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何处?
1992年秋,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久别的红场,想去看看列宁墓。这是因为,苏联的红旗降下前后,他们国内一直有一个列宁遗体如何处置的争论,怕以后再见不着了。
20世纪50年代,每次经过莫斯科都去列宁墓瞻仰,那时墓中并排躺着两个人:列宁和斯大林。在昏暗的墓室里人们可以近距离地看到他们的遗体。斯大林着大元帅服,列宁只是一件深色的西装。有一束红光,照在他们的脸上,看上去列宁比斯大林年轻许多——列宁逝世时才54岁,是英年早逝,而斯大林逝世时已是74岁的老人了。难怪30年代克鲁普斯卡娅去看望列宁的时候不禁感叹:沃洛佳(列宁的爱称),沃洛佳,你还是那么年轻,而我已经老了。在这里人们会有时光倒错的感觉。
经过30多年,列宁容貌依旧,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尽管一直传说,很多部位已经腐烂。从1924年算起,列宁已经在此躺了60多年,在这半个多世纪里,苏联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他制定的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打发“见鬼去了”;他身旁的亲密战友们一个个成为“人民敌人”消失了;他曾警告不要与农民为敌,这些农民被斯大林赶进了集体农庄,成为“国家农奴”,从此苏联的农业一蹶不振,到50年代初还没有赶上沙俄1913年的水平;他手下那些善战的将领死在自己人的枪下,以至德国入侵之初,曾经战胜多国武装干涉的红军一溃千里;他曾经要求撤销其总书记职务的斯大林,竟然和他并排躺在同一个陵墓里达数年之久;他创立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万人围观中关闭了总部,自动解散了;他曾经设想万一联盟维持不下去,可以倒退到只保留外交、军事方面的联盟,然而连这样的联盟也不可得,苏维埃联盟国家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莫此为甚,想来躺在陵墓中的列宁是无法瞑目的!
通常都说,社会主义是最讲平等的社会,不过,实际上苏联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仅活着的时候,就是去到天国之后也是如此,葬身之地各不相同。
最高等级当然是列宁,其遗体安放在全国政治中心的红场。列宁逝世之前,高层已经酝酿其身后之事。斯大林、加里宁等力主保存遗体,举办一个世界上最宏伟壮观、前所未见的葬礼。虽然有布哈林、加米涅夫、托洛茨基以至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等人的强力反对,认为这是列宁生前竭力反对的“造神主义”,但无济于事。
保存领袖遗体,这在世界上是空前的(除了古埃及的木乃伊)。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开国元勋,也有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但是没有一个被保存遗体。巴黎在荣军院陈放着拿破仑的棺柩,但荣军院不是专门为拿破仑修建的,只是利用了现有的建筑而已,人们到此也只是凭吊而不是膜拜。巴黎还有先贤祠,里面有许多贤人名士的灵柩,但不是总统总理高官就能进入的,必须是真正的名人,确实对人类历史、文化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严格的进入制度。
斯大林是保存领袖遗体的始作俑者,他死后倒也曾经享受保存遗体、安放在红场这种荣光,不过好景不长,不到十年就被挪走了。所以1992年去看时陵墓门上已经去掉斯大林的名字,只有“列宁”两个字了。这时红场也不再是革命的红场,虽然有一些举着“我们是斯大林主义者”牌子的老人在游行。红场上压倒的声音是大喇叭传出的做弥撒的布道声。在这种声音的伴随下步入列宁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961年,斯大林的遗体被从列宁墓中移出,埋在列宁墓的旁边。至今国内还有人说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焚尸扬灰”了,甚至一本关于苏联兴亡史的学术著作也重复这种无稽之谈,说“大会还决定搬尸焚尸,作出把斯大林的灵柩从列宁墓中迁出并予以火化的决议”。这完全是想当然。事实是,1961年10月31日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做出决定,“认为在墓中继续保留斯大林的水晶棺是不适宜的,因为斯大林严重地违反列宁的遗训,滥用权力,大规模镇压正直的苏维埃人,以及在个人崇拜时期的其他行为使他的灵柩留在列宁墓中成为不可能”。当晚就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墓中搬出,安葬在列宁墓旁边。安葬前,取下了他身上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金质勋章,并且把他元帅服上的金纽扣换成铜质的。当时只在墓上立一个有生卒年的碑子,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才安放上斯大林的半身大理石的雕像,下刻斯大林的名字和生卒年。入土为安,这是斯大林的最好归宿了。否则,苏联解体后怎么处置斯大林的遗体,一定会成为大热点。
掩埋斯大林的那块墓地在列宁墓的后面,人们从列宁墓出来后都要经过的。这是苏联第二等级人员的墓葬地,在任去世的党政领导人的墓地,如总书记(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以及其他一些死在任期上的重要领导人都葬在此地。应当说,斯大林埋在这里规格不算低了。
再下一个等级的人物是把骨灰盒安放在克里姆林宫的宫墙上,就是在红墙上取出几块砖,把骨灰盒放进去,然后安上一块刻有名字和生卒年的大理石碑。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著名作家高尔基的骨灰就安放在宫墙上。游客可以看到一大片宫墙已经变成墓墙了。
下台干部,哪怕你曾经是第一把手、第二把手也进不了红场的墓地。他们的位子大多在莫斯科的一个名人墓地“新圣母公墓”,这是由坐落在那里的“新圣母修道院”得名的。传说,当年这里是鞑靼蒙古人掠夺俄罗斯姑娘献给金帐汗国的地方,修建修道院是为了保护俄罗斯的少女们。墓地经过历代整修和扩大,现在占地7.5公顷,有26000座墓。20世纪30年代莫斯科好多修道院的墓地被毁,其中的一些名人墓被迁葬到新圣母墓地。公墓入口可以索取一张墓葬图,上面标有名人墓地的位置。
这里埋葬着大量的各界名人。下台干部赫鲁晓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的墓地就在这里。我去的时候,卡冈诺维奇去世不久,墓是新修的,好像是用红色的花岗岩筑成的,干净且有气派。不知道为什么,莫洛托夫的墓似乎没人管,他的一张照片落在地上,似乎还有人踩过。
赫鲁晓夫墓颇有特色,墓碑的设计者是因抽象艺术曾经遭到赫鲁晓夫痛骂的雕塑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特内。他给赫鲁晓夫的墓碑设计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色——白与黑。他要以此表现两个原则之间的对抗:光明对黑暗,进步对反动,动对静。一个要向前走,另一个要往后拉。他认为这一思想很适合于赫鲁晓夫,他开始让苏联走出黑暗,揭露了斯大林的罪行,让大家看到了曙光,但也有人往后拉,要倒退。本来雕塑家准备只要互相咬合的黑白大理石,但由于赫鲁晓夫夫人坚持要有赫鲁晓夫的头像,所以又加上大理石的赫鲁晓夫头像。1975年7月2日,涅伊兹韦斯特内设计的墓碑安装完毕,立即引起纷纷议论。黑白相间的搭配,给凭吊者留下议论、想象、思考的余地。赫鲁晓夫墓的位置很好,参观者很容易找到,并且随时可以来,不用排队,不用等候。赫鲁晓夫能够跻身于知识分子之间,离群众这么近,这恐怕是他生前所没有想到的。
新圣母墓地就像一个雕塑公园,随逝者的职业身份声望不同而立有不同的墓碑、雕塑。这里名人成堆,马雅可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亚·托尔斯泰、爱伦堡等等都葬身此地。2001年我再访时候,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去世不久,远远就看到绿荫丛中一尊白色的大理石舞者的身影,非常显眼。
这里有两位第一夫人的墓,一座是斯大林的夫人阿利卢耶娃的墓。阿利卢耶娃死于1932年11月,死因至今众说纷纭。墓上有一座她的大理石头像,右手放在颈部。有人说,这是暗示向这里开的枪。原先雕像是开放的,不知什么时候加上了玻璃罩,该是防护措施吧。另一位第一夫人是苏联唯一的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这是新建的墓,有一个墓主的白色大理石全身塑像,占地相当大,显得豪华。
顺便说一下,1921年无政府主义领袖克鲁泡特金逝世,莫斯科苏维埃在报纸的头版发布讣告,用专列把他的遗体从外地的德米特罗夫运回莫斯科,安放在红场旁边的工会大厦供各界告别,甚至为此从狱中暂时放出关押的无政府主义者,让他们同自己的领袖告别。克鲁泡特金被葬在新圣母公墓。此后工会大厦的圆柱大厅就成为同苏联党政领导人遗体告别的传统地方。
还有一个著名的名人公墓不在莫斯科,这就是位于圣彼得堡的沃尔科沃公墓,占地26公顷,比莫斯科新圣母公墓要大。这里也埋葬着大量的文人和科学家,如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屠格涅夫、萨尔蒂科夫谢德林、门德列耶夫、巴甫洛夫等。2002年,我去彼得堡参加普列汉诺夫国际学术讨论会,适逢普列汉诺夫纪念馆成立75周年,与会者去给普列汉诺夫墓献花,因此得以进入墓区。管得很严,不让乱走,不准拍照。十月革命后初期,布尔什维克党还多少能够容忍异己,所以像普列汉诺夫这样的孟什维克领袖死后能够举行盛大的葬礼,在名人墓地能有一席之地。给普列汉诺夫墓献花后,我们顺便到附近墓地走了走,在不远处看到一块乌里扬诺夫家族的墓地,埋葬着列宁的母亲、姐妹以及其他亲属。传得纷纷扬扬说列宁曾要求把自己葬在母亲墓旁边,指的就是这里。这里树木青翠,极其宁静,有大量名人在此安息,着实是个不可多得的长眠之地。苏联崩溃后,列宁遗体的命运一直成为俄国国内争论的热点。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当时的领导人不折腾出一个位于全国中心的陵墓,按照通常的方式把领袖遗体埋葬了,那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如果撇开意识形态的纷争,把列宁迁葬于此,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妨让列宁同普列汉诺夫两位巨人在地下去讨论十月革命的成败得失。这比把列宁同斯大林放在一起要好得多!
以上都是有名有姓埋在著名墓地的,不管是在红场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至少有一个葬身之地。其实在苏联历史上有更多的领导人是死无葬身之地或者说不知葬身何处的。列宁在他的“遗嘱”中说,托洛茨基(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仅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说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和加米涅夫(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列宁缺席时主持政治局会议)1917年10月反对武装起义那件事“不大能归罪于他们个人”,说布哈林(《真理报》主编)“不仅是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他也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全党喜欢的人物”,说皮达可夫“无疑是个有坚强意志和杰出才能的人”。然而就是这些受到列宁好评的人物以及接替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李可夫,在列宁逝世后陆陆续续被斯大林送上了断头台(皮达可夫是自杀身亡的),至今不知葬身何地。苏联解体后发现多处“万人坑”,也许他们的尸骨就混埋在那里。在斯大林时期这样死去的人数以千万计。这些人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他们没有死在沙皇政府的屠刀之下,却背着骂名,死在“自己人”的枪下。斯大林在1925年联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曾义正词严地斥责“新反对派”要布哈林的血,斯大林保证:“我不会把他的血给你们的。”斯大林的话赢得了大会热烈的掌声。但是十几年后,他自己要了布哈林的血,他把布哈林的血留给了自己!布哈林在遗书中无奈地说,在走向共产主义的旗帜上也有我的一滴血。正因为如此,《斯大林全集》所刊载的斯大林在联共十四大上的讲话删去了以上内容。
列宁预见到党中央的稳定取决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两人的关系,为此建议撤销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列宁去世后当时的一些领导人听不进列宁的忠告,让斯大林掌握党国最高权力,击败了托洛茨基并把他驱逐出境。一位和列宁一起打下红色江山的领袖,有家难归,有国难投,不得不重新过起流亡他乡的生活。但是,斯大林还是不放过他,经过多次尝试之后,1940年终于派特工在墨西哥的科约阿康刺杀了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被安葬在他的最后住所的院子里,墓碑极其简单:上方是他的英文名字,名字下方雕刻着镰刀锤子!
《万象》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