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静脉血栓栓塞防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多,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经成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会危及病人生命。欧美文献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普外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3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为0.2%~0.9%。目前我国普外科手术尚缺乏未采取预防措施时VTE发生率的资料;而且,临床医生对血栓形成的危害认识也不足。外科医师必须重视围手术期VTE事件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是保证病人快速康复的必要措施。
普通外科住院病人围手术期VTE发生风险差异很大,应根据危险程度制订预防措施。通过Caprini评分对每例病人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对于极低危病人一般仅须填写观察表格,进一步动态观察以确定后续预防策略。而对于低、中、高危病人,须同时评估出血风险,综合血栓、出血风险选择指南推荐的措施启动VTE预防。入院、术前、术后、转科、病情变化时须重新进行VTE风险与出血风险评估,当风险等级变化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具有疑似VTE发生的症状,一经诊断立刻进行VTE治疗。
一、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评估
VTE风险评估可参照Caprini模型,该模型包含了若干病人自身或手术相关的风险因素,通过相应分值算出病人的风险评分,继而判断病人的风险等级(表2-3)。其中,0分风险等级为极低危,无预防措施时预计VTE基线风险<0.5%;1~2分为低危,VTE基线风险为1.5%;3~4分为中危,VTE基线风险为3.0%;≥5分为高危,VTE基线险高达6%。一位病人可能合并多个危险因素,因此最后根据总分来评估病人VTE风险。
表2-3 外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表(参考Caprini评分)
二、出血风险的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参照外科住院病人大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表(表2-4),综合考虑出血的常规危险因素、手术特异性危险因素以及出血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手术类型,病人具有表格中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则为出血高风险或出血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人群。
表2-4 外科住院病人大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表
三、普外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
外科医生综合考虑评估得出的血栓风险与出血风险,按照指南的推荐,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表2-5)。机械预防措施包括IPC、弹力袜等,药物预防措施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等,其中以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最为常用。
表2-5 VTE风险、出血风险及预防措施
机械性预防血栓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出血高风险的病人,或作为抗凝剂预防血栓的辅助方法。使用间歇气囊压迫(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和(或)梯度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GCS)时必须谨慎,以确保正确使用。以下情况禁用物理预防措施:①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腿部严重水肿;②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③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腿部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的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腿部严重畸形。
四、VTE的治疗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措施有:
①抗凝治疗:腿部急性期深静脉血栓(DVT),推荐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联合肠道外抗凝如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②溶栓治疗;③手术取栓;④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PE的治疗措施有:
①抗凝治疗:急性期PE推荐使用胃肠外抗凝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磺达肝癸钠,肠道外抗凝应与维生素K拮抗剂联用;②溶栓治疗;③外科血栓清除术;④经皮导管介入治疗;⑤静脉滤器置入。
临床病人个体差异显著,血栓栓塞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从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角度出发,应该强调以预防为主,治疗中应该强调循证。国人与西方人体质不同,因此抗凝治疗上应该有所差别。
(楼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