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闭:如何与孤独症儿童有效沟通互动的38堂康复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课 自我感觉的美妙

课前导读

特殊的感知觉加工系统,必然会带来特殊的感觉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当事人也必然会由此产生特殊的言语行为,孤独症患者无疑就是具有这种特征的一个群体。因此,和他们接触得越久,我就越忍不住产生进入其内心世界的冲动……

课堂聚焦

全身放松,眯上眼睛,微低下头,两手侧平举,陶醉;慢慢开始旋转,加速,加速,再加速,然后便是全身心地沉迷其中。这飞速旋转的人体,犹如原地打旋的陀螺,更似穿梭花间的一只舞蝶。在这整个过程中,林林(化名)脸上乃至全身所充溢着的那种自我陶醉、自我快乐和满足,绝不是旁人所能体会得出的。

当然,我们普通人在特别开心快乐的时候,也难免会手舞足蹈地高兴一番,甚至还会小酌几杯呢。但我们开心快乐的原因,却并不是手舞足蹈和几杯小酒,而是因为其他的什么事情。也就是说,手舞足蹈本身只是我们表达快乐的方式,而不是感到快乐的原因。可是对于在感知觉上都有异于我们普通人的孤独症儿童,他们的手舞足蹈本身,却既是快乐的原因同时又是表达快乐的方式。当然客观地来说,孩子之所以有这样旋转不止的特殊行为,主要是因为其前庭失调造成的。除了旋舞之外,一些感统失调的孤独症儿童还有到处乱跑或长时间原地不动等不同的外在行为表现方式。从专业理论上来说,既然是孤独症,又是感统失调造成的特殊行为,那就应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日常监督引导等方式加以纠正。可实际上,我们在一开始的确也就是本着这种理念而忠实地这么去做的。但是从长期的训练效果来看,这种种所谓的矫正方式是否就真的是正确的或者说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就大致来描述一下这种训练在林林身上的实际效果究竟是怎么样的。

首先是用感觉系统训练的方式,或许是林林在触觉方面也比较敏感的缘故吧,实际进程并不是很顺利。不知是对被捆绑在圆筒上(我们也是为了安全起见,否则在转圆筒的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孩子很容易被甩下来)心生恐惧,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喜欢被动的快速旋转。总之,很多孩子在被安排进行转圆筒项目训练的时候,都会出现大哭大叫着拼命抵抗的现象。为了尽量减少孩子的这种抵触情绪,我们也曾试着只让孩子坐在圆筒底盘上抱住圆筒而不再对其用捆绑的方式进行训练,但孩子们还是不能接受这一训练项目。而且就算是长期硬逼着他们做了这项训练,效果也不是太显著,他们依然时不时地迷恋于自身快速旋转的快感;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硬逼着他们做转圆筒训练的过程中,这群孤独症孩子不仅仅是泛化性地对其他的训练项目产生了排斥与恐惧心理,而且对我们这些带教老师也产生了抵触情绪。由此可见,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确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因为负面效果太过明显。

其次是加强日常监督。只要一发现孩子们出现展臂旋转的情况,我们马上就会走上去进行注意焦点的转移或制止。至于注意焦点转移的具体策略,其实和替代性行为的建立是差不多的,而进行制止的原因,当然是说快速旋转行为是不被我们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怪异举动,所以就要帮助孤独症儿改掉这些“毛病”。这样做所产生的效果有两种:第一种是孩子在老师面前暂时停止了旋舞,可一旦不在老师的视线及约束范围之内的话,他们又开始更加狂热、更加陶醉地沉迷于旋舞的快感当中;第二种是被制止旋舞后,他们会焦躁地大哭大闹,有的甚至还用拳头猛击自己的头部或两只手互相拼命地对立击打,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猛烈攻击他人的现象。

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特殊的,要算是林林了。记得在刚开始的时候,和绝大部分孤独症孩子一样,除了陶醉在旋舞状态外,在其他正常情况下,如果你呼唤他的名字,也难得他能给你一个回应,哪怕是指望他们能回应性地在瞬间看你一眼都已经是很高的奢望了,更何况是在他快速旋转着完全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时。这就又牵涉到如何对待其生理性的自我刺激和如何训练其对于外部指令(刺激)进行有效应答的问题了。而在目前,最为主流的干预措施是:为了让孤独症儿童对他人的呼叫能够做出适当的回应,我们就必须利用各种方法(包括示范、辅助、强化等一系列训练要素在内的ABA等)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会他们理解并执行正确的呼叫应答方式。但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大量的训练后期效应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越来越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即便是这些孤独症儿童掌握了必要的呼叫应答技巧,但因为其社交意向不强、沟通动机欠缺等因素,而使得他们很难将学习到的相关社交技能泛化到校园礼仪当中,也就更不必说泛化到更为宽松零散的实际生活里面了。这种现象自然就牵涉出一些更为深层次的核心问题——补短板、发掘潜能和全面发展的康教理念之辩。尤其是对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孤独症学生而言,他们已经从理论上错过了黄金康复期,如果我们还想像学前阶段那样对其进行补短板式的康复训练,肯定是有违常理和事倍功半的。

课后检视

由本案例的一个分析,我们便很容易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那就是:在教会孤独症儿童必要的呼叫应答技巧的同时,还必须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社交意向或动机,否则即便是教他们学会了大量的社交技巧,也照样是不会有太多的实用价值。而按照用进废退的原理,凡是不能被较频繁应用的知识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消退现象。这在实际康教案例中,也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