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说文解字》

【答案】D

【解析】“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意思是:“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育”,就是培养后代使他多做好事。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教育”这个词的本源解释。

2教育中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能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青少年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可拔苗助长。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  )。

A.学生

B.课程

C.教育目的

D.教师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4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答案】B

【解析】活动课程是指打破了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之间组织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因此也被称“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设计课程”“随机课程”,主要以杜威为代表。

5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叫做(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B

【解析】A项,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B项,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C项,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D项,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在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6教育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7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儿童之家”的教育家是(  )。

A.爱伦·凯

B.凯兴斯坦纳

C.苏霍姆林斯基

D.蒙台梭利

【答案】D

【解析】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窟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8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商鞅

C.董仲舒

D.孔子

【答案】C

【解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的主张,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该主张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兼容”与“发展”的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9九品中正制度产生于(  )。

A.西汉

B.秦朝

C.魏晋南北朝

D.隋朝

【答案】C

【解析】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10《毛雷尔拨地法》颁布于(  )。

A.1840年

B.1862年

C.1870年

D.1881年

【答案】B

【解析】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的《毛雷尔拨地法》(又译作《莫雷尔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法案之一,它对美国甚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桑代克提出的三个学习定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  )

A.强化律

B.对比律

C.迁移律

D.效果律

【答案】D

【解析】桑代克的学习定律分别是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准备率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率是指一个已形成的反应的重复将加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效果率是指行为结果是否得到(正负)强化影响联接的效果,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

12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可以称为对认知的认知。它是通过对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控制,帮助学习者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元认知策略包括了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A项,精细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

13问题解决的“准备-酝酿-启发-验证”四阶段论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华莱士

C.格拉斯

D.奥苏伯尔

【答案】B

【解析】华莱士提出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由情境的刺激引起多方面想法并经过筛选,逐渐辨明问题的特点,发现问题解决的线索,明确从何处着手对问题进行解决。酝酿阶段:发现问题解决的线索后,如果问题不太复杂,可能很快就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灵感或启迪:在经过酝酿阶段后常因无意遇到某种刺激情境启示,突然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即问题解决方案的突然出现。验证阶段:在上一阶段得到的解决方法,不一定都是正确而有效的,所以一般还需要经过实践来验证。

14为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而进行学习活动的动机是(  )。

A.认知的动机

B.自我提高的动机

C.附属的动机

D.内部动机

【答案】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A项,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B项,自我提高内驱力,即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C项,附属内驱力,即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15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这种现象是(  )。

A.情感植入

B.心境

C.移情

D.情感惰化

【答案】C

【解析】移情又叫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16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叫(  )。

A.前实验研究

B.真实实验研究

C.自然实验研究

D.准实验研究

【答案】D

【解析】教育实验分组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指的是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被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17区别于日常观察,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

A.要借助于科学仪器收集事实资料

B.要规定时间与空间范围

C.要按照研究目的有准备而系统地收集事实资料

D.要控制外在因素的干扰

【答案】C

【解析】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是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一定控制,有严格记录的观察。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目的性、客观性、能动性。

18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基础是(  )。

A.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

B.搜集、鉴別史料

C.描述历史过程

D.提出历史问题

【答案】B

【解析】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基本包括三个层次: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揭示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19测量的信度是测量手段对各个对象测量结果的(  )。

A.平均水平

B.离散程度

C.一致程度

D.可靠程度

【答案】C

【解析】信度是指采用同种测量手段进行多次测验,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20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叫(  )。

A.基础研究

B.评价研究

C.发展研究

D.应用研究

【答案】B

【解析】A项,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B项,评价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C项,发展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D项,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学模式

答: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既是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反映,又是连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完整性;可操作性;条件性。教学模式的结构包含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当代主要的教学模式有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教学模式等。

2费里法案

答:《费里法案》是1881年~1882年间,由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的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第一个法案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将这三个原则具体化。《费里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进行罚款;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给予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这一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3群体极化效应

答:群体极化效应是指个体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有两种情况:一是冒险偏移;二是谨慎偏移。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较多,群体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冒险激进,称之为冒险偏移。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者较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称为谨慎偏移。

4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例如,要调查某校学生课后辅导班参与情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同学参与调查问卷的填写,那么,这100名同学就是本次调查的样本,100即样本容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任何劳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认识教师的起点。概括起来,教师劳动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可塑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在教育劳动中不仅有教师的能动因素介入,而且有学生的能动因素介入。因此,教育的过程必须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教师劳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2)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和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一样,教师的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教育手段。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但和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不一样的是教师的劳动手段带有很大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从教育的起源来看,在原始意义上的教育活动中,教育手段和教育主体是互不分离的。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过程中的手段也具有了独立性,脱离了教育者而存在,譬如教材、教科书等。但教师在使用这些独立于教育者存在的教育手段时,还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化的过程,也就是首先需要教育者自身去掌握它们,如教师要掌握、理解和消化教材、教科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手段与教育对象发生相互作用。除了教育手段的主体化之外,还有许多教育手段就存在于教师本身,如教师的人格、言行等都是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所以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也可以表达为“劳动主体”与“劳动手段”的同一性。

(3)教师劳动过程的长期性

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种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正是教师劳动的艰巨之所在。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意味着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还应当考虑到未来,要高瞻远瞩,要有预见性,要有发展眼光,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崇高事业。

(4)教师劳动结果的“双向性”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说明教师的劳动不仅有助于其劳动对象——学生的心智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教育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劳动可以实现自身和劳动对象的双向发展和共同进步。

2简述《学记》的主要教学原则。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

《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这一部分内容的论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整篇《学记》中所占篇幅最大、字数也最多,叙述了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师等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相长原则。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2)豫时孙摩。豫是预防,预防不良倾向的产生的教育原则;时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的教育原则;孙是按顺序不越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摩是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的教育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4)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教学要注重启发。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者频繁发问,只顾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学生就会以学习为苦差事,甚至怨恨老师,并很快地把所学东西丢弃得一干二净。因此,教学要重启发诱导,注意“道(导)而弗牵”,教师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而弗抑”,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开而弗达”,打开思路,但不提供现成答案。

(5)藏息相辅原则。是说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可亲可爱,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3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答: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很多研究者都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建构主义的理论,但其实在具体观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但各种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共识。下面简要概括建构主义者们的理论共识:

(1)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它一般强调: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有三个重要特征: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面对新信息、新概念和新命题,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

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而,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过程的建构性,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意义建构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

(4)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要等意义建构的影响,因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综上所述,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做了新的解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建构活动。

4简述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答:提高教育实验效度主要是通过随机设置控制组、设计控制、统计控制等多种方法控制无关变量。几种控制外来无关变量的基本方式如下:

(1)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

一个实验具体涉及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或几个组,使得各个组的平均数及变异量尽可能接近相等。实验组即接受新的实验处理的被试组,控制组即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或按照平常传统方式进行处理的组,两组除自变量不同外,其他方面都是基本相等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做出因果关系推论,看看新的实验处理是否确实比传统方式更有效,或看看是否一种方式比另一种方式更有效。

(2)用随机、匹配,或让被试兼作自己的控制组以控制被试变量

随机化指被试的纯粹的机遇选择,即随机取样、随机分组或随机指派实验处理。应看到随机在创造相等方面是有效的,随机形成小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提高实验研究结果的外在效度。应注意的是,教育实验中取样数不能太少。“统计上相等”并不意味着各组绝对相等,如果各组人数太少,那么机遇造成差异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加大样本,可以互相抵消。

匹配也叫配对法,在比较两种处理效应时,为了严格控制两组被试间的个别差异对实验变量的影响,使被试在研究的重要变量上一对一地基本相同,从而使每一对的两个被试间的差异保持平衡,然后随机地分别接受不同处理。一般做法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性质与正式实验性质相似或相关),然后按测验成绩排列所有被试,从高到低,将相同得分或相近得分的被试配成对,随机指派每一成员到一个组,从而均匀地形成组(有多少实验条件就分为多少组)。

(3)设计控制

这是通过组内设计(分配自变量的顺序)、效果平衡(采用实验组与控制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使无关变量平衡)以及拉丁方法,使被试变量在实验中产生的影响通过设计抵消。

(4)统计处理控制

用协方差分析,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数个变量测量出来,使用统计的方法,把他们的最初差异予以排除。如研究数学与语文相关,选取智力水平一样的两个组(配对),把智力水平控制在一个水平上,另外在计算全班平均数时排除两极端的分数,以缩小差距,尽可能反映真实的客观情况。

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计分)

1试述学校文化的建设。

答: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除此之外,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还远远不够,还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2试述美国“八年研究”计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当时在200所中学中选出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

(1)“八年研究”计划的特点:

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在学校类型上,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在学校规模上,有大有小,多样化的学校实验群体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代表性。

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整体上来说,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占据主要指导地位,一些没有进步主义倾向的学校,也很少倾向于传统教育的做法。

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每一所学校都可任意规定自己希望实行的教育计划。

(2)“八年研究”计划的影响:

“八年研究”形成了一个评定学生的统一标准,主要有知识能力、文化发展、实际判断、生活哲学、品格训练、情感和谐、社会适应、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及身体健康等。

“八年研究”通过对美国中等教育与大学关系的实验,揭示了人才培养领域中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这对美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3简述质的研究的主要特点。

答:质的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的主要特点如下: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由于个人的思想及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及组织,研究者本人就应当是一个研究工具,深入到自然情境中。进行长期的考察。所以质的研究必须是在一个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生活世界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理解。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还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在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物本身,更要了解该事物发生和变化的社会背景与之相关的事件的联系。

自然主义探究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更适宜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通过描述社会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而非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目的是对被研究者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

(3)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质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研究是一个对多重现实的探究和建构的过程。研究者采取的是“即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形式,他们是一个社会现实的拼凑者,将某一时空发生的事件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图景呈现给读者。

(4)使用归纳法

质的研究中理论建构走的是归纳法的路线,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的比较,逐步将理论充实和系统化。同时,质的研究的重点是理解特定社会情境下的社会事件,而不是对于该事件类似的情形进行推论。

(5)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重视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质的研究得以进行。所以在质的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伦理道德的问题,需要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保证被研究者个人的信息与隐私。两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研究才能够顺利进行。

4分析下列案例中蕴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试述其产生作用的机制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初中生王小辉,平时很贪玩,学习不认真,还喜欢跟校外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是班主任胡老师眼里的差生。上初二时,换了个新班主任黄老师,王小辉想给新班主任留下好印象,学习上开始努力了,在连续两次考试中部考了90多分,进入了班里的前几名。但在一次班会上,王小辉却受到了黄老师的不点名批评:“大家考试一定要诚实,……胡老师告诉过我的一个差生,怎么能这么快就变为一个优等生呢?”此后,王小辉又不喜欢学习了,成绩越来越差,并向父母提出了退学外出打工的要求。

答:(1)本案例反映了教育心理学中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健康的人”;

生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

人具有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出选择的权利;

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2)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关注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人内在的潜能的发展,教学既不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也不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怎么样学习,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景。任何健康的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

教学不仅要重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性化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教会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公开、坦诚、相互信任地接触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听取学生的意见,恰当体验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同时还应把充满丰富情感体验的活动引进课堂,使学习者在具体生动的感悟中促使自身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有机体。

实现课程组织形式的综合发展

“综合”意味着打破固定的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实现课程组织形式的综合发展指通过人文科学的学习,使得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加的全面、深刻、真实。

实现非指导性的教学组织

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非指导性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终极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真诚的感情,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理解、关心,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情感、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从而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