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咳嗽
一妇人年三十二岁,其夫为牙行(1),夫故商人,以财为欺,妇性素躁,因与大闹,当即吐血二碗,后兼咳嗽三年不止,服药无效。某先用止血凉血,次用理气煎药,再用补虚丸药。
四生丸出《良方》去生荷叶 用生地黄 扁柏叶 加黄连 山栀仁 杏仁 贝母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薄荷汤,食后噙化。
八物汤出《拔粹方》加砂仁 陈皮 香附 贝母各一钱 上每服水二钟,姜三片食远服。
大补阴丸出《丹溪方》服之遂得全愈。
白话译:
有一名三十二岁的女性病人,她的丈夫是从事牙行职业的商人,狡黠重财,常以钱财欺瞒,而这名妇人向来脾气急躁,因此与丈夫吵闹,当下吐血两碗,后并兼咳嗽,三年不能痊愈,服用各种药物都没有效果。患者找我诊治,我先用凉血止血的药物,然后用了理气类的汤药,再用了补虚类的丸药。用的方包括四生丸、八物汤、大补阴丸。四生丸出自《妇人大全良方》,我减去了其中的生荷叶,用生地黄、扁柏叶加黄连、山栀仁、杏仁、贝母,每味药各用二两,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颗如弹子大小,用薄荷汤饭后含化。八物汤出自《拔粹方》,我在八物汤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八味药的基础上加用了砂仁、陈皮、香附、贝母,每味药各用一钱,每服用水二钟,姜三片,饭后服用。大补阴丸则出自《丹溪方》。患者服用以上药物后,病情就痊愈了。
评按: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肝经虚火易为激引,肝木不得舒展,木火内郁。因与丈夫大闹,其后肝火上冲,血随气升,故当即吐血二碗。肝气太旺,木火刑金,克伐肺金,故咳嗽三年不止。因此,谈允贤予四生丸加味凉血止血、平肝泻火为治。
四生丸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原方由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组成,故名四生丸。主治血分有热,肝经火旺,血热妄行,木火刑金所致的吐血、衄血等上部出血证。
方中生地黄甘寒入肝,功能凉血养阴止血,是一味较好的止血药,古人于热证出血多用之,可用生地黄绞汁内服。《伤寒论》中,黄土汤、胶艾汤等几个止血方均用到了生地黄。宋代《信效方》载有用生地黄止血的两则医案,作者阎孝忠在汝州时,外出验尸,而当地保正赵温却没有到场,阎孝忠问其所在,当地人回答说赵温“衄血数斗,昏沉欲死”。阎遂前往探视赵温,见赵温鼻出血如同滴水。阎先予止血效验方煎水服,又吹止血药入鼻,皆无效果。阎孝忠思之良久,认为“止血莫过生地黄”,遂急购生地黄十多斤,因来不及煎汁,于是嘱咐赵温生吃,并以地黄渣塞鼻中,赵温生吃地黄到三四斤,衄血遂止。后阎孝忠的姐姐患吐血,阎也用生地黄捣烂绞取汁煎服,每日用数升,亦三日痊愈。
生柏叶即生侧柏叶,侧柏叶炒炭有很好的收敛止血作用,而生用则能凉血止血,也是一味常用的止血药。艾叶亦为常用的止血之品,熟艾叶能温经止血,生用则其温热之性不显,古人认为其“生寒熟热”或“生温熟热”,加之与生地、生柏叶同用,则转为凉血止血之效。生荷叶因其性上升,虑其升举气机,故谈氏去之不用。
又加黄连、山栀仁、杏仁、贝母,则各为其用。黄连泻三焦之火,其性苦降。山栀仁一则善能清解郁热,二则能凉血止血。清解郁热如栀子豉汤、越鞠丸等皆用栀子,为清解火郁要药。患者素有郁怒,又为肝火上冲激引,谈氏用栀子正为合法。杏仁、贝母止咳。杏仁降肺气,气顺则血顺,气降则血降。贝母润肺、清肺、敛肺,主治咳痰带血之证。因此,谈氏在四生丸基础上加用黄连、山栀仁、杏仁、贝母四味甚为精当,可谓各司其属。
予四生丸之后,谈氏又予八物汤加砂仁、陈皮、香附、贝母。八物汤出自《拔粹方》,《拔粹方》又名《济生拔粹》,为元代杜思敬所编辑的一部医学丛书,其中收录了金元名医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朱震亨、窦杰等人的多部医书。谈氏所选用的八物汤应为王好古《医垒元戎》中的八物汤,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八味组成,与八珍汤仅差一味,八珍汤用人参,而八物汤用黄芪。张璐说:“八珍、八物功用悬殊,以人参专补脏腑元气,黄芪惟司营卫开合也。”加砂仁、陈皮、香附理气顺气。砂仁又能收纳元气。香附性能宣畅,能通行十二经、奇经八脉,主一切气,善解气郁、血郁,为气中之血药,气顺则血顺。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与香附配伍,则气血并调。
八物汤之后,再予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由熟地、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组成,功能滋阴养血降火,知母、黄柏清肝肾相火,养阴复旧,以绝后患。
综观此案,可知谈允贤诊病疗疾谨守病机的特点,其用药丝丝入扣,每方每药各司其属,无一味多余之品。选方亦为灵动,四生丸、八物汤、大补阴丸,犹如剥茧抽丝,精细入微。
【注释】
(1)牙行: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相当于贸易中介、经纪人。汉代称驵、驵侩;汉至隋唐,称牙侩;明代称为牙行;近代以后演化为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