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格测验

一、概述

人格最突出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差异。每一种人格理论都假定个别差异的存在,并假定这些差异是可以测量的。最常用的人格测验方法为问卷法和投射法。问卷法也称作自陈量表,量表由一些问题或命题所组成,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标准答题纸上作出选择。最常用的人格自陈量表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等。这类测验既可采用个别测验的方式,也可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进行。投射测验是指观察个体对一些模糊的或者无结构的材料所做出的反应,通过受试者的想象将其心理活动从内心深处暴露或投射出来的一种测验,从而使检查者得以了解受试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冲突,如洛夏墨迹测验。有心理学家认为投射法和问卷法反映了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动机系统:前者是潜意识的,后者是意识的、自我归因的。

人格测验在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临床诊断、护理诊断、心理咨询、职业咨询、司法鉴定以及人才选拔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由哈萨威(Hathaway SR)和麦金利(McKingley JC)等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编制。最初只是想编制一套对精神疾病有鉴别作用的辅助量表,后来发展为人格测验。该量表自问世以来,应用非常广泛,是美国出版的《心理测验年鉴》第9版(1985年)中最常用的人格测验。1980年初我国宋维真等完成了MMPI中文版的修订工作,并制定了全国常模。1989年,布契尔(Butcher JN)等完成了MMPI的修订工作,称MMPI-2,近年已引入我国。

MMPI适用于16岁以上,至少有6年以上教育经历者;MMPI-2提供了成人和青少年常模,可用于13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该量表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测查。

MMPI共有566个自我陈述形式的题目,其中1~399题是与临床有关的,其他属于一些研究量表,题目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面的情况、精神状态、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题目做出“是”与“否”的回答,若的确无法判定则不作答。根据受试者的回答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也可做人格剖面图。除手工分析方法以外,现在还可应用多种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解释系统进行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MMPI常用4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首先观察四个效度量表,评价本次测试是否能真实反映被检者的情况,如果其中一些量表得分过高,那么整个测查结果就不可信。

(一)效度量表
1.疑问(question, Q)

对问题不做是否回答及对是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现实。通常情况下,漏答和回答自相矛盾的题很少超过5个。若在566题目的版本中“无回答”原始分超过30分、在399题目的版本中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的结果不可信。

2.说谎(lie, L)

由15个与社会认可有密切关系的题目所组成,涉及一些所有人都可能存在的细小缺点或弱点,而那些想让别人把自己看得理想化的被试,往往追求过分的尽善尽美的回答。L量表原始分超过10分时,则测验无效。高L分提示被试对症状汇报不真实,因而使测验的效度不可靠。在选择实验的被试时,L得分在6分以上者,最好避免选用。

3.诈病(validity, F)

共64个题目,多为一些比较古怪或荒唐的题目,目的是为了发现那些“离题”的反应或“胡来”的做法。如果测验有效,F量表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得分越高暗示着精神病程度越重。正常人如分数高则表示被试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

4.校正分(correction, K)

也称修正量表,共30个题目,这一量表与“说谎”和“诈病”分数有关,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判别被试接受测验的态度是不是隐瞒,或是防卫的;二是根据这个量表修正临床量表的得分,即在几个临床量表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高分表明被试可能努力掩饰自己的不健康情况;而低分则可能表现为一种诈病倾向。

(二)临床量表
1.疑病量表(hypochondriasis, HS)

测量被试对身体功能的异常关心。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为疑病倾向。量表HS得分高的精神科病人,往往有疑病症、神经衰弱、抑郁等临床诊断。

2.抑郁量表(depression, D)

测量被试的情绪低落问题。高分表示被试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无望,有自杀观念。得分高者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3.癔症量表(Hysteria, Hy)

测量被试对心身症状的关注以及敏感、自我中心等特点。高分反映被试自我中心、自私、期待更多的爱抚和注意,与人的关系肤浅、幼稚。若是精神科病人,往往被诊断为癔症。

4.精神病态性偏倚量表(psychopathic deviation, PD)

测量被试的社会行为偏离特征。高分反映被试脱离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社会适应不良,常有复仇攻击观念,并不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在精神科的病人中,多诊断为人格异常,包括反社会人格和被动攻击性人格。

5.男子气或女子气量表(masculinity-femininity, MF)

测量男子女性化、女子男性化的倾向。男性高分反映被试敏感、爱美、被动等女性倾向。女性高分则反映粗鲁、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等男性化倾向。在极端的高分情况下,则应考虑有同性恋倾向和同性恋行为。

6.妄想量表(paranoia, PA)

测量被试是否具有病理性思维。高分提示被试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征。如T分超过70分则可能存在偏执妄想,尤其是合并F、Sc量表分数升高者,极端的高分者极可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和偏执性精神病。

7.精神衰弱量表(psychasthenia, PT)

测量被试精神衰弱、强迫、恐怖或焦虑等神经症特征。高分提示被试有高度紧张、严重焦虑、强迫观念、恐怖以及内疚感等反应。Pt量表与D和Hs量表同时升高则是一个神经症剖析图。

8.精神分裂症量表(schizophrenia, SC)

测量被试思维异常和行为古怪等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临床特点。高分提示被试思维怪异,行为退缩,可能存在幻觉妄想,情感不稳。极高的分数(T>80分)者可表现妄想、幻觉、人格解体等精神症状及行为异常。几乎所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T分都在80~90分之间,如只有Sc量表高分,而无F量表T分升高,常提示为类分裂性人格。

9.躁狂症量表(mania, MA)

测量被试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易激惹等轻躁狂症的特征。高分反映被试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精力过分充沛、乐观、无拘束、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等特点。极高的分数者,可能表现情绪紊乱、反复无常、行为冲动,也可能有妄想。量表Ma得分极高(T>90分)可考虑为躁郁症的躁狂相。

10.社会内向量表(social introversion, SI)

测量被试社会化倾向。高分提示被试性格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过分自我控制等。低分反映被试性格外向、爱交际、健谈、冲动、不受拘束等。

各量表结果均采用T分形式,可在MMPI剖析图上标出。一般某量表T分高于70便视为可能存在该量表所反映的精神病理表现,如抑郁量表(D)≥70就可认为受试者存在抑郁症状。但在具体分析时不能只看某一个T分,而应综合各量表T分高低情况来解释。例如,精神疾病病人往往是D、Pd、Pa和Sc分高,在MMPI剖析图上呈现出“右高左低”模式;神经症病人往往是Hs、D、Hy和Pt分高,在MMPI剖析图上呈现出“左高右低”模式。

为了表达方便,在结果判定时常常根据两点编码进行分析,即按剖析图上临床量表顺序从左到右依次用1-10数字编号,如Hs为1,D为2,依次类推。在10个临床量表中选择超过60分(中国常模)以上的两个最高分数组成两点编码,然后,依据两点编码组合来分析其临床意义。如13/31两点编码多见于神经症的疑病症,68/86两点编码则多见于偏执型人格、分裂型人格和精神分裂症。除了手工分析方法,现在还出现了多种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解释系统。

MMPI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病理心理的研究。在精神医学领域主要用于协助临床诊断,在心身医学领域中主要用于各种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等)病人的人格特征研究,在行为医学中则用于行为障碍者的人格特征研究,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有时也采用MMPI评估来访者的人格特点以及心理治疗效果评价等,现在还用于司法鉴定等领域。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由英国艾森克(Eysenck HJ)根据其人格三维度理论,于1975年在其1952年和1964年两个版本基础上增加而成,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EPQ成人问卷适用于测查16岁以上的成人,儿童问卷适用于7~15岁儿童。英文原版的EPQ儿童问卷有97个项目,成人问卷有101个项目。我国龚耀先的修订本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均由88个项目,陈仲庚修订本成人问卷有85个项目组成。

每种形式的EPQ都包括4个分量表,一个为效度量表,其他三个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结构中的三个维度。

1.神经质(N)维度

测查情绪的稳定性。高分反映易焦虑、抑郁和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倾向等特征,低分则反映情绪稳定、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2.内外向(E)维度

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高分反映人格外向,具有好交际、爱冒险、热情、冲动等特征,低分则反映人格内向,具有好静、稳重、不善言谈等特征。

3.精神质(P)维度

测查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一些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好攻击、与他人不友好等特征,也可能具有极其与众不同的人格特征;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善从人意。

4.掩饰(L)量表

测查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特征,以识别受试者回答问题时的诚实程度。在国外,高分表明掩饰、隐瞒,但在我国L分高的意义仍未十分明了。

EPQ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的高低来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艾森克还将N维度和E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黏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四种典型气质。这四种典型气质的主要特征如下:

多血质:

善于领导,无忧虑,活泼,悠闲,易共鸣,健谈,开朗,善交际。

胆汁质:

主动,乐观,冲动,易变,易激动,好斗,不安定,易怒。

黏液质:

镇静,性格平和,可信赖,有节制,平静,沉思,谨慎,被动。

抑郁质:

文静,不善交际,缄默,悲观,严肃,刻板,焦虑,忧郁。

EPQ为自陈量表,因其条目较少,实施方便,有时也可做团体测验,在我国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人格测验。但其反映的信息量也相对较少,因而所反映的人格特征类型有限,难以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人格评估。

四、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卡特尔(Cattell RB)教授根据人格特质学说,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而成的一套精确可靠的人格测验。卡特尔认为16个根源特质(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和Q4紧张性等)是构成人格的内在基础因素,测量某人的这16个根源特质就可了解其人格特征。

16PF有A、B、C、D、E式五种复本。其中A、B为全版本,各有187项;C、D为缩减本,各有105项。前四种复本适用于16岁以上并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E式为128项,专为阅读水平低的人而设计。16PF主要用于确定和测量正常人的基本人格特征,并进一步评估某些次级人格因素。16PF属于团体施测的量表,但也可以个别施测。我国已有相关的修订本及全国常模。

A、B、C、D式均有三种答案可供选择:A、是的;B、介于A与C之间;C、不是的。凡答案与记分标准相符记2分,相反记0分,中间记1分;E式是从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16PF结果采用标准10分。通常认为<4分为低分(1~3分),>7分为高分(8~10分)。高、低分结果均有相应的人格特征说明。根据被试在各因素上的得分,即可了解被试的人格特征。

16种人格因素及其意义如下:

因素A: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低分者缄默、孤独、冷淡。

因素B: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维;低分者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弱。

因素C: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低分者情绪激动,易烦恼。

因素E: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低分者谦虚、顺从、通融、恭顺。

因素F: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低分者严肃审慎、冷静寡言。

因素G: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做事尽职;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因素H:敢为性,高分者冒险敢为,少有顾忌,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缺乏自信心。

因素I: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着重实际。

因素L: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己见;低分者信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因素M: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象、狂放不羁;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因素N: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人情练达、善于处世;低分者坦诚、直率、天真。

因素O: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抑郁、沮丧悲观、自责、缺乏自信;低分者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因素Q1: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低分者保守、循规蹈矩、尊重传统。

因素Q2:独立性,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低分者依赖、随群附众。

因素Q3:自律性,高分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低分者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因素Q4:紧张性,高分者紧张困扰、激动挣扎;低分者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16PF具有高度结构化的优点,它实施方便,记分和解释都比较客观。与其他类似的人格测验相比较,16PF能以同等的时间(约40分钟)测量更多方面的人格特质,并可作为了解心理障碍的人格原因及心身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还可用于人才的选拔。

五、洛夏测验

洛夏测验(Rorschach test)是现代心理测验中最主要的投射测验,与人格自陈量表一样,也是研究人格的一种重要方法。瑞士精神病学家洛夏(Rorschach H)于1921年设计和出版了该测验,目的是为了临床诊断,对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精神疾病做出鉴别,也用于研究感知觉和想象能力。直到1940年,洛夏测验才被作为人格测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便引进了该套测验,1990年,龚耀先等完成了该测验的修订工作,现已有我国正常人的常模。

洛夏测验材料由10张结构模棱两可的墨迹图组成,其中5张为黑色墨迹图,2张为黑色和灰色外加红色墨迹图,另3张为彩色墨迹图。测试时将10张图片按顺序一张一张地交给受试者,要求其说出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不限时间,也不限制回答数目,尽可能多地说出来,一直到受试者停止回答时再换另一张图片,每张均如此进行,这一阶段叫做联想阶段;看完10张图之后,主试再从头对每一回答进行询问,问受试者看到是整个图还是图中的一部分,并问为什么说这些部位像他所说的内容,将所指部位和回答的原因一一记录下来,这一阶段叫做询问阶段。之后进行结果分析和评分。美国心理学家埃克斯纳(Exner J)于1974年建立了洛夏测验结果综合分析系统,目前常用于正常和病理人格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虽然洛夏测验结果主要反映了个人人格特征,但也可得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意义的精神病理指标,如抑郁指数、精神分裂症指数、自杀指数、应付缺陷指数及强迫方式指数等,这些病理指数虽然都是经验性的,但在临床诊断上很有作用。例如,抑郁指数有助于诊断成年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指数则对精神分裂症诊断很有帮助。

洛夏测验是一个颇有价值的测验,但其记分和解释方法都较复杂,经验性成分较多,主试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经验积累才能逐渐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