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了解情况的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在清真寺以外,将教民组织起来举办讲座?为什么要多次强调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发扬民族传统?为什么要这么郑重其事地讨论如何举办婚丧嫁娶活动,以及是否蓄大胡子、戴面纱这样的日常生活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目前新疆的宗教形势。正如前面笔记说到的,在“伊斯兰教”这个大概念下,有不同的派别,在维吾尔社会里有对伊斯兰教义接受、表现的程度、形式不尽相同的不同人群。根据《凤凰周刊》中《宗教极端保守思想危及新疆》一文援引新疆社科院学者的观点,伊斯兰教在新疆维吾尔本土化后,可细分为四种社会群体。第一种是最世俗化的“文化穆斯林”,主要由“体制内”人员构成,他们很少参加念经、封斋等宗教活动,一般不忌烟酒,但会遵守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第二种是“世俗穆斯林”,主要由农民、普通市民,以及一些年长、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构成。相比文化穆斯林,他们宗教活动的实践更多,如封斋、做礼拜,如果周五有时间,一定会去清真寺(每周五是穆斯林的“主麻日”,教民都去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但他们做这些只是怀着很朴素的信仰,一定程度是沿袭祖先的传统,除了斋月期间,其他时间都与常人无异,也不排斥烟酒。第三种是“保守穆斯林”。就是瓦哈比教派,也称伊斯兰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类似清教徒,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靡浪费,追求内心的安宁清修,平时严守戒律,但并不主张暴力,也没有政治诉求。第四种是“极端穆斯林”,也可以叫“政治穆斯林”,人数极少,由信奉瓦哈比教派的保守穆斯林人群发展而来,以宗教“改革派”为旗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都是由极端派发展来的。
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化穆斯林一直在维吾尔社会中占据主流,世俗穆斯林群体也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后,看到外面新鲜世界的维吾尔群众愿意追求世俗化的生活,宗教保守思想瓦哈比教派并没有太多市场。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伊斯兰向保守回归,瓦哈比教派的影响逐渐增大,由瓦哈比教派发展而来的宗教极端主义开始肆行乡野。他们以“宗教改革”的名义,打着宗教的旗号,以“净化伊斯兰”和做“虔诚穆斯林”为借口,排斥世代传承的民族风俗习惯,排斥传统服饰,要求年轻男子留大胡须,女子蒙面穿黑色罩袍;在结婚典礼上不允许唱歌、跳舞,办丧事不准戴孝、不准哭、不办“乃孜”;不承认国家颁发的证件,不到民政局办结婚证,而是只念“尼卡”(宗教对婚姻认可的一种仪式)结婚,念“三个塔拉克”(“塔拉克”意为“休妻”,男方对女方说一次表示两人“离婚”,不能生活在一起,以后如双方都同意可“复婚”;如果说三个“塔拉克”则没有“复婚”的可能了)离婚;妄断“阿拉力”(清真)、“哈拉木”(非清真),比如说政府办的双语学校是“哈拉木”,政府修的路是“哈拉木”,电视节目是“哈拉木”等,虔诚的穆斯林都不应接触这些东西。
因为极端主义打着“虔诚穆斯林”的旗号,很多群众为了表明自己的“虔诚”,并且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便跟着他们的主张走;还有一些年轻人,涉世未深,很容易被蛊惑。整个社会风俗慢慢变化,包括女人的服饰、男人的形象、举办婚丧嫁娶的仪式和手续等。然而,宗教极端主义者只是以此为幌子,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政治诉求。
一般的教民其实并不确切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教义。他们接受宗教知识、举行宗教仪式,除了从小的传统外,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人士那里接受教育。很多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讲了才能清楚,而不同的主张都有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对于宗教极端主义所主张的那些与民族传统相违背的说法,他们也彷徨犹豫,很多人遵守那些主张是被社会氛围所裹挟。这就是举办这些活动的初衷,请这些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认可拥护党的宗教政策的爱国宗教人士向教民宣讲,引导教民保持他们的优良传统,不走宗教极端主义的路,分清正常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在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基础上,把精力放在发家致富过日子上。这是一场与宗教极端主义的人心争夺战,直接关系到正常社会秩序的土壤和基础,任务很重大。今天的活动之后,我通过同事翻译采访了几位参加的年经人和中年人,他们的表述不一样,大意都是通过更权威、知识更渊博的伊玛目的讲座,很多问题更清楚、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