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概况】
浙江大学是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可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授予学术性学位。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4个(含自主增设54个),涉及一级学科56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09个(含自主增设56个),涉及一级学科61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种。全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0个浙江省一流学科。截至2017年12月31日,各学科申请并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教师共4046人,其中获博士生招生资格的教师有2535人;申请并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资格的教师共2170人,其中获专业学位博士生招生资格的教师有255人;副教授获得博士生招生资格的有562人。
2017年,浙江大学共计招收研究生10056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2497人(含八年制医学本博连读生68人,港澳台博士生2人,留学生242人),全日制硕士生5987人(七年制医学本硕连读生26人,港澳台硕士生5人,留学生425人),非全日制硕士生1572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校研究生总数287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747人、硕士研究生18048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30人)。
2017年,研究生退学144人、取消入学或放弃入学253人、提前攻博451人、死亡4人、博转硕71人、保留学籍后重新入学8人、保留学籍21人、因公出境(3个月及以上)633人、入境复学584人、休学125人、休学后复学107人、特殊延期495人、转专业24人、预就业后恢复3人。继续做好博士生中期考核工作,参加考核人数为2108人,不合格(含分流或退学)为32人,未参加考核131人。
2017年,毕业研究生6302人,其中博士毕业生1631人、硕士毕业生4671人;结业研究生6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结业418人、硕士研究生结业254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1665人(包括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70人)、授予硕士学位6117人(包括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362人,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1113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届参加就业硕士毕业生为4360人,其中就业人数为4304人(含国内升学383人、海外升学120人、签订协议书就业3292人、灵活就业52人、其他应聘就业等457人),另有56人待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98.72%。2017届参加就业博士毕业生为1575人,其中就业人数为1530人(含国内升学189人、海外升学74人、签订协议书就业1096人、灵活就业8人、其他应聘就业等163人),另有45人待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97.14%。
继续实施各类研究生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共选送2440名研究生公派出国(境)。其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266人,同比增长54.7%;赴海外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630人,同比增长8.4%,资助总额490余万元;博士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遴选了139名博士研究生,资助总额800余万元;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生境外交流基金选派10人,资助总额40万元;浙江大学陆氏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基金项目遴选了6名研究生;第二届研究生国际工作坊项目资助了3个项目;第三届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资助了9个项目,资助总额105万元;交换生项目共接收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中兴大学交换生9名,派出26名研究生赴台湾12所著名大学交换学习,选拔2名博士研究生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2名博士研究生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交换学习。此外,接待了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交流访问,继续实施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生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推动签署了浙江大学—法国阿尔比矿业大学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与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加拿大皇后大学等达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意向。
共资助浙江大学2017年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博士生论坛、组学时代的昆虫学学术前沿博士生论坛、土壤污染与修复博士生学术论坛3个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75万元,每论坛资助25万元,从学科建设经费中列支。
继续实施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工作,根据《浙江大学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办法》(浙大发研〔2010〕6号),经学院推荐或自荐,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申请者进行答辩评审,共评出45名延期博士生,并对其进行资助。做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其他学术协会优秀论文的推荐工作。
【入选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11月,浙江大学正式获批为试点高校。为了着力破除制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培养模式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计划书》提出了“十大行动计划”,即深化导师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招生计划结构和分配机制、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度、实施“博士生学术新星计划”、构建KAQ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KAQ2.0)、实施多学科交叉的博士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博士生本土国际化培养计划、深化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改革、打造基于信息化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高质量的博士生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体系。浙大已就“十大行动计划”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入细化工作,计划到2020年全面实现博士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多维共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其一,根据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制定工作。培养方案初稿经研究生院格式审查、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初审、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含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海洋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核准后正式公布。2017级研究生已全面使用新的培养方案。其二,持续推进“知识(K)”“能力(A)”“素质(Q)”相结合,与“人格塑造”理念共同打造四位一体的KAQ2.0课程体系,2017年6月启动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第一批立项建设共有104门课程:学科前沿或交叉类课程30门、研究方法和工具类课程34门、专业学位实践类课程28门、公共素质类课程12门。在提升全体研究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同时,有重点地强化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学术根基和创新意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博士生的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其三,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完善和优化研究生多渠道出口,形成一个保障可选择性分流和引领理性退出的政策体系。根据教育部41号令,出台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浙大发研〔2017〕115号)《浙江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结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大发研〔2017〕63号)。其四,强调将育人意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把控,出台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实施细则(2017年修订)》(浙大研院〔2017〕18号)。
【全面推进多学科交叉培养】
浙江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深入实施“六高强校”战略、推进学校内涵提升,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交叉学科平台集聚等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等多形式交叉,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根据《浙江大学关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于2017年5月启动“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建设,试点建设“医药+X”“工学+X”“信息+X”“文科+X”“农学+X”及“海洋领域”6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每个交叉中心3年投入100万元建设经费,2017年招收多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129人。
【举办第九期求是导师学校】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新上岗导师的指导能力,于2017年11月29日举办第九期求是导师学校,邀请张彦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 新思想新使命 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报告,邀请赵沁平院士做了题为《点燃研究生创新思维的火种》的报告,共有330名导师参加培训。同时还邀请了宁波理工大学导师代表18名,宁波大学导师代表30名和杭州师范大学导师代表30名参加。
【承办第九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信息说明会】
为更好地组织实施2018年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帮助优秀在校学生选择好留学院校和专业、充分了解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奖学金信息,2017年10月18日协助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浙江大学举办第九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信息说明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教授,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研究生院院长王立忠教授等出席了交流会。来自浙江大学及国内其他高校的近千名青年学子结合自身的留学规划,与在场的各高校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符合录取资格的学生当场拿到了录取意向书。
(李婷撰稿 吴健审稿)
【附录】
附录1 浙江大学获浙江省教育学会第一届教育成果奖情况
附录2 浙江大学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录3 2017年浙江大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录4 2016年浙江大学在岗博士生导师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按一级学科代码升序排列,导师姓名按拼音顺序排列,姓名后加“*”者为兼职导师。
附录5 2017年浙江大学分办学形式研究生数
附录6 2017年浙江大学分学科研究生数
附录7 2017年浙江大学分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数
附录8 2017年浙江大学分学院研究生数
附录9 浙江大学2017届参加就业研究生毕业生按单位性质流向统计
附录10 浙江大学2017届参加就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流向按地区统计
(许斯佳撰稿 叶恭银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