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取向研究(1950-20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源起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举一动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关注和质疑。在这些被关注和质疑的活动中,有一个焦点就是中国的对外援助,从中国对朝鲜、缅甸及非洲的具体援助活动到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指导原则,都是西方国家指责的目标。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攻击中国在非洲的援助活动助长了“腐败”,并将中国在非洲从事的援助活动与100多年前西方的殖民活动相提并论,称中国在“掠夺非洲”,是搞“新殖民主义”。除了对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活动的质疑,针对2010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水灾的人道主义援助,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罕见地高调批评中国的援助太少,呼吁“中国人应当承担起责任”,还有西方媒体把这件事情与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系起来,以突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这些使中国在对外援助上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对外援助政策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中挑战最严重的课题。

中国对外援助受质疑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原则。它与西方援助的“有条件”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援助在政治上强调民主、人权等所谓“良治”,在经济上强调市场化及开放。西方认为中国的这种“无条件”援助会挤压西方“有条件”援助的空间,特别是会抵消西方援助所取得的效果。同时,由于中国援助项目不强调环境标准,还会破坏受援国的环境。

(2)“尽力而为”的发展中国家援助原则。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国家实力大幅提高,很多西方国家开始质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德国、日本相继传出将停止对中国的政府援助,尤其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际舆论要求中国提高对外援助的呼声越来越多。

(3)优惠贷款的对外援助形式。西方的援助以“赠与”居多,而中国的对外援助则以优惠贷款居多,因此西方国家质疑中国的这种援助会使最不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从而降低西方援助的减贫效果,认为这有违“赤道原则”。

(4)以资源还贷款的“安哥拉”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中国贷款帮助受援国修建基础设施和建立生产性企业,而受援国以这些企业生产的资源性产品偿还贷款。西方企业认为中国的这种援助是在掠夺非洲的资源,与100年前西方的所作所为无异。

(5)中国援助带来的劳工和产品在挤垮非洲脆弱的产业和抢占就业机会。

归根结底,这些质疑几乎都与中国对外援助中与西方所不同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原则和形式有关,背后透露的是对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特征中价值取向的不解和非议,实质体现的是中外在对外援助政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对于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特征,西方国家的“实用主义”唯国家利益的“私利说”,忽视了“不干涉内政”的强大道德内涵、互利的“义利”本质及其所表现的中西方之间“道不同”的本质,与中国援助的明显效果和西方援助效果不佳的事实矛盾;而中国把“发展中国家”作为理论根基的“国家属性说”,仅仅体现了中国的物质(经济)特征,忽视了中国更本质的精神(文化)属性,与“发展中国家”所体现的“变”的特征及中国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兴经济体地位产生了矛盾。因此,这两种观点都无法准确说清楚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特征及成因,使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特征的现有解释理论面临挑战。这就要求从更深层次的、更能代表中国特性的因素入手,解释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特征这个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政策取向的中国性。

那么,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本质性特征是什么?它的核心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经历了哪些变迁?这些就是本书要回答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