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闭:如何与孤独症儿童有效沟通互动的38堂康复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8课 多管齐下的互动

课前导读

在我们多次对晶晶(化名)进行呼叫应答训练收效甚微后,不知怎么回事,看着晶晶无动于衷,再联想到呼叫应答,尤其是课堂常规的重要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强烈反差,一股无名之火直冲我的心胸。

课堂聚焦

“晶晶!”在课堂打招呼环节,我凑到小家伙儿的对面,冲着他大声地点了名,并示范性地做出了一个喊“到”的口型,但得到的反馈还是老样子,晶晶坐在座位上一脸的超脱,对我的所有努力都视若无物。真的是气煞我也!咚的一声,我急中生智、临时发挥性地在其右上臂来了一小拳,“回答‘到’!”晶晶明显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和河东狮吼给吓了一大跳,他立即转过头来睁着大眼上下将我打量了一番,那神情好像是在思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老师喊‘晶晶’,你要回答‘到’!”趁着他专注力还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又大声宣布了一下规则,并示范性地在他眼前举起了右手。

出乎意料的惊喜终于出现了,我大声呼叫他名字的余音还没完全消失,这小家伙已经举起了右手大叫一声“到!”眼睛还破天荒地直视着我,满脸都是贿赂讨好的表情。站在晶晶面前,这可是他第一次出现如此令我得意的情况。原来小家伙儿注视着我的目光竟然具有如此强大的融化力,居然能轻松地令我怒意全消,非但如此,看着他那清澈如水的双眸,我还为自己刚才的冲动而深深内疚和自责起来!

后来冷静下来慢慢思考了好半天,我还是感到非常庆幸自己当时对晶晶发出的那一记“猛拳”,否则我们可能很难会有那个机会感受他那积极的回应与天使般目光的注视。在接下来的互动过程中,只要晶晶再对老师的呼叫漠然以对,我都会采取上面的那种措施,效果依然像第一次运用(现在自然比当初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技巧性了)时那样效果显著;又过了一段时间,晶晶简直就对我产生了极为可观的关注度(看来躲避风险以求得生存的本能,是很有利用价值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自我防御性极强的孤独症患者)。我清楚地发现,只要我的手一攥成拳头状,晶晶的专注度立马就会由“熊市”飙升到“牛市”。因此,我不需要再像当初那么“暴力”了,而是只在他的视觉范围之内比划一下这个杀伤性武器就可以了。

不过需要补充一点的是:这种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有前提条件和一定技术含量的。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接下来所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所引起的。就像任何安全、有效的方法都会被迅速推广一样,我的这一制胜法宝自然也被其他老师用来尝试过,可效果却没有预想的明显。在这一天的课堂打招呼环节中,晶晶又开始旧病复发地扮起了“酷”。当我的搭档也照葫芦画瓢地在他的右上臂处进行目的性刺激后,晶晶不但没有提高配合度,反而还往后躲避着冲他咧嘴直笑,然后又起劲儿地拍着手掌一蹦一跳地自娱自乐了起来。这下可把我的搭档给气坏了,他也像我当初那样照着晶晶的上臂就是一记猛拳,这下晶晶可不干了,他夸张地大哭大叫着抱起胳膊在地上打起滚来。任凭我们怎么拉他劝导他都无济于事。一直等到他满身大汗哭闹累了才慢慢平静下来。

这件事情本身似乎到此也就结束了,而由此给我们带来的深深思索却刚刚开始:对于配合度与警醒度都不高的孤独症孩子,利用目的性刺激以使得其能够与我们建立起最基本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措施。然而,这种触体刺激如何才能又安全又有效地被运用?另外,对于触觉不太敏感的孩子,视觉型刺激和听觉型刺激又该怎么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会引起负面情绪行为反应?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去摸索。

持续了两三个星期的阴雨天终于过去了。这一天阳光灿烂、风景宜人,大家的心情似乎也都很不错。晶晶又像往常那样伸展双臂,如醉如痴地眯眼低头,站在原地慢慢加快速度旋转了起来。“啊嘿!”我一时心血来潮地有了和孩子们大玩一场的冲动,便耍太极似地慢慢将拳头伸到晶晶的鼻尖处。晶晶赶紧停止旋舞,略有紧张但还是开心地眯起他那双丹凤眼咧嘴笑着,并且还伸出手来慢慢抱住了我的拳头。于是我又略微加快速度冲着他伸出了另一只拳头,他也相应地加快了招架的速度;师徒二人就这么快乐地玩着攻防战,双方显然都很享受这种小游戏。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晶晶已经明显有了和我互动嬉戏的动机和技巧,玩到高兴处,他便哈哈大笑着转身就跑,我也啊啊大叫着乘胜追击。就在我快要追上他的时候,小家伙儿却突然一缩身趴到了地上,这一招可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我们之间的距离相当之近,随意想刹住脚步已经来不及了。我赶紧伸出双臂越过他的身体往地板上一撑,才没有一跤跌倒在地或压在他的身上,但却有一股刺痛顿时从手掌直传至两臂,疼得我直咧嘴巴。晶晶在我身子下面抬起头来看到我这幅狼狈相,竟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了起来。“把我害得这么惨你还笑?!”我一边愤愤地大叫着,一边猛地把他拉到我的双腿上解气式地给他挠起痒痒来。晶晶可没想到我还会有这么一手,他一边更起劲儿地哈哈大笑着,一边努力挣扎着挣脱我的怀抱,起身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双方嬉戏打闹的互动中,彼此都能很自然地感觉到对方的善意;在这种自自然然的生活环境里,尽管没有事先设计好的活动流程和目标,但不论是游戏动机、心智解读还是游戏技巧,却基本都包含在其中了。这,可不就是我们孤独症康复教育教学所要追求的理想状态吗?

是啊,师生之间,以至于任何人际交往,都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甚至还必须在拥有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才可能在彼此的心灵之间达到一定的默契,从而可以形成良性有效的互动。由于我这个“老顽童”自打晶晶他们入学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在情感上把他们当做有严重交往障碍的特殊儿童,而照样在课间逗他们玩耍。他们不理我,我就故意剥夺他们最心爱的玩具(一根丝线、一片树叶、一个篮球或是一本书),当他们马上要发脾气时,我也马上知趣地将玩具放回他们的手中,就在他们合拢手指想抓住玩具时,我又立马将其撤走。如此往复多次,孩子们便开始有意无意地留意起了我这个“不受欢迎的入侵者”的客观存在,这是我成功进入他们关注范围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想尽各种办法来促使他们注意到面前还有“人”的存在,并尽可能地在他们留意到我以后才会归还玩具并尽可能一起玩。“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我们所面对和服务的孩子,也都是感知觉存在异常的孤独症患者,这就决定了在平时的互动交往中,我们应该也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和策略。比如在和晶晶建立起基本的嬉戏之前,我已经同他玩过很多次有多感官刺激的功能性游戏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一次我打他而他能顺从地接受,可别人对之运用相似的方法,却引起如此强烈反应的原因所在吧。

课后检视

大量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对于社会性参与度要求不高的情境之下,孤独症患者和我们普通人差不多,也都是以视觉信息的摄入为主;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情况却是需要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动机和技巧的。这个时候,要想提高孤独症患者的参与度和有效性,就不得不需要一些特殊的策略和技巧了。

具体来说,针对孤独症患者“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的特点,我们在与其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就不能像和普通人交往那样只靠一种方式,尤其是那些社交动机比较低而相对被动的孩子,我们就更需要同时运用语言的、触觉的、听觉的、视觉的和味嗅觉的等多种沟通方式。当然,在互动过程中究竟以哪种沟通方式为主、哪种为辅,这就需要事前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从中筛选出他们各自的敏感源是什么,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沟通策略。比如本案例中的晶晶,我们就主要采用了触觉的,辅助方式是视觉和听觉的,这三种沟通方式的叠加,才大大提高了其参与互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