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养生趣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1月12日
不治已病治未病 扁鹊长兄最高明

据《鹖冠子·世贤》中记载,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家兄弟三人,皆精于医术,哪一位本领最高?”扁鹊随口答道:“长兄最好,二兄次之,鄙人最差。”文王又问:“为何你的名声最高?”扁鹊答道:“长兄治病,在疾病没有发作时就去预防,一般人不知道长兄能铲除病因,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他的名气就没人知道;二兄治病,是在疾病初起之时,一般人只知道他会治轻微的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而我是治病于疾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做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你看,长兄治未病,却名气最小;扁鹊治已病,却名气最大。这就是我国最早反映“治未病”理念的典型事例。对于这种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在此后的《黄帝内经》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其《丹溪心法》中专设“不治已病治未病”一章,就“治未病”的理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治未病”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愈后防复。未病先防是强调通过自身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人健康;既病防变是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愈后防复是提醒人们对愈后的重视,特别是愈后的体质恢复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是非常重视养生与保健的。它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疾病面前,人的抵抗力是首要的,人们只有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那种无病不重视自身保健,有了病完全依靠药物的作用,实际是处处被动,健康状态会越来越差。我们提倡全民保健、人人健康,就必须以增强自身的体质为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