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育目的
1什么是教育目的?在确定教育目的时应以什么为依据?
答:(1)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头脑中预先存在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
(2)确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依据,主要包括:
①物质生产水平。物质生产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能够提供给教育的物质条件以及个人受教育时间的多寡,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生产力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不仅是生产力的必要因素,而且是诸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文化知识、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共同构成的。人的智力要靠教育来开发,劳动技能、劳动经验和各种生产知识要靠教育来获得。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一代代地传递下去,也要靠教育才能做到。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
②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任何一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并受这种关系的制约。因此,一定的教育目的必定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教育与周围现实的关系,必定由一定条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决定。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众多教育目的中占有统治地位。
③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总是直接指向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受教育者的个体,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结果,教育目的制定者不能不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例如,在规定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要求时,不仅要根据社会对个人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必须把两个方面的要求统一起来。
教育目的作为总的指导思想,终究只是对教育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定,它的具体化还需通过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具体目标乃至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最后实现。因此,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是一个以总的教育目的为核心,以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各级各类课程目标、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具体内容构成的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但不论是哪一层次的教育目的,它都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概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要点。
答: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要点是:
(1)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
马克思深入地研究了分工和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生产分工只是在性别、体力、需要等基础上自发产生的自然分工。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了生产分工的需要,于是原始的自然分工变成了不同生产个体之间的分工,分工便带上了社会性质。这种社会分工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突出地表现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它造成了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对立,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资本主义的分工制度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达到了顶点,同时开始走向反面,因为大工业要求用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承担社会局部职能的个人。
(2)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涵义
①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马克思始终坚持在劳动发展史中来考察人的发展问题,认为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就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人的发展。正是在这意义上,他认为人类的生产劳动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性质以及个人发展的片面性、局限性。他把资本主义生产下的人的片面发展具体化为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又从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的新的经济条件出发,论证了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②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创造了人类才能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方面,而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因此,自由时间同劳动时间一样,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人的后天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的又一个广阔领域,马克思因此称其为“真正的自由王国”。
(3)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以下社会条件:
①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③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变换加速,从而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
马克思也论述了一般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他把大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把能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区别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
(4)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的教育问题作了深入的考察:
①考察了男女青少年参加现代生产劳动的可能性;
②考察了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和综合技术教育的实施而出现的各种新型学校;
③考察了当时制定的工厂法中有关使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相结合的条款。
马克思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已经在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未来教育的特征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试分析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
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曾就教育目的发表过见解。早期的教育目的一般都是由个人提出和倡导,尔后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到了近代,随着教育职能的日益显著和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对教育的管理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控制系统,并纳入到国家行政之中。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演变的过程如下:
(1)建国以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段话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第一次概括的表述。
(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肯定了这一教育目的,该文件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目的的第一次明确表述。此外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还正式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种提法对我国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文件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紧接着在同年11月的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4)在1982年的新宪法中,关于我国教育的目的是这样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我国教育应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并明确指出了这些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6)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一规定虽然是针对义务教育而言,但也具有教育目的的性质。
(7)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4如何理解和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答:(1)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
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这些不同的表述在总体上又是统一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①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从我国教育目的的各种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实际上是现阶段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只有德、智、体三个方面。人的精神结构中除了品德和智力两个方面,至少还应包括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应当包括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维度。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使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更是我国教育长期和根本的任务。但是,全面发展也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只能实现在一定历史阶段最大可能的全面发展。
②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我国的教育目的始终强调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是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或社会主义方向的人。在教育目的的阶级性上,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有其明显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宣扬超阶级的资产阶级教育目的,也不同于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剥夺绝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权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教育目的。社会主义的教育追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并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的可能。同时,它也根据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受教育者做到政治与业务素质的统一,德才兼备。
③追求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现代社会也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成员,从而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必须具有以前各社会阶段所没有的高度的民主特征。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在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般要求的同时,也必然激励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的充分发挥,从而寓一般于特殊之中,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目的内涵。
(2)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促进功能,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重视教育目的的落实。
①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教育目的实际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几个方面:
a.创造精神。创造精神即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世界,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独立分析和决策,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
b.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即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也包括直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以致用不仅是巩固知识学习的需要,更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参加适度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c.开放思维。即要改变单一的思维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特别要具有在国际视野中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d.崇高理想。创造精神和开放的胸怀只有与崇高的未来理想相结合才具有方向性。未来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创造精神和开放思想,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为国家、社会的美好前途奋斗的精神。
②正确处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教育目标还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规律来确立。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由一般到具体的实现过程,所以应当对不同学校的教育目标有正确的理解与界定。
b.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我国提倡的教育目的,可以理解为应当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几个方面的全面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育对象素质的全面发展又需要实现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所以正确处理诸育关系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至关重要。在诸育关系认识上,有两点至关重要,主要为:一是各育均有相对的独立性。应当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或领域的特点实施合乎规律的教育,有重点地完成整体教育目标,同时使德、智、体、美诸育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二是现实或真正的教育应是一体的。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所分工,但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兼有完成德、智、体、美诸育的任务,都应是德育兼智育、体育和美育工作者。只有这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
c.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一个具体要求。全面发展的一个维度是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是以个人合乎本性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或平面的发展,不同个体所处环境不同,具有的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也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所以,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
d.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在义务教育阶段,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使有特殊个性和才干的受教育者更有可能适应未来不同社会工作的需要,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各阶段的教育都直接具有职业定向的性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终究要在一定社会中生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必须为不同的社会岗位培养人才。如果不注意不同教育的性质和实际,一味片面强调划一的全面发展,反而会葬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