虚伪的演绎,与童话中虚假的杜撰,如出一辙,异曲同工。日本殖民者怀着“司马昭之心”,却妄图迷惑民众的“路人皆知”。谎言,无论是植入在文字里,还是话语里,都无法改变事实本身。而搜寻文字的碎片,拂去笼罩的泥灰,拼出殖民地文学与现实的真相,正是我们研究伪满洲国文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