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答案】A

【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派别。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生产力发展

B.工业革命

C.科学技术进步

D.文化创新

【答案】A

【解析】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撑和保障,倘若连温饱都未解决,也就无力从事教育了。所以发展教育的根本动力是人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力。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B

【解析】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以一个角为例来教授学习者,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必再教,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4制度教育学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A

【解析】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乌里等人。

5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陈鹤琴

D.马卡连柯

【答案】B

【解析】A项,杜威的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B项,陶行知的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即生活教育理论。C项,陈鹤琴的观点是“活教育”理论。D项,马卡连柯的观点是集体教育理论。

6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爱尔维修

B.卢梭

C.狄德罗

D.斯宾塞

【答案】D

【解析】A项,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B项,卢梭是自然教育的代表人物。C项,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D项,斯宾塞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7“新大学运动”时期建立的大学是(  )。

A.巴黎大学

B.剑桥大学

C.伦敦大学

D.哈佛大学

【答案】C

【解析】“新大学运动”又称“新教育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即在牛津和剑桥等传统大学之外,根据社会需要建设新的大学的运动。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新大学运动的开始。

8《论雄辩家》的作者是(  )。

A.爱伦·凯

B.西塞罗

C.昆体良

D.蒙台梭利

【答案】B

【解析】重点区分BC两项。B项,西塞罗的著作是《论雄辩家》;C项,昆体良的著作是《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

9中国科举制度废除于(  )。

A.1898年

B.1903年

C.1905年

D.1911年

【答案】C

【解析】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各省督抚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说明停科举与发展新式教育的关系。同年9月2日光绪帝上谕:“著即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随着科举的废除,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注意科举的废除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步步逐步废除的。

10我国古代私学兴起于(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宋代

D.西汉

【答案】B

【解析】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的历史新潮流,到春秋末叶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我国私学的创立,是古代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它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促进了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发展,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

11艾里克森认为,6~12岁个体而临的心理发展的危机是(  )。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感对孤独感

【答案】B

【解析】A项,信任对不信任是婴儿期(0~1.5岁)时期。C项,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是青春期(12~18岁)时期。D项,亲密感对孤独感是成年早期(18~25岁)时期。

12通过实验发现了“潜伏学习”现象的学者是(  )。

A.托尔曼

B.苛勒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答案】A

【解析】潜伏学习又称隐匿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E. 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潜伏学习是指一种无明显强化,需经过一定学习时间才能呈现学习结果的学习,并且需通过作业进行显示。潜伏学习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但在有需求时才会表现出来。

13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

B.阿特金森

C.班杜拉

D.韦纳

【答案】C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14斯莱尔提出了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其中Q代表的是(  )。

A.教学问题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学质量

【答案】D

【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尔提出的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说明了高质量课程的主要特征。QAIT分别代表教学质量(quality)、适当性(appropriateness)、诱因(inducement)和时间(time)等四个特征。

15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认为,“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道德实在论水平

【答案】B

【解析】A项,前习俗水平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和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阶段。B项,习俗水平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和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阶段。C项,后习俗水平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阶段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阶段。D项,道德实在论指具体运算思维发展阶段儿童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现象的认知方式。其含义是责任和价值取决于规则或成人命令本身,而与儿童的意向及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无关。

16问卷调查的特点是(  )。

A.方便、深入、具体

B.能证明因果关系

C.能验证事先提出的假设

D.能搜集较大样本的信息

【答案】D

【解析】A项,问卷调查做不到深入具体。B项,问卷调查不能论证因果关系。C项问卷调查不需要事先提出假设并验证,需要提出假设并验证的是实验研究。

17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式或描述式,也可以是(  )。

A.问题形式

B.图表形式

C.个性化形式

D.假设形式

【答案】A

【解析】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或描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问题的陈述应该指明问题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前后背景,辨认清楚研究计划中的关键因素。在初始阶段可先粗略阐述,但再次陈述时,很多术语必须界定。

18通过对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叫(  )。

A.演绎假设

B.研究假设

C.描述性假设

D.归纳假设

【答案】D

【解析】A项,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的假设,或者演绎出具有创造性的程序性知识。B项,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C项,描述性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某方面特征的反映。D项,归纳假设是研究者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的启示,进而概括、推论而提出的假设。

19可能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是(  )。

A.统计回归

B.偶然事件

C.实验的交互作用

D.被试成熟

【答案】C

【解析】ABD三个选项都是可能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C为可能影响实验外在效度之一。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测验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被试取样不具代表性、实验安排的副效应(即霍桑效应)、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20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能动性和(  )。

A.有效性

B.离散性

C.客观性

D.随机性

【答案】C

【解析】教育观察法中的观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教育观察法的以下特质上: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有直接详实的观察记录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校教育

答: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其优越性体现在: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比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等。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这些特征,它才能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但是,自从学校产生以来,思想家们对于学校的批评也从没有中断过。他们的批评告诫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改良我们的学校。

2癸卯学制

答:1904年(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的学制。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学制主要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第一、二、三类);大学堂3~4年(分为经学、政法、文学、商、格致、工、农、医共8科,京师大学堂8科全备,设于各省至少备其中3科);通儒院5年,属研究院性质,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宗旨。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

3相同要素说

答:相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伍德沃斯在1901年通过一项实验发现并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这种相同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还包括程序的相同。相同要素说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但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认为两情境中的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已存在的迁移,也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4相关研究

答:相关研究是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例如:关于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三种情况:正相关。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负相关。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小。零相关。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学生集体的培养方法。

答:学生集体的培养方法,具体阐释如下:

(1)提出共同的、确当的奋斗目标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学生的意志与行动,推动学生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奋斗目标有近景、中景、远景三种。三种目标要互相衔接,组成一个教育要求的体系。目标一经提出,集体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使学生感到目标不是空的,而是同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标实现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比,接着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组织新的活动,使集体永远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之中。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只有全体学生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形成集体,而要把学生组织起来,就要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骨干和班干部,建立集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是同学中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一定要选出关心集体、办事认真、作风正派、能团结同学、愿意为同学服务、学习成绩较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来担任。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舆论又称公意,集体舆论即集体公意,它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它的来源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集体舆论的形成常常要经历一个复杂的争论、选择和交换的过程。集体舆论是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正确的集体舆论包含巨大的教育力量。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学生集体是在全体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精神。没有具体活动,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有了集体活动,就会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学生特长和潜能的发挥和相互间的团结。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活动的吸引力来自内容的丰富和方式的多样。活动要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同学们的智慧才能有自我表现和施展的机会。

2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答:“苏格拉底法”,也称为“产婆术”“助产术”,是由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发明的,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认知的教学方法。

(1)“苏格拉底法”的四个步骤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

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

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为谈话法,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进行。

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上。

对话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

“苏格拉底法”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3简述教师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的关系。

答:教师作为学生群体的领导者,有自己行使权力、发挥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领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心理气氛,而课堂气氛的不同,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的发展、社会化的进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

放任型

在放任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只管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不管不顾,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教师没有尽到自己的育人职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容易培养自我中心主义的、我行我素的人。

专制型

在专制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专制者,管理学生的一切事务,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专制型师生关系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容易培养懦弱的、两面三刀的人。

民主型

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给予其合理的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促进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式。民主型师生关系培养自主、自立、自强、自律的人。

(2)教师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

现代管理科学要求我们学会利用集体学习的动力,变消极抑制为积极引导,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活跃、熟练的信息交流技能、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课堂心理氛围,寻求最佳的教师领导方式。教师必须摒弃自己严格固守的演讲式授课方法和传统的组织方式,要吸收先进思想,重建课堂管理理念,构建新的课堂管理模式,让课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尊严、智慧和爱的力量,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课堂。在实际课堂管理中,教师既要保证自己的主导地位,也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效果最大化。

4简述准实验设计的特点和类型。

答:准实验是指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取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的实验。它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的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的实验方式。

(1)准实验设计的特点

不能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和随机分派被试与各种实验处理,一般是以原自然教学班为实验单位,因此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度。

准实验设计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操作控制。

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只能对一部分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2)准实验设计的类型

不等控制组设计。一般在原有环境下自然教学班、年级或学校进行,不是随机取样分组,因此控制组与实验组不等,但实验处理可随机指派。

时间序列设计。指对一个非随机取样的被试组作周期性的一系列测量,在这时间序列中施以实验处理,然后观测呈现实验变量后的一系列测量分数是否发生非连续性现象,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

平衡设计。也叫实验条件平衡设计,固定组循环设计,或称拉丁方设计。指采用拉丁方格来安排实验条件。这是一种使被试变量和顺序变量可能发生的误差大约平衡,最终互相抵消的实验设计。

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计分)

1试述当代教学评价的特点。

答:教学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学评价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当代教学评价的特点如下:

(1)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更注重质的分析,把评价范围扩展到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与此同时,现代教学评价的主体也由教师操作逐渐转移到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以克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2)在评价类型上,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总结性评价,而现代教学评价多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项行为方式。由此,也使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重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从过去注重评优劣、分等级、排名次的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向侧重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教育功能转变,为客观教育目标服务。

(3)在评价的功能上,现代教学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4)在评价方法上,现代教学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和多元评价。

总之,就是要树立新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现和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2试述我国古代书院在组织管理与教育教学上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书院是古代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代。

(1)书院在组织管理上的特点

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书院的主持人往往又是书院的主讲人,一般由著名的学者担任。书院的负责人一般称为山长,书院的管理人员除山长外,有的还设有副山长,助教等,协助山长管理书院教育教学等事宜。另外,学生也可以参与书院的管理。

课程设置比较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的安排。教学则以学生自学、师生之间的自由研讨为主。对学生的考察,亦注重德才兼备和平时考核。学生有日记册,书院里的季考或岁考的成绩要参考平时成绩斟酌给定。

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有奖惩制度。

书院经费自主。书院的主持人往往自筹办学经费,其经费来源亦号称多途,既有名人捐款,也有官方赐学田等。书院的开支主要用于教学、购书和进行学术研究。

重视自己的特色。每个书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内容。

(2)书院在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和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书院大师以“人师”自律,学生则以“醇儒”自策。

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3)古代书院的影响

扩大学校类型。古代书院主要以私人创办为主,弥补了官学教育的不足,扩大学校教育的类型。

扩大教学内容。书院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囊括各家学派的治学之术,极大的扩充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度。

推动学术发展。书院重视教学育人、重视学术研究,是很多学术大家的聚集之地,大家一起相互探讨,迸发出治学的活力源泉。

丰富教学制度。随着书院的发展,创办出了许多十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制度,如东林书院的讲学制度,极大丰富了教学制度,为后世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3试述研究假设的形成及其步骤。

答:研究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是在研究之前的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研究假设的形成及其步骤如下:

(1)研究假设形成的步骤

在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

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为了回答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并且灵活地开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类比和想象等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

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灵活地展开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可将这种观点表述为新的科学概念,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

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设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的系统和稳定的结构。

(2)研究假设形成的条件

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是形成研究假设的基础(经验基础)。

科学假设的形成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论,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研究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4下列案例中刘小锋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试述如何帮助他。

刘小锋初一下学期才从乡下一个学校转到了城里。虽然过去的一年多他已经逐渐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学习也很努力,但一到考试,他就极度紧张,吃不好、睡不香、精神萎靡不振、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思维刻板,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即使考后也很久不能松弛下来。

答:(1)案例中刘小锋遇到的是考试焦虑症问题。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焦虑症的表现是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2)作为班主任,针对学生的考试焦虑症,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认知调控

当发现学生对考试的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应当鼓励、引导学生在认知上重新看待考试,开导其将考试看作是对自己某一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不要过于在意成绩。消除其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让其学会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

行为矫正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松训练,一种是系统脱敏训练。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原理,即人在放松状态下的情绪,与焦虑是相互抵抗的,比如放松状态出现了,必然会抑制焦虑和紧张状态的出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自我暗示法、兴趣消除法、情绪宣泄法、睡眠消除法、运动消除法、游戏转移法、音乐疗法、食疗法、药物治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