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在卵巢性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阴道黏膜、宫颈黏液、输卵管以及乳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周期中阴道黏膜上皮呈周期性变化,以阴道上段最为明显。排卵前,阴道黏膜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成中层与表层细胞,使阴道黏膜增厚;表层细胞角化程度增高,排卵期达最高;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经阴道内的乳杆菌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保持酸性环境,从而抑制了病原体的繁殖。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阴道表层细胞脱落。临床上可借助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和有无排卵。
二、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宫颈黏膜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受雌、孕激素的调节。月经来潮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宫颈管分泌的黏液量很少。随着雌激素水平提高,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宫颈分泌的黏液变得非常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宫颈黏液涂片干燥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羊齿植物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日即可出现,到排卵期时结晶形状最清晰而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质地变黏稠而浑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涂片检查可发现结晶逐渐模糊,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临床上可以根据宫颈黏液的变化来了解卵巢的功能状态。
宫颈黏液是含有糖蛋白、血浆蛋白、氯化钠和水分的水凝胶。其中氯化钠含量在月经周期中发生明显变化。在月经前后,氯化钠含量仅占黏液干重的2%~20%,而排卵期则为40%~70%。这是由于黏液是等渗的,排卵期宫颈黏液氯化钠比例的增加使其水分亦相应增加,故排卵期的宫颈黏液稀薄而量多。宫颈黏液中的糖蛋白排列成网状。近排卵时,在雌激素影响下网眼变大,以利于精子通过。雌、孕激素的作用使宫颈在月经周期中对精子穿透发挥生物阀的作用。
三、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形态及功能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同样发生周期性变化。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生长,体积增大;非纤毛细胞分泌增加,为卵子提供运输和种植前的营养物质。雌激素还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及输卵管肌层节律性收缩的振幅。孕激素则抑制输卵管收缩的振幅,减少输卵管的收缩频率,并可抑制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的生长,减低分泌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在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受精卵才能通过输卵管到达子宫腔。
四、乳房的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增生,而孕激素则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生长。一些女性在经前期有乳房肿胀和疼痛感,可能是由于乳腺管的扩张、充血以及乳房间质水肿所致。由于雌、孕激素撤退,月经来潮后上述症状大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