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的魅力  清华学子感悟《从一到无穷大 》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二十一世纪读二十世纪的科普经典
经济、金融与管理类
宋辰霆

《从一到无穷大》作为一本科普经典,总能引起我对于“科普”这个词的思考。在我看来,科普作为一种普及科学的手段,需要通过浅显平易的语言表述,直击一些艰深科学概念的精髓,让更多原本与学术无缘的人能够燃起读完这本科普名著的热情,如果可能的话,让人们在读完这本书并且忘掉书中介绍的科学概念知识之后,还能够在心里留下点什么。知识总是会被遗忘的,新近习得的概念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但是我认为,阅读科普著作并不仅仅是一个短期化的、功利的、供自己日后向他人兜售广阔的知识面的过程,因为那些硬知识在日后被用到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阅读科普带给我们的软实力补充。

所谓软实力补充,我认为,这包含研究型精神塑造、兴趣培养和增强我们拒绝短期化、功利化的决心,而这三者之中最为重要的是研究型精神的塑造。这本书作为邱勇校长给八字班新生的赠书,下发之后,我的很多文科同学表示对书中内容兴趣不甚浓厚,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清华作为一所文理兼长的学校,为什么所发的书受众在文理科上有如此大的差别?通过思考这个问题,也开始使我觉得这本书给我们的软实力补充,首先在于研究型精神的塑造。研究型精神,不分文理,皆可入流。而我们当今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从事研究的人数都罕见增长。可以说,缺乏研究型精神已逐渐成为我们这一代学生的通病。因而,书的受众偏文偏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传达的一个呼声:我们需要重拾那种坐下来静静探索人类未知领域边界的研究型精神。科学无止境,这本书的作者伽莫夫在书中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因而探索未知领域边界也注定是件痛苦迷茫和惊讶兴奋并存的事情。不管我们是否读懂了书中的科学理论,不管是文是理,读完它能让我们管中窥豹般地体会一下科学发展之曲折坎坷,与科学人代代不懈的坚守求索,能让我们在将来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多一些对于真理、科学和拓宽人类知识边界的渴望就足矣。

科普著作激发人对于科学的兴趣是很多人喜欢谈的,在此,我们不妨把这本书的时代考虑在内:20世纪的科普经典被21世纪的我们重温,这本书想激发起我们对什么的兴趣?首先不太可能是书中的知识性内容,因为他们与21世纪的人工智能等新近科技相比,只能是故纸堆中的陈旧内容。在我看来,它想激发起我们对这个时代“前沿科技”的兴趣,培养一种关注前沿科学发展前景的习惯。因为无论是最新发现还是故纸堆中的陈旧知识,都有共同的特点:对于它们的探索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超前的。而未来的科学发展前景更需要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能力和眼界,因此科普著作对我们的软实力补充就显得异常重要。它激发我们去主动关注科学发展的前沿和方向,从而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个人认为,邱勇校长在现在这个日益趋于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为我们推荐这本书别有深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倡学生心系祖国并且有全球视野,不要一味追求短期收益。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但人毕竟是社会中人,其行动会受到很多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的牵制,守住初心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因而我们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更应当有勇气和魄力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即便这条路意味着苦心孤诣走到尽头。我们的社会中成功学书籍泛滥,专业的选择开始被涂上越发浓重的就业色彩,倘若大学生都在想着怎么赚钱致富,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知识边界又该如何拓宽呢?头脑中塞满了成功学小技巧,对于科学前沿、学术研究毫无兴趣,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可能能够得到小富小贵,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莫大的悲哀。诚然,我们的社会中不缺少那些对科学前沿发展感兴趣的人,但是他们需要我们为其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会让那些想为拓宽人类知识边界去奋斗一生的人心灰意冷,能够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科学前沿探索的事业当中。拒绝短期化、功利化,是我通过读这本书得到的一个巨大收获。

我认为推荐这本书也是一个启示,即拥有一种理性的、严谨的思考方式是多么重要。与之前几届的推荐书目不同,这本书信息量巨大,更需要我们把心沉下来、静静去读,它不是一个简单肤浅地读故事的过程,而是不断牵引着我们的思维随着各方面科学发现的进程跳跃。书中提出的问题并不艰涩难懂,而是将科学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讲述视差位移时,作者从人眼左右眼球的距离逐渐扩展到地球上相隔大洋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又进而扩展到更远的距离,最后说明用该法可以测量太阳和地球的间距。这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和生活接壤,又不失其科学本质,简明扼要地点出了一些领域技术发展的源头。我想,在我们读完这本书,并且日后不巧忘掉书中所有知识性内容之后,还能够留下这一点余香在心头,留下一种看待问题的科学观念和研究问题的严谨态度,就是读这本科普收获的极大成功。

科普著作在我看来,还是比较讲究时效性和前沿性的,而我们在21世纪读一本20世纪、看似已经过时的科普著作,这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细细思考。诚然,这本书作为众多科普的开山之作和史诗级作品,其地位之高、影响力之大足以让我们放弃那些最新才出版的科普书籍,腾出工夫来研读此书,但是在此之外,我认为推荐这本书还在向我们传达几个信号:研究型精神并不会随着知识的落伍而过时;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需要有人摒弃功利化思想、投身到拓宽人类知识边缘的长途之中。

读一本经典科普巨著,其中讲述的很多知识的确已经过时了,可就是在现代化的当今读一本看似过时的书,这背后的深意想来又是别有一番趣味啊!

作者简介

宋辰霆,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年获日本瑞穗银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瑞穗奖学金,2017年获北京市海淀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18年获北京市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称号。

寄语母校

无所畏,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