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闭:如何与孤独症儿童有效沟通互动的38堂康复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课 别样的助人方式

课前导读

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讲,现实生活都要远比任何语言描述丰富得多、精彩得多;同理,在有关孤独症患者群体的研究上,任何理论性的分析与描述,也都远不如孤独症患者自身表现出来的特点更加“经典”。本案例中琦琦(化名)的出彩表现,就已经大大超出了权威理论对孤独症患者描述的范畴。

课堂聚焦

“看这里,琦琦,请给我苹果。”陈老师在琦琦面前摆放了荔枝和苹果两张实物卡片,让他进行二选一的实物辨认,其中的荔枝是琦琦早就掌握的。按照往常的表现,琦琦在这方面的正确辨认率在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因此还需要加强练习。而这一次却表现不俗,小家伙很快拿起苹果图卡放到了陈老师的手里。“嗯,琦琦认识苹果了,真棒!”一边表扬着他,陈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随即又上下左右地变换了几次苹果和荔枝的位置,不断地对琦琦进行着强化训练,琦琦几乎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地指出了苹果图卡,这使得陈老师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欣喜之余,她打算趁着小家伙状态较好的这个黄金时间,再进一步对其进行强化训练。于是,陈老师在苹果和荔枝两张卡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葡萄卡片。“好,琦琦看这里,请给我葡萄。”真的是惊喜连连好运不断,小家伙照样非常顺利、准确地拿起葡萄实物卡片放到了陈老师的手里。无论再怎么变换三张图卡的位置,他都能进行正确地指认,这着实令陈老师和我都感到特别得惊喜。于是我们又临时商量决定加大难度,将卡片增加到四张,后来又增加到五张、六张一直到七张卡片,并不断变换位置地摆放在一起,而琦琦每一次都能准确地按照要求,将相应的实物卡片放到老师的手里。

“琦琦你今天也太神了!”陈老师和我不由得同时发出惊呼,我们同时一前一后地像优待国宝一样抱住了小家伙,简直就把他当成了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件神奇礼物。琦琦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与自豪的笑容,高兴之余,他又像往常那样叫了我们好几声“妈妈”,但这一次我们都没有再去刻意纠正小家伙儿的这个“口头禅”。

难道传说中的神奇故事,真就如此幸运地在我们琦琦的身上上演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可不可以认真分析归纳出一个“琦琦案例”的成功模式,来加以“批量生产”进而推广应用呢?带着这样的设想与动机,我们决定在第二天的认知课上,再重新对小家伙儿进行相似的递加式认知测试。为了更好更详细地进行全方位的摸底考核,我们这一次特别在事前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担任主教的陈老师与琦琦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观察工作,担任辅教的我则坐在后面留心观察小家伙的一举一动。

真的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次对琦琦的“全方位视频监控”,真正让我们体验到了跌宕起伏的感觉:正如我们一直隐约感到有点疑惑的那样,琦琦并没有创造出什么传奇,他顶多只能够正确辨认同时摆放的两张实物卡片!至于为什么他又能在昨天有如神助般地创造出正确辨认同时摆放七张实物卡片的奇迹,这就牵扯到了另一个神秘的“幕后黑手”,伟仔!

尽管伟仔在社交沟通和认知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好,但毕竟是属于被动型的那一种,因此也就不像由主动沟通行为的高功能孤独症儿那样引人注意了。在我们老师家长的心目中,伟仔一直是不会主动与人发起互动,也很少言语交流的很被动的孩子,除了情绪稳定性比较好,爱到其他班里(不知为什么,他很不愿意留在我们自己班的教室里玩耍,一下课就跑出去了)游荡一番,有时还会突然抱一下别班的老师或孩子。除了这些令人莫名其妙的独行侠式的动作外,他再也没有什么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地方了。

但这一次的重大发现,却大大改变了我们对伟仔的一贯看法。具体事件经过是这样的:当陈老师在琦琦对面摆放好实物卡片让他进行辨认的时候,邻座的伟仔会悄悄地从身后伸过手去轻轻捏住琦琦的胳膊肘。陈老师每向琦琦发出一个指令时,伟仔就会不动声色地拉动琦琦的胳膊肘引导他拿取对应的实物卡片,等琦琦顺利“完成”任务后,伟仔再不动声色地缩回手来,这可真是伟大的默默“奉献精神”啊!

琦琦昨天“创造出来的奇迹”之谜终于解开了。通过这件事,我们痛定思痛,终于重新认识了“真人不露相”的伟仔。如果是普通儿童,暗地里“帮助”朋友度过学习或考试之类的难关,这很正常,没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在普通学校,有些学生都会凭借友谊或是金钱的力量暗地里“请”人来帮自己做作业甚至出现代考现象(这种行为当然性质恶劣值得批判);可这类似的事情居然也会在伟仔的身上上演,这就值得我们高兴一番了,并要好好地加以分析研究才行。

首先,伟仔是一名中重程度的孤独症儿童。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心智解读、行为策划、社交动机还是在行为后果的预知方面,伟仔几乎已经达到甚至是超过了那些程度较好的孤独症儿童。单就是心智解读一项,在我们这些专注力差,认知理解能力又不高的中重程度孩子的IEP训练目标当中,几乎都没有涉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关注到旁人的实际存在(而不是将旁人当成自己的视野背景)就已经相当困难了,更何况是要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来推知对方的心理活动,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至少在我们班,除了晴晴(化名)和伟仔有时还能够注意到老师或同伴的情绪变化外,其他的孩子根本就不会(或不能)留意到你的“同等存在”,哪怕是你已经到了“气炸连肝肺,啐碎口中牙”的程度,他们也还是依然故我。别说是表情制止了,就是你用语言或触体指令的方式,来引导或制止一位小朋友的行为,由于认知理解或是专注力、自控力等方面的严重不足,他们也难得能够顺着你的口头指令行事。即使是伟仔和晴晴,很多时候他们也很难正确理解旁人意思而错误行事。

更何况是像伟仔这样在了解了一定的社交游戏规则(不能随意地帮助琦琦完成训练任务,否则会受到惩罚)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对应的行为策划与实施(暗地里从身后出手帮助琦琦)。所以,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加以分析,伟仔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社交才华的确值得肯定(相反,普通孩子在这方面的错误行为则要大加鞭挞)。

其次,前面我也一再描述过,伟仔是个比较被动的孩子。除非你跟他有一定的相互信任基础,或硬要引导他跟你进行简单的对话与互动,否则伟仔基本也是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会留意到他人的存在。可是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居然如此强有力地支持着伟仔费尽心机地暗地里帮助琦琦的?

并且如果这只是一个孤立事件的话,倒也不值得我们为此而大费文章。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又对伟仔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果又获得了大量的类似资料。比如洁洁(化名)有在课堂上磕碰凳子的问题行为,而一旦他有一段时间奇迹般地不再有这种行为出现了,伟仔就会想方设法或小声叫一下洁洁的名字(意在让对方听到,但又不至于被老师发觉)或发出一些古怪的声响来引起洁洁的注意,等目的达到后,他便开始做出磕碰凳子的动作示范,直到洁洁因受到点拨启发后,也开始“旧病复发”般嘣嘣嘣地猛磕起凳子时,伟仔才会露出特别满足的狡黠笑容;再比如森仔(化名)平时有坐在凳子上前摇后晃的习惯,而一旦他某时停止了这一行为,伟仔也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暗地里诱导森仔“旧病复发”;还有我们的晴晴(化名),从很久很久以前(至少在入读我校一年级以前),他就有兴奋激动时猛咬自己手背的问题行为。而每当晴晴的这一行为处于“革命低谷”的时候,伟仔绝对会挺身而出慷慨相助……如此让人又恨又爱的“劣迹”,在我们伟大的伟仔身上,真的是举不胜举、罄竹难书啊。

总之一句话,我们所努力教导孩子们应该做的“光明事业”,伟仔绝不会积极响应,更不会带动其他同伴“走向光明”;可同伴们自身的一些问题行为,伟仔绝对会不厌其烦、积极热情地诱导人家“重操旧业”。他是怎么学会并充分施展这些才华的,为什么这些才华只会被他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于孤独症孩子,尤其是对那些看似很难出彩的中重程度的孤独症孩子,我们真的要摘掉“有色眼镜”来平等地对待他们。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或许就会像伟仔那样,给我们带来一些谜一样难解的、说不清道不明但却又令人百般回味的“神奇业绩”。

课后检视

本案例中伟仔的行为表现,或许可以将之归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刻板行为。它的特殊性主要是指其中包含了太多、太高级的社交沟通技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孤独症患者的常规性认知。这一现象就足以提醒我们:不论是在孤独症康教研究或是实际的康教实践中,我们都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味地以“孤独症的眼光”来对待孤独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