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及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在有效期内正确使用,以保证防护效果。
一、口罩的使用
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纱布口罩指能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和灰尘的伤害的防护用品。外科口罩指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指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目的】
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准备】
1.操作者准备
着装整洁,常规洗手或用消毒洗手液洗手。
2.用物准备
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①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②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③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操作程序】
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1)将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图1-2)。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图1-2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2.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图1-3A)。
(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图1-3B)。
(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图1-3C)。
(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图1-3D)。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图1-3E)。
图1-3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3.摘口罩方法
(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4.检查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的方法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注意事项】
1.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护目镜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的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的防护用品。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和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为呼吸道传染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目的】
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的物质溅入人体眼部。
【准备】
1.操作者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2.用物准备
合适的护目镜/防护面罩。
【操作程序】
1.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方法
戴上护目镜、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
2.摘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方法
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
【注意事项】
佩戴前应检查护目镜/防护面罩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解。
三、手套的使用
手套是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用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
【目的】
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准备】
1.操作者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2.用物准备
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医疗废物容器。
【操作程序】
1.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1)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2)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3)掀起另一只口袋,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2.脱手套的方法
(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2)用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3)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四、隔离衣、防护服的使用
隔离衣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防护服指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应根据诊疗护理操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相关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目的】
1.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穿隔离衣的时机】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如传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准备】
1.操作者准备
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常规洗手或用速干洗手液洗手,戴口罩、帽子。
2.用物准备
检查隔离衣或防护服有无破损,选择大小合适的隔离衣或防护服,应遮盖住工作服并过膝。
3.环境准备
潜在污染区。
【操作程序】
1.穿隔离衣的方法
(1)操作者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双手将衣领的两端向外折,清洁面朝自己,露出衣袖内口。
(2)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图1-4A)。
(3)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面部,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图1-4B、C)。
(4)扎好袖口(图1-4D)。
(5)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图1-4E、F)。
(6)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图1-4G、H)。
(7)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即可进入病室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图1-4I)。
2.脱隔离衣的方法
操作完毕,脱隔离衣,此时隔离衣已被污染,按下列方法和步骤进行。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图1-5A)。
(2)解开袖带,塞入袖袢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图1-5B)。
图1-4 穿隔离衣的方法
(3)解开颈后带子(图1-5C)。
(4)右手伸入左手袖内,拉下袖子过手(图1-5D)。
(5)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图1-5E)。
(6)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图1-5F)。
(7)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否则污染面向里。
(8)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
3.隔离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的穿脱方法
(1)穿法同前
(2)脱法如下:①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②解开袖带,塞入袖袢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③消毒双手,解开颈后带子,双手持带将隔离衣从胸前向下拉。④右手捏住左衣领内侧清洁面脱去左袖。左手捏住右衣领内侧下拉脱下右袖,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图1-5 脱隔离衣的方法
4.防护服穿脱方法
(1)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2)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
【注意事项】
1.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2.穿前应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3.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五、鞋套的使用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下列情况应穿鞋套:
1.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
2.从缓冲区进入负压病房时。
3.鞋套应在规定区域内穿,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鞋套。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六、防水围裙的使用
防水围裙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七、帽子的使用
用于防护的帽子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使用帽子应注意:
1.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2.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
3.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八、传染病的隔离和防护
【隔离】
隔离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一种措施。感染在医院内传播包括三个环节,即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称感染链。隔离的目的是采取有效的隔离技术,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降低已知和未知的感染源造成医院感染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
【隔离技术】
隔离技术是为达到隔离预防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主要包括正确的手卫生,合理使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详见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要求】
(一)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基于疾病传播方式的预防
医疗机构应根据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主要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接触确诊或可疑感染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
1.接触传播的隔离预防
(1)患者的隔离预防:①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②无条件时,感染同种病原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④应减少转运。如确需转运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其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医务人员的防护:①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②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③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2.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
主要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空气传播是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随气流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又称微生物气溶胶传播。接触确诊或可疑感染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膜炎、腮腺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建筑布局:应符合区域隔离预防的要求。
(2)患者的隔离预防:①患者应单间安置,通风良好;②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③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④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并限制其活动范围;⑤应严格空气消毒。
(3)医务人员的防护:①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②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或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③遵循具体要求使用防护用品。
3.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飞沫传播是指感染源产生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上呼吸道(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接触确诊或可疑感染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隔离预防。
(1)患者的隔离预防:①患者或可疑传染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②无条件时,相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④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⑤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⑥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的相隔距离应在1m以上;⑦加强通风,空气可不进行特殊的处理。
(2)医务人员的防护:①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②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或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具体要求应遵循防护用品使用要求。
九、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防护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概念】
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职业接触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黏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防护】
1.消除危害
应当尽可能优先采用消除危害因素的措施。
(1)将锐器和针具全部转移到工作场所之外,消除所有不必要的注射,用喷射注射器来替代注射或针具。
(2)清除不必要的锐器,如使用手巾钩和采用无针IV系统。
2.工程控制
通过工程控制措施控制或转移工作场所的危害,如使用锐器处置容器(也称为安全盒)立即回收、插套或钝化使用后的针具(也称为安全针具装置或有防伤害装置的锐器)。
3.管理控制
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采取普通预防策略,包括组建劳动者卫生安全委员会和针刺伤害预防委员会,制订职业接触风险控制计划,移走所有的不安全装置,持续培训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
4.操作规程控制
通过改变劳动者的行为减少对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接触。
(1)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
(2)禁止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冰柜、抽屉、柜子和桌椅面等。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4)在处理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喷、溅、洒落和飞扬或产生飞沫。
(5)禁止用口吮吸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
(6)在收集、处理、操作、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的标本应放在防泄漏的容器中。
(7)在维修或者运输可能被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的设备前应当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消毒,用人单位能够说明无法对设备进行消毒情况时除外。
(8)在被污染的设备上张贴生物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9)在处理、维修或者运输被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设备前,用人单位应告知相关劳动者、维修人员和(或)制造商,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0)任何设备、环境或工作台面被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物污染后应立即清洁和消毒。
(11)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等器械处理。
(12)禁止劳动者直接把手伸入容器中存放和处理被污染的重复性使用的锐器。
(13)安全注射要求注射不伤及被注射的人,并且实施注射的人不受任何可避免的风险伤害,注射所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方能达到安全注射。
(14)在外科和所有涉及外科操作的内科、妇产科和牙科,包括常规医疗操作,以及产科、妇科和应急救援中,均应采取措施降低手术职业接触的风险。
(15)锐器的废弃与存放:①被污染的锐器应尽快废弃至密闭、防刺破和防泄漏的容器中。②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应尽可能放在靠近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上,以方便安全使用;使用时应竖放,定期更换,不容许存放过满。③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移出使用区或更换时,应先盖好容器,防止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内容物的溢出和外露;移出前若有发生穿透或泄漏的可能,应将其放入第二层容器中,第二层容器的要求同上。④不能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性使用的容器,避免操作时引起劳动者皮肤损伤。
5.个人防护用品
在劳动者与危害之间设置屏障或过滤装置,如护目镜、手套、口罩和防护服。
【接触后的应急处理】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包括: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接触后的评估】
1.评价源患者
(1)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和浓缩的病毒)和职业接触类型(即经皮伤害、经黏膜或破损皮肤和叮咬)。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和艾滋病病毒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4)不应检测被废弃的针具或注射器的病毒污染情况。
2.评价接触者
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史和接种反应评估接触者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状况。
【接触后的预防措施】
1.乙型肝炎病毒预防
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
(1)未接种疫苗者,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应者,无需处理。
(3)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反应者,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4)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不充分,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
2.丙型肝炎病毒预防和随访
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
3.艾滋病病毒预防和随访
尽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对所有不知是否怀孕的育龄妇女进行妊娠检测。育龄妇女在预防性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预防性用药应:
(1)如果存在用药指征,应当在接触后尽快开始接触后预防。
(2)接触后72小时内应当考虑对接触者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获得了新的接触情况或源患者资料时。
(3)在接触者可耐受的前提下,给予4周的接触后预防性用药。
【接触后的随访】
建议接触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任何急症都向用人单位请求进行医学评估。
1.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的随访
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接触者开展跟踪检测:
(1)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个月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
(2)如果3~4个月前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则抗原抗体反应不能确定为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反应。
2.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的随访
(1)接触4~6个月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及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2)如想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在接触4~6周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3)通过补充检测,反复确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Elas)水平。
3.艾滋病病毒接触后的随访
(1)接触后6个月内应开展艾滋病病毒追踪检测,包括在接触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测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2)如果疾病伴随反复出现的急性症状,则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接触者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随访期间的再次传染。
(4)在接触后72小时内评估接触者接触后的预防水平,并进行至少2周的药品毒性监测。
(王 颖 许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