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1试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①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1)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涉及到许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他在2000年前提出的的某些看法对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仍有不少启迪作用。
①关于教育作用
a.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他指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认为通过教育取得民众的信任是立国之本,比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更重要;强调在治理国家中,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孔子认为治国治民需要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
b.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但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
②关于教育对象
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落私学兴起,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③关于教育目的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指出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④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在有关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中孔子最重视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锻炼,比商周时代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充实,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尤其可贵的是,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⑤关于教学思想
基于把学生学习的过程看作学、思、行三个环节的思想,孔子强调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概括起来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由博返约。
a.因材施教,指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b.启发诱导,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c.学思并重,强调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
d.由博返约,指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而且思路广就会对事物的理解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
⑥关于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可以说他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教学工作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孔子指出道德教育与一般知识的学习有着共同的规律,也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则,包括:
a.立志乐道,即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并甘愿为之献身;
b.自省自克,即要使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
c.身体力行,即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d.改过迁善,即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相辅相成。
⑦关于教师
孔子在有关教师修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指出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停止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教学;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对待学生真诚无私,传授知识毫无保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
(2)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后世教育发展以巨大的启迪。
①积极影响
a.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肯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巨大意义。他针对春秋末期统治者热衷于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而造成学校不修、文教不振的社会现实,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他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对顺应并且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是对教育的极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根据。
b.在教育对象的论述中,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而且孔子还亲身实践着这一教育理念。他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实践中,广收门徒,其三千弟子中既有富家子弟,也有贫民学生。孔子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人才。
c.孔子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论述上也有许多真知灼见。他强调做官和学习相结合,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有很大的进步性。教育内容上他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内容。
d.在教学方法、原则和教师的阐述方面,孔子思想中也有许多值得后世学习的内容。孔子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实践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为以后的教育提供了借鉴。他着重论述了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其中含有许多规律性的内容,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而他关于教师修养的阐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②消极影响
a.孔子在教育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论述中,过分抬高了教育的地位,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他分析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时还为传统观念保留着一块地盘,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
b.孔子的“有教无类”也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接受教育,更谈不上普及教育,他依然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c.孔子在阐述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思想时,实际上是从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立场出发的,本质上是为了造就不犯上作乱的顺民。而且,他教育内容的论述也是有严重缺陷的,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正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剥削阶级本性的反映。
2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答:孟子和荀子分别为战国中期和末期的儒家大师。他们对孔子所奠定的儒家思想都各有继承和发展。二人思想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
(1)孟、荀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
①都非常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指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相反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此外,孟子也并不是完全无视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也看到了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荀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a.他强调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b.他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认为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②在教育目的和内容方面,二人都把培养维护统治的治术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并强调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孟子根据对教育作用的认识,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他把人伦的具体内容定义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质上是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孟子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已开其端,孟子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荀子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2)孟、荀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
①二人的哲学观不同
孟子根据子思的“中庸”和“诚”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诚”便是大道,便是本体,便是永恒不变的理。他把人的情绪、精神,当作世界的本源。他把人的心性与天联系起来,陷入“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
荀子思想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他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他又指出人对自然界不应是顺从敬畏,而应是进行斗争,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他对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有重要贡献,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②二人的人性观不同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以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认为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他指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是发源于人先天就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孟子强调“性相近”而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则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论”,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和“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但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否定孟子“良知”“良能”说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③二人的教学思想不同
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不同,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孟子主张“内发”,荀子则主张“外向”。
a.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孟子的教学思想同样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他的认识论倾向于唯理论,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忽视和贬低“闻见”之知的意义,从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但他强调“思”,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意义。荀子则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在教学过程方面,孟子把教学过程看作“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孟子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的过程。荀子则把教学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3试析《学记》的教育思想。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
(1)《学记》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学记》中关于教育作用、学制系统和学校管理的论述
a.在教育作用方面,《学记》把教育作用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分别概括为“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既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又阐明了教育的可能性,成为后世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表达方式。
b.在学制系统方面,《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保证了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在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个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c.在教育管理方面,《学记》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学校并进行具体指导的思想,很有启发意义。
②《学记》中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
a.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b.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要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但它在强调尊师严师的同时,并不否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课外练习包括各项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是课外练习应当适量,并能与正课学习有机配合,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
d.豫、时、孙、摩。豫是指预防,指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要走在前头,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时是指及时,要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孙是指顺序,也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教学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摩是指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
e.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正确的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和开而弗达。
f.长善救失。长善救失要求教师要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③《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述
《学记》中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问答法:发问时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时要注意深浅、详略得当。
b.讲解法: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才给予适当讲解,讲解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
c.练习法:指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起,打好基础。
d.类比法:要求教师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对《学记》中教育思想的评价
《学记》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在《学记》中都有精辟的论述,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学记》内容丰富,论述深刻,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着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时代的局限,《学记》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公开主张保留体罚。但是,在近2000年前的中国能有如此全面、严整的教育学专著,许多论点和例证,今人读之,仍为之叹服。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吸取营养,为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改进教育工作服务。
4试比较儒、墨、道、法主要的教育思想。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四家”从各自不同的哲学观、世界观出发,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
(1)儒家教育思想
儒家学者从人道观、“仁”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在教育的性质与作用方面,儒家教育观强调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可分性,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
②在教育目的方面,儒家思想强调培养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之才,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治术之才;二是突出其伦理政治观。二者有机结合,便体现为社会与个体和谐一致的大教育观。
③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强调以德育为本位,兼顾智育、体育和美育,道德论与知识论的统一。道德教育始终被置于儒家教育的首位,儒家教育内容主要是经学。
④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儒家教育观体现为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主张“为仁由己”“反省内求”,注重学、思、行相结合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以道德修养方法渗透知识教学方法,知识教学方法渗透道德修养方法。一般认为,儒家教育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内反映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最具闪光点的部分,是其精华所在。
(2)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以墨翟的思想为代表。其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教育作用方面,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指出“素丝”之所以能变成不同的颜色,是“染”的结果;人之所以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和各种不同的知识,是环境与教育作用的结果。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把教育对人的培养看成是非常重要、严肃的工作。墨子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天下之害的根源在于“不相爱”。如果能“兼相爱,交相利”,就可以消灭天下祸害的根源,并认为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在教育目的方面,墨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贤士”“兼士”和“义侠”,为此,他提出必须具备三项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他主张培养具有“兼相爱,交相利”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③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家以“兼爱”为基本思想,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子重视《诗》《书》《百国春秋》的教学,也重视武艺的学习,还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墨经》中涉及到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的范畴。不过墨家全盘否定了“礼”“乐”的价值,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方面所产生的作用,也是片面的。
④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墨家提出了主动、创造、实践、量力的教学方法。
(3)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旨归,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教育作用方面,道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从而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张通过无为不争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②在教育目的方面,道家主张保存人的朴素天性,把自然无为、物我两忘的“善人”,超凡脱俗、逍遥自得的“真人”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③在教育内容方面,不同于儒家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包括丰富社会知识的经书作为学习内容,道家在批判现实的政教文化和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相应地在学习内容中也抛弃了这些社会知识。道家认为,要使一个人按照自然去发展,就必须直接把握自然本身及其本质与规律,必须以“道”为中心。不同于儒家把仁义礼智作为社会规范的具体的学习内容,道家所要“为”的“道”是不可用语言、概念来把握的。这种道的规律即是自然无为的法则,“为道”的根本便是体验这种法则,这构成了道家教育的基本内容。道家也注重人的道德教育,但他们极力反对儒家的仁义忠孝礼智信的品德说,提出人应该遵循自然之道,也应无为,保持质朴的本质。
④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道家重视的是对经验事物的逐步远离,由外向内,返回内心的深观远照,对间接知识的排斥,强调的是一种思辨方式的直观能力。道家强调的“贵师”“用反”“虚静”“道观”等教育教学原则,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
(4)法家的教育思想
商鞅、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法家代表着新兴的社会势力,代表着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其长处在于社会政治实践,在教育方面他们远没有达到像儒、墨诸家那样的造诣。其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教育作用方面,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法家讲人性自私是为了强调严刑峻法,论证法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荀子和韩非都是“性恶论”者,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不同。荀子肯定教育的作用,韩非肯定法治的作用,一个重教育,一个重法治,这是儒法两家的不同。法家只是在宣传法治、实行思想统治上肯定教育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法家只是肯定法治的作用而忽视教育的作用。
②法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耕战之士”或“智术能法之士”,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儒家仁义道德和墨家的“兼爱”学说,也反对道家的“恍惚之言,恬淡之学”。
③在教育内容方面,法家否定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主张“废先王之教”,“禁私学”,打击讲习诗书礼乐的儒生,奖励耕战之士,斥责“儒以文乱法”,并把称颂“先王”、宣传“仁义”的学者列为“五蠹”之首。突出了“法”,即“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次,法家也重视军事教育,强调提高实际作战的能力,并培养英勇善战之精神。
④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法家提出“以法为教”,实际上是以法代教,提出“以吏为师”,实际上是取消学校教育制度。
综上所述,儒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倍加关注及其所张扬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为天下之道即“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安贫乐道”的思想主张,给后世仁人志士以巨大的鼓舞,为其提供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的人格范式。道家适己任性,不受物累,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往往为后世那些愤世嫉俗、仕途受挫,怀才不遇、心灰意冷的士子们所取法,成为他们功成身退、全身避害的处世方式;墨家兼爱的主张,为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一条基本的人文准则——“孝”道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孝”的伦理价值观一方面指向“五伦”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另一方面指向社会职责,具有社会功利性的目的,即立德、立功、立言等。而法家的“抱法处世而治”的思想对于唤醒昏睡于亡国之际的民众,激起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感,树立必胜的信念,反对侵略战争,都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5试析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答:(1)董仲舒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董仲舒不仅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有重大历史影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建议:a.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b.兴教化,正万民;c.“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在当时条件下,这些建议对于巩固统一、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与选拔国家急需之才有一定进步意义,不但直接影响了汉武帝的文教政策,而且对两汉及后来各封建王朝均有影响。
②关于教育作用
a.教育对人性的作用。他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他认为人性之“质”中有“仁气”和“贪气”,其中“仁气”是主导的方面,情欲之贪气是从属的方面。董仲舒认为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转变为善。
b.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他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指出要用“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对人民加强思想统治,使他们自觉地听从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达到“变民风,化民俗”“万民正”的目的。他认为如果不在政治统治中强调教育的作用,民众就会为了追求利益,铤而走险,便会形成如同洪水一样的灾难,教育就是要起到提防社会“奸邪”的作用。
③关于道德教育
a.道德教育的作用。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源于其神学化的儒学。他从“天意在任德教而不用刑罚”的观点出发,十分重视道德教化,把道德教化视为防奸止邪的堤坝。所谓道德教化就是在全社会进行儒家伦理教育。
b.道德教育的内容。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仁、义、礼、智、信”为五常,是调整和补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董仲舒的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君权、神权、父权、夫权、族权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道德根源。
④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a.教学内容。董仲舒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传授儒家经典,尤其重视《春秋》经的传授,他本人就是《春秋公羊传》学的著名学者。董仲舒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更谈不上对实用技术等的学习,这一方面是受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之限制,另一方面也与儒家的一贯学术传统有关。
b.教学方法。在以儒家经典为主要传习内容的同时,与在传习儒家经典的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董仲舒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学法思想。其教学方法主要有:
第一,精通教技,注重实效。在多年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董仲舒从切身体会出发,强调做一位称职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精通教学艺术,尤其应该重视教学的实际效应,以充分发挥教育的“圣化”之功。董仲舒所说的“圣化”之功,就是现代教育学所强调的教学艺术,其中包含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能力修养,是对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的综合要求。
第二,多连博贯,约节反精。“多连”与“博贯”就是指读书时不要就事论事,画地为牢,而应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做到融汇贯通,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价值的见解。但“多连”“博贯”必须反之于“一”。董仲舒认为,知识面过宽和过窄都不利于智力的发展。他一再提醒学生不要陷入繁杂的具体史实中而忽略了《春秋》大义,充分体现了经学家偏重微言大义的特点。
第三,强勉进取,持之以恒。董仲舒强调无论是治学还是修身,都在个人的主观努力,要想学有所成、德有所长必须强勉进取,下持之以恒的功夫。董仲舒虽然相信天命鬼神,但是在谈到个人修身立业,治身修道上,却强调主观努力,“成事在人”,鼓励学生不断努力,积极进取。
第四,贱二贵一,虚静以求。“贱二贵一”指学习的时候必须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强调学习必须精力集中,不能一心二用,这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注意问题的基本规律的。“虚敬以求”指学者治学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真实地体会经书的意旨和所学事物的实际情况,不可过于主观,不能先入为主,用自己的意思去体会圣人之言,不去误解所要研习的对象。
(2)对董仲舒教育思想的评价
董仲舒是一位对汉朝政策,特别是文教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尤其是“独尊儒术”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的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依据。这些都有助于当时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但是,成功也并不就等于合理,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独尊的地位,无疑对各种非儒学的学术思想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阻碍了文化的整体发展。
6试析王充的教育思想。
答: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终生不与时苟合,充满战斗的批判精神,就在批判斗争中,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教育思想。
(1)王充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a.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他大胆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和孔子、孟子某些思想的模糊与混乱,主张打破对孔孟的盲目崇拜,从正面提出“极问”“问难”,反对“信师是古”。
b.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王充还对当时教育上但拘一经,或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风气作了深刻的批判,主张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博览古今、学用结合,具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②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a.教育作用。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他把人性分为三种: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无善无恶,或善恶混的人,是中人。而人性之所以有贤愚善恶是由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不是天意的结果。王充肯定人性可以变化,重要的是教育。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之人。他还说孔子门徒的才干,也是由于教育的结果,因此他非常强调“教导”“锻炼”“渐渍”的作用,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
b.培养目标。王充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第二是“文人”;第三是“通人”;第四是“儒生”。他认为死守章句,只能培养“章句之生”,对社会没有用处。只有培养博通古今、著书立说的“鸿儒”,才对社会有好处。这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张是很有见地的。
③关于教学的思想
a.知识来源。王充反对知识的先验论。他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认为有知识就有力量。他还列举了春秋战国时代知识分子能够富国强兵的生动事例来说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b.教学过程。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见闻为”的感性阶段和“开心意”的理性阶段。所谓“见闻为”,是指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做,去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否则就不能学得知识。“开心意”是指教学中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阶段,还必须把感性知识加以深化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完整的知识。
c.教学效果。王充主张以实际效果来检查知识真伪。他认为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的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得再好听再动人,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
(2)对王充教育思想的评价
①王充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②王充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指出了当时教育与实际脱离、学难以致用的弊病,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他主张教育应培养博览古今、学用结合、具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的人,在教育史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③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主张培养“鸿儒”也是很有见地的。
④王充把教学当作是一种不为任何经典所束缚的生动的有创造性的客观过程,其教学思想充满唯物主义因素,对中国教育思想史有深远的影响。
⑤王充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迷信的教育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思想解放的作用,这是王充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7颜之推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围绕如何加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而展开,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家庭教育
①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越早越好,不要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染恶习,比较容易接受影响,塑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说早期教育效果最佳。
②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他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主张对子女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他认为把慈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勤于督训,子女才能成器。
③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他很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告诫子弟要“慎交游”,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以防导入歧途。
④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他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重要的责任,指导儿童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重视通用语言,而不应强调方言。
(2)注重士大夫教育,主张“实学”
①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颜之推揭露士族子弟依仗门第高贵,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庸碌无能,知识浅薄,体质衰弱,既不从事劳动,又不肯学习。他认为当时士大夫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的人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他对这种腐朽空泛教育的批判切中时弊,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很有影响。
②主张“实学”。颜之推提出用“实学”的教育代替士大夫腐朽空泛的教育。他主张培养对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他的“实学”教育内容,除强调读儒家《五经》外还主张兼及“百家之书”,并要求广泛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应学习农、工、商、琴、棋、射、投壶等以及农业生产知识。他主张广积生活经验、注重经世致用知识的见解,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3)重视学习态度和方法
①虚心。颜之推认为学习目的是“多智明达”“所以求益”,弥补自己的不足。他提倡虚心务实,博学广师,反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②惜时。他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该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但如果早年失学,“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是晚学而获得成就的,不可“以老废学”。他提倡刻苦钻研,赞扬了许多惜时苦学而有成就的人。
③眼学。他认为学习上最重要的是“眼学”,即亲眼直接观察获得知识。他对专靠耳闻而得来的学问持怀疑态度,认为耳闻未实,眼见为真。他反对士大夫那种道听途说的学风。
④勤勉。他强调学习要勤勉努力,认为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他认为只有勤勉,才能“博学”;只有勤勉,才能对知识“皆欲根寻,得其原本”。他这种主张寻根究源、反对不求甚解的思想是有价值的。
⑤切磋。他推崇《尚书》中的“好问则裕”和《学记》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在师友之间相互切磋,切不可“闭门读书,师心自是”。他认为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良师益友共同研究切磋,相互起明,能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8韩愈教育思想的特点。
答: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韩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有独到见解的教育理论。其教育思想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出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辩证关系
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辩证关系,在《师说》中有很好地论述,具体表现在:
①师与道。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
②道与业。“道”是指儒家道统;“业”指古文六艺之业。他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次要任务是“授业”。“道”在先,“业”在后,“道”比“业”更重要,而“业”是为“道”服务的。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了,即因“小”而失“大”,忘记了根本任务。他对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十分合理。
③师与生。韩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与生的关系,就以“道”与“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总之,韩愈在阐述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问题中,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他提出了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师的职责、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等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2)重视识别与培养人才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在《杂说四·说马》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说明识马者难得。有识马者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不识马,虽有千里马也埋没了。世上不是没有良马,而是识马者“不常有”。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的这种爱才、选才、用才的思想,是对我国历史上“尚贤”的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唯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也是对封建统治阶级那种埋没人才、摧残践踏人才的做法所做的辛辣讽刺。《说马》就是他结合自己早期不得志的遭遇,而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所作的不平之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是有价值的。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学生中认真识别和积极培育人才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3)讲究学习方法
①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
②在博的基础上求精。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博就没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要把握住要点,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学习时深入钻研并沉醉于古籍之中,细细体味其精华。
③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韩愈认为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提出的学习方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见解。
9试析朱熹的教育思想。
答: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又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封建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和文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1)朱熹的教育思想
①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是要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②“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
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作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理”,他已注意到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尽管这时期关于心理规律还不可能有科学的根据,但就研究的方向而言,是在向科学接近。
③教学原则与方法
朱熹认为“道有定体,教有成法”,要采取“非难非易”的适当方法,引导学生有所得。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a.居敬穷理。朱熹的理学教育中心是道德修养或道德教育。他从“性即理”出发,提出了“居敬穷理”的为学之方,这是其教育原则的总纲。所谓“居敬”就是正心、诚意、存养收敛的工夫,也就是静的工夫,也可以说是“专一”。所谓“穷理”,就是通过格物致知达到穷尽事物之理的目的。
b.学思力行。是指认真实行。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他的“行”主要含义是封建道德的实践,但他把力行作为教育的一个原则,是有一定意义的。
c.因材施教。朱熹对于先秦儒家因材施教的论述是很赞同的,通过他的教学实践,对此原则有所发展。他在《四书集注》中,多处表达了因材施教的主张。《四书集注》反复提到“因材施教”原则,着重在说明“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这个原则,经朱熹提倡,被后世教育家所重视,在教学中长期运用。
d.循序渐进。朱熹十分强调教学有序,不可躐等。这一点从他对小学和大学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可以看出。和“循序渐进”相联系,朱熹认为学业进步的关键在学者的主观努力。
④朱子读书法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
a.循序渐进强调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反对贪多务广。
b.熟读精思是指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勤于思考。
c.虚心涵泳是指读书时要探明原意、独立思考、勤苦奋进、保持虚心。
d.切己体察是指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还要以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e.着紧用力是指读书要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乃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读书精神。
f.居敬持志是指读书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确读书的目的。
(2)对朱熹教育思想的评价
①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才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②朱熹关于大学与小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③朱熹主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不少精到之处,对后世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他的读书经验,很有见地。后人依据他的读书法,订立了读书程序,在封建教育实践中影响很大。
但我们在考究朱子读书法时必须注意两点:他所说的“书”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道德教育方面的“圣贤之书”;他的读书法不曾注意到书本知识和实际调查的配合,更谈不到实验或实践。
10王守仁教育思想之特色。
答: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的一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哲学和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就已闻名于世,而且在其去世之后,对我国思想界和封建教育都曾发生重要影响。其教育思想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作用和目的的特色
王守仁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没有超出儒家思孟学派的一贯主张,即“致良知”“明人伦”。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自能,不教自会的生理本能,良知是不分智愚,人人都有的,不会泯灭。但王守仁又认为“良知”也有致命的缺点,就是在与外物的接触中容易被物欲所蒙蔽,所以需要教育“去其昏蔽”,即“明人伦”。王守仁所说的“人伦”就是“三纲五常之德”。王守仁认为“三纲五常”这些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是存在于人心的,其之所以不能表现出来,是由于被物欲蒙蔽。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把它们加以恢复、扩充和发扬光大,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2)教育内容的特色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经”。他认为“六经”是宇宙间永恒而普遍的真理,它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理一样,其根源是存在于人的本心的。在王守仁看来,“六经”只不过是人“本心”的账簿罢了,经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书中的义理为人心所固有,之所以把经书作为最基本的教材,是因为经书中的义理能帮助明了我心之常道。
王守仁在坚持用儒家的六经做教材的同时,把一切不符合六经要求的内容都说成是异端邪说,认为学习这些内容非但无益,反而有害。除此以外,王守仁认为写字、弹琴、吟诗、习射、习礼等是研习六经的基础,对陶冶本心也是很有价值的。
(3)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的特色
王守仁提出了教学原则与方法,主要“知行并进”“自求自得”“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等。
a.“知行并进”是指学习要注意结合具体事物;
b.“自求自得”是指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反对崇拜偶像、盲从教师;
c.“循序渐进”是指学习应该从现有的基础出发,逐渐加深;
d.“因材施教”是指儿童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因人而异,不能用同一方法。王守仁坚决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儿童,主张通过教学发展每个儿童不同的个性。
(4)关于儿童教育思想的特色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方法很机械,教育手段也很粗暴,他坚决反对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王守仁继承了孟子“盈科而进”和《学记》等所提倡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指出儿童正处在身体和心理的重要发展期,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考虑儿童不断变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接受能力,量力而行。王守仁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即考虑学习者的基础,不断加深。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11试比较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答:朱熹和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二人的教育思想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1)二者的相同之处
①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来看,朱熹和王守仁都十分重视教育在改变人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教育目的上,可以说他们关于教育目的的本质观点是一致的。
②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作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
③从教育内容来看,二人主张的教育内容都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朱熹将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认为“小学”阶段应以“教事”为主,即教之以封建伦理道德和行为礼节;大学阶段应“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
④在儿童教育方面,二者都重视儿童教育,都提倡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因材施教。王守仁还提出使儿童在德、智、体、美诸育都得到发展的主张。
(2)二者的不同之处
①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朱熹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人性是禀受“天理”而成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去蔽明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基础上的。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②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不同。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12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思潮,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以批判、求实的精神,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见解和主张。其内容有以下几点:
(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进步思想家首先从批判程朱陆王的主客观唯心主义教育理论入手,具体论述改革教育的意见。人性论和理欲关系是进步思想家和理学家在教育理论上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
a.人性论。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家在人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提出教育的过程就是继善成性的过程。颜元针对朱熹把人性二分的谬论,提出“形性不可分”,认为气质之性就是本然之性,性就在气质之中,不是超乎气质的。进步思想家批判了理学家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比较进步的看法,他们把人性看作环境的产物,强调后天的习成,并据以解释教育的目的、作用,确实是前进了一步。
b.理欲关系。进步思想家强烈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他们理直气壮地提出人生应当达情遂欲,顺应和满足作为自然人的本能要求,反对理学家冷酷的、虚伪的禁欲主义,指出这是“以理杀人”。进步思想家这种理欲说,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2)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进步思想家对于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非常重视。他们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进步思想家的经世致用,有反对民族压迫、志图匡复、挽救明王朝的思想。他们批评理学教育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学问空疏、不能挽救国家危亡。
颜元、黄宗羲等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安定社会和复兴民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主张国家要造就一批“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治术人才。黄宗羲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是“仁义与事功合一”“气节与事功合一”的人格。颜元主张教育要培养出能“实用”,为“天地造实绩”的“通经致用”的人才。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和其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他们积极提倡“实学”,反对理学家的空疏义理之学。
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具体内容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却都主张扩大知识面。他们大多借托“六艺”之学为理想的学习内容,但又赋予新的内涵,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的市民阶级的需要。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进步教育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原则,从而和理学家“主敬”“主静”“读书穷理”的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相对立。
进步思想家在批判理学家的同时,阐述了主动和习行的原则。王夫之讲《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是变化日新的意思,就是主动,只有自强不息,才是为学的道路。关于习行原则,他们论述得更加充分,强调要亲自实做,才能获得真知。王夫之从其认识导源于“内外合”的理论,认为学习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一切学习或认识必须与外物接触,通过格物来积累闻见知识,然后才能通过思维使认识达到更高阶段。顾炎武很重视格物致知,认为格物是认识的起点,而他所指的“物”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颜元认为,“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去做这个事。
(5)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进步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同时,对当时教育上的专制主义和科举学校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改革意见。顾炎武的《生员论》认为,对生员只教以场屋之文,不能达到“与天子分猷共治”。所以他大胆提出“废天下之生员”的主张,改变官学制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关于学校改革的主张,表达了他对当时学校的不满和改革学校的设想。他提出,学校应成为民主议政的场所;学官不由政府委派而由地方公议;学官讲学,从皇帝到地方官都要处于学生地位听讲;政治上有缺失,学官有权提出批评。这些主张,反映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在教育史上有重大意义。
13王夫之、颜元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王夫之、颜元是清朝实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学术思想和文化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教育思想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王夫之教育思想的特色
①强调教育对于国家和个体的重要作用。王夫之指出教育是治国之本,同时,他强调教育对人发展起重要作用。王夫之明确提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上述思想出发,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②主张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主张节欲而反对灭欲。
③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的知行观。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重视“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要在行上检验知。这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④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他认为学与思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他还主张学习必须虚心,要尽量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以丰富自己的学识;不应墨守古人的陈规,而要敢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⑤注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上,王夫之强调立志,主张自得,重视力行。
⑥重视教师的作用。王夫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为师之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要求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具有广博的知识,能为人师表。
(2)颜元教育思想的特色
①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a.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b.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c.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②重视教育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颜元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他还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学校应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③“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提倡“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颜元认为教育目的是“学为圣人”,他认为圣贤是能利济苍生的人,有实才实德的人,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教育内容方面,颜元提倡“真学”“实学”。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六府(金、木、水、火、土、谷)、三物(六德、六行、六艺)是颜元所讲的“实学”,其核心是“礼、乐、兵、农”。他晚年曾为漳南书院提出一个“教育计划”,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内容的主张。
④强调“习行”教学法。这是颜元在学术思想转变后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主张。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只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14龚自珍、魏源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龚自珍、魏源是清末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特色:
(1)要求改革封建旧教育
龚自珍深刻地批判乾嘉学派不问政治、寻章摘句、专事考据的不良学风,强调政治、学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强调政治、学术之间辨证统一的关系,反对僵化落后。龚自珍认为,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兴衰的根本,而清代的教育却弃才摒智。龚自珍要求改革旧教育,积极倡导教育应该培养“通当世之用”的济世之人才,呼吁满清政府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虽然没有超出传统教育的藩篱,但在当时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蒙作用。
魏源也对封建旧教育进行了激烈地抨击。他批评当时的传统教育死抠书本,培养了无用的庸才,因此,魏源主张“国家欲兴数百年之利,在综核名实始,欲综合名实,在士大夫舍楷书帖括而讨章程,讨国故始”。
(2)主张“经世致用”,把改革教育作为实现他们变法改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
龚自珍、魏源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学者的“经世致用”传统,突出了对封建衰世的政治和教育等各种弊端的揭露与批判,把改革教育作为实现他们更法改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认为人才受压抑和受摧残,同封建教育的专重八股取士制度有极大关系。
龚自珍批评清王朝的教育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真才实学,使国家空有养士之资,而士无报国之日,主张从古代经籍中探究微言大义,使学术为社会发展服务。魏源也主张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反对当时古文经学偏于考据、训诂而脱离实际的弊端,强调必须改革传统教育,去人心之寐和人才之虚,以实学、实功培养人,培养学生重实际、务实学的精神。
他们还积极倡导教育应为更法改制培养“通当世之务”的济时人才。他强调学和治统一,养和用结合,教育应从实际出发,人才必须德才兼备,把“尊德性”和“道问学”作为培养理想人才的必由之途。
(3)提倡学习“西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魏源继承了林则徐“师夷制夷”的思想,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的状况,阐发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时,魏源认为“船坚炮利”是西方列强战胜中国的主要因素,为此,“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长处,即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毕竟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代表,虽然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但他始终没有跨出封建主义的门槛,对腐朽的清王朝抱有幻想,寄希望在清王朝的统治下,通过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长处来挽救危机、富国强兵。但不可否认,龚、魏在近代是属于开风气的先进中国人,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航程。
15试析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清末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也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劝学篇》中。
(1)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中体西用”的基本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张之洞所指出的“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②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立国之本,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他将“中学”中的伦纪、圣道、心术看作是不可变更的立国之本,而法制器械,工艺等“西学”,则属于可变的附庸。他的“中体西用”说的基点是立足于“中学为体”上的,他强调“中学”是本体,绝不能改;“西学”可以用来补助、强化、保存“中学”,而绝不能替代“中学”。
(2)对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评析
①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又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它是一种调和“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文化观、教育观,就其内涵来看是充满矛盾的“二重思想”。
②由于其主旨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儒家纲常名教的至尊地位,政治上的反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强调了“中学”的“经世致用”的成分;重视了知识分子的作用,肯定了科技知识是救时富强之实政;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主张在更大规模上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制度。
③“中体西用”思潮的流行,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争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从而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讲,他的“中体西用”论也并非一无是处。
16维新派康、梁、严教育思想之特色。
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是清末维新派的代表。维新派在猛烈抨击洋务派教育思潮的同时,却又自觉地成为洋务派学习西方教育的传人。他们大力提倡开发民智,普及教育,培养新民;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文”“西艺”,更要重视学习“西政”,提出在全国建立相互衔接的三级学校教育制度等。维新派的教育思潮颇具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教育在救亡图存中的作用
康有为认为当时中国应该由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变法,变法的第一步是教育。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人才缺乏,人才缺乏的原因是教育不发达。西方国家所以强,是因为科学研究发达,教育普及。梁启超也认为国家的强弱是以教育为转移的,变法维新靠教育来实现。他把兴学校,办教育作为关系国家强弱、民族盛衰的头等大事来看。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家的民力强弱、民智高下和民德的好坏,当时的中国“民力已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救国之道,“惟急从教育上着手”。他主张三育救国:“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要以新的德、智、体三育武装国民,取代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时代的教育。
(2)主张变科举、废八股、兴办新教育
康有为认为当时的科举制度立法过严,考试的内容、体裁,甚至答卷的字体束缚了士子的头脑,使学者学不到真才实学。对于武试,他指出中国培养和选择的军事人才,无法对抗西方的洋炮洋枪,非改革不可。他主张文试要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兵弓矢,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为打破以科举、八股为中心的旧教育,他还曾力倡派游学、译西书,建议“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他还主张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
梁启超认为兴学校是开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有效手段,但现行的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兴学校”的一大障碍。因此他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他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取代科举制度,把变科举、兴学校作为开民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他提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整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并力图使整个教育系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严复主张改革中国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他极力倡导新学,即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为这些学问是变法救亡之急务。他还主张效法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
(3)主张建立理想学制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论述了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他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他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教育。
梁启超提倡为孩子创办新式学校。在新式学校里,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教育方法要适合儿童年龄特征。他建议编辑一套蒙学书籍,并亲自为儿童拟订了一个教学程序表。梁启超积极提倡兴办女学,认为中国女子教育的落后是导致中国贫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梁启超还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设立师范教育的教育家。
严复主张改革中国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他主张培养人才先重中国传统的旧学,打好根基,自中学就以学西方新学为主,到高等学堂及留学则完全研习西方新学,是希望以新学逐渐代替传统的旧学。
17试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蔡元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后世学习和借鉴。
(1)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教育本质论。蔡元培在哲学思想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他把教育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他认为普通教育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这四育一样重要,要使这四育“平均发展”。
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的教育本质论在办教育、发展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并以此指导了北京大学的改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就是说蔡元培在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只要这些思想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的重点实质上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地位。
③教育独立思想。蔡元培认为教育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它有自己的规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见成效。当时他看到连年军阀战争,政权极不稳定,他认为教育权若掌握在政党之中,变来变去,是无法成效的。另一方面他见到随着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教会学校极力用宗教“诱惑未成年的学生,去信仰他们的基督教”。因此,他提出“教育独立”的主张。他指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实施教育独立的办法,他曾提出从教育行政管理上,把全国分成若干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各种学校及教育事宜,政府不得干涉学区工作。在每一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此外,在学校不得设神学科,不许传教士任教,凡以传教为业的人,不能参与教育事业。
④“尚自然”“展个性”思想的提出。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他认为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他们,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者。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按照尚自然、展个性原则的要求,他提倡要研究教育科学,尤其是要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
(2)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评价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不仅指导了当时的教育实践,而且给后世以巨大的教育启示,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提出了培养健全人格的思想。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身心和谐、体脑两健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蔡元培提出的四育并举的主张正深刻体现了这一思想,给后世教育以重大的借鉴。
②蔡元培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他认为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才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个体,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为现代教育中妥善处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③开创了新的学术研究风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论首先开创了新的学术风气。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习惯专制、好同恶异的社会里,蔡先生这种容纳异己的民主作风,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开创了一代新风。蔡元培的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学术研究的门户之见,活跃了学术气氛,有利于各种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有利于新的先进思想的成长壮大。
④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理念的北大改革,摒弃了北京大学中原有的封建主义因素,引进了“民主”与“科学”,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改革后的北京大学,在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都体现出现代精神,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⑤推动了教育管理体制的进步。蔡元培力主教育要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办事,努力想摆脱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他创设了大学区制,强调学校自主管理校内事务,外在力量不得干涉学区工作,强调了教育的独立地位。这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为后世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18简述李大钊、杨贤江、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答:(1)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①论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大钊认为,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他指出教育是一种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他认为在旧中国,要使社会得到彻底改造只靠教育努力不行,必须用革命的方法来根本改变社会经济基础,依靠人民群众自觉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他强调精神改造要与物质改造结合起来,肯定了教育在社会改造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民族的复兴有赖于新文化、新的血液日日灌输注入,必须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广泛地传播开来,灌输到实际的政治运动中去,革命才能加速实现。
②论新的民主主义工农教育
李大钊认为教育必须为提高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和战斗能力服务,这样,知识才能成为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灯塔。为了解决工农群众受教育问题,他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和建议:
a.在城市多设立劳工补助教育机关,如设立夜校、半日学校,“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
b.知识阶级和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③论青年教育
a.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键在于要认识自己担负着再造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b.他教导青年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不畏牺牲,敢于斗争,敢于创造。
c.教育青年要到工农中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2)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①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根据唯物史观,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教育的性质:“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教育是帮助人在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本来的任务是“种族保存”,即全社会的生产需要,因而在原始社会,教育是全人类的,也是统一的。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产生阶级和阶级对立之后,教育就发生了变化,成为了“阶级的和对立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教育的特质,这在教育的本质上而言,却是变质”。
②教育与经济、政治
a.对以往教育观点的批判。杨贤江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原理,认为不能对教育的功能有过高或过低的估价。他指出,过低地估价教育的功能是错误的;过高地估价教育的功能也是危险的,因为过高地估价教育的社会作用容易导致教育救国论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深刻地批判了教育救国论、教育万能说、先教育后革命说等错误观点。
b.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他说:“教育这种上层建筑自是依据经济基础以成形,且跟随经济发展以变迁的。”同时,教育对“社会的经济结构也有影响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产业教育的发达,固然是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带来的成果,但教育对资本主义生产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资本主义生产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c.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他说,政治本身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制约。但教育与政治相比,教育是派生的,是第二位的。因此,教育由政治所决定。但教育对政治,对革命也有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教育也有率先领导或者促进的功用”。
杨贤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所撰写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著作,对我国建国之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①论教育作用和培养目标
徐特立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教育的作用需要通过培养人来体现。他曾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要求,提出过不同的培养人的具体规格。又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张培养手脑并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对青少年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
②论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
徐特立提出教育必须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a.所谓科学化,首先要实现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其次,在全部教育内容中,科学知识所占的比例必须合理。
b.所谓民族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不仅文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经济条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皆存在巨大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到民族形式。选编教材,当然应该力求注意到民族性。
c.所谓大众化,就是要保证编选的教材是“大众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技术、基本的方法”,符合“精练、具体、明确、深刻化”等的要求,实现科学大众化。
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是三位一体,密切联系的。徐特立认为,科学如果不民族化,就不能具体化和行动化,就会变成为科学而科学。他又认为,教育的科学化和民族化就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为大众掌握。这样,教育大众化也就与教育科学化和民族化紧密结合起来了。
③论自然科学教育
徐特立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及其对发展生产的作用,认为“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这是考虑自然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他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也正是按照这一设想办成了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新型教学和研究单位,并在实践中取得很大成果。
④论教师
徐特立充分肯定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并对教师职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认为“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19试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答: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论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时逐渐形成的系统理论。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点也在不断地变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a.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第二,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就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包括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第三,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就是说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应当对生活起巨大促进作用。
b.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指出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打破传统学校时空的界限,把整个社会作为学校,指明了生活教育的时空范围;第二,我们的学校不能关起来办学,必须与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办得好。要培养好受教育对象,一定要把校内、校外的教育结合好,要采取措施,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合起来。
c.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在生活里,人们总是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活动,不断地学会做事。因此在生活里,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成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是全人类教育过程之真相,无论男女、老幼丝毫没有例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②论普及教育
陶行知主张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解放出来,下放到劳苦大众手里,使整个民族现代化。他主张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科学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使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缺少。关于普及教育的方式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要城里与乡下同时进行,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打成一片”。
b.要从劳苦大众的生活实际出发,用小先生把知识输到不能上学校的穷孩子的队伍中去。
c.要实行教育立法,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立定防害进步罪,使一切防害别人求学的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侵犯别人上学或自修权利者,要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一千元以下罚金”。
d.要把普及教育目的与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实现教育机会平等。
e.要一致奋斗,要求教育有确定的经费。
f.要控制人口,把普及教育与控制人口结合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③论民主教育
他认为,民主的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民主的教育必须达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民主的教育应该“文化为公”“教育为公”,不分民族、性别、老少、阶级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但不妨碍因材施教。要实现民主的教育,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肃清2000年封建专制制度和国民党十余年来所进行的法西斯训政教育遗留在教师身上的遗毒。要求教师树立真正的民主作风,向人民学习,向儿童学习,学习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感情、人民的美德,学习儿童的心理,了解儿童的问题、困难、愿望。
④论儿童教育
陶行知十分注重儿童教育,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教育要帮助儿童生长发展,首先要真正了解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再次要解放儿童。陶行知主张对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身心都要给予充分的营养,建立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因材施教。
(2)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
①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逻辑的起点和归宿,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与教育的辨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它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
②陶行知希望通过普及教育来解决广大贫困人民的生活问题,增强国家的实力,其出发点虽然是美好的,但却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不进行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旧中国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③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强调了教育机会的平等,要求教师树立真正的民主作风,对现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④陶行知强调教育要真正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这一宝贵的思想给后世以重要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20黄炎培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黄炎培倡导建立沟通教育与职业,通过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从一开始就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就职业教育论职业的局限,到1926年更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他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大职业教育思想,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黄炎培指出,社会不改革,教育办不好,就无发达职业教育。他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在民族解放、民权平等、民生幸福的国家社会里,才能实现造福人群的理想。同时,又有赖于职业教育的努力,民族解放、民族平等、民主幸福的国家社会才能加速地出现。
(2)办职业学校的同时须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
①教育与职业相沟通,学校与社会相沟通;建教合作,把教育和实业连为一体;
②以适应需要为主是职业教育不可偏离的原则,在设置方面应是多层次、多形式和多规格的;
③职业教育应能包容一切,凡有生计问题之处,都应有职业教育。
(3)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中,应贯彻全教育过程和全职业生涯
①普通教育应改良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如小学应设各种职业准备科;
②中学应把升学准备和就业准备合一;
③专科学校在造就实用人才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格训练;
④大学教育的课程要专精,不必繁重。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的体系应该是: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
(4)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
①一贯的,即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沟通;
②正统的,指学校教育以准备升学为常例、准备就业为例外的传统观念应根本打破,以普通教育学校为正统的教育,以职业学校为偏系的教育,这种陈旧观念应彻底铲除。
(5)办学体制应统制双管齐下,学习制度应专科一贯,学习互进
①双管齐下即一方推广职业学校,一方于高等小学、中学分设职业科;
②学习互进指初中毕业生后入分科高中,毕业后就业或实习一年有条件再入所习同科的大专院校,毕业后任职;如有进一步发展可能,再入所习同科之研究院,谓之专科一贯,学习互进。黄炎培认为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具有真才实学,与恃资格名位者完全不同。
(6)实施全面职业教育
①全面的职业教育指既要培养职业智能,又要培养职业道德与服务精神,既要学习科学知识,又要特别重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要联合训练;
②须绝对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但着重职业智能,而且要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培养的学生不能贫于能力,而富于欲望;重视谋职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区别于改良艺徒教育。
21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其教育思想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幼儿教育思想的特色
陈鹤琴重视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按照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去教养儿童。他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只有把握其特点,把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养好、教好,这就是他把幼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思想。他总结出儿童心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好动、好游戏、好奇、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别人称赞等。根据研究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主张把学龄前儿童分为四个时期:新生婴儿期、乳儿期、步儿期、幼儿期等。他认为家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影响是极大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认为生养过程与教育过程应相统一,寓教育于生活之中。他还提出《我们的主张》(即办幼稚园和幼稚园教育的十五条主张),总结出幼稚园教育的思想体系。
(2)活教育思想的特色
他主张“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活教育”的方法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活教育”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要求每个学生备一工作簿,在工作簿上编他自己的教材。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