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考点一 儿童的概念、特点及需要
(一)儿童的概念
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未成年人界定为未满18周岁的公民。
(二)儿童的特点
1.社会属性的特点
(1)童年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基础
(2)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2.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3.儿童成长发展的特点
(1)快速性
从出生到年满18岁,儿童的身体,包括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等都处于迅猛的成长过程中。
(2)阶段性
儿童从出生到18周岁,其成长阶段通常包括婴儿阶段(0~1岁)、幼儿阶段(2~3岁)、学前阶段(4~5岁)、学龄阶段(6~12岁)和青少年阶段(13~18岁)。不同阶段的儿童不仅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理发展特点,也有需要完成的共同的社会心理发展任务。
(3)顺序性
在儿童身体的快速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遵循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性。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也有顺序性。
(4)不均衡性
在迅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儿童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
(5)个体差异性
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在身心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于整体特征的个性化特点,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成长轨迹。
(6)分化与互补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特点。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多数情况下都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的特点。这种协调性能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有生理缺陷的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相反,能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
(三)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两个方面:
(1)生命存在的需要,即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包括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
(2)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和国籍。
2.发展的需要
(1)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满足其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求知欲。
(3)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适合儿童且安全的娱乐场所,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娱乐休闲态度、方式和行为提供教导和培养。
3.受保护的需要
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成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这些人为的伤害包括对儿童的虐待、忽视和剥削。儿童虐待包括针对儿童的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儿童忽视包括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对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儿童剥削主要包括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和让儿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剥削两大类型。
4.社会化需要
(1)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
(2)促使儿童的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够分清自我与非我二者的关系。
(3)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4)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培养社会角色,使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以及社会角色。
* 小试牛刀 彬彬今年8岁,正读小学二年级,父母均为打工人员,在3年前离婚,彬彬被判给母亲金女士抚养。目前,金女士对再婚持排斥态度,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彬彬身上,管教非常严厉,只要彬彬稍微有点淘气,金女士就打骂彬彬。最近,因为公司倒闭,金女士下岗了,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金女士既忧虑又急躁,对彬彬的打骂成为家常便饭。而彬彬的父亲一直拖延支付彬彬的抚养费用。现在,彬彬的学习成绩下滑得厉害,还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不喜欢与同学一起玩耍,动不动就与同学打架。彬彬的班主任老师找到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希望为彬彬提供服务。
问题:
1.儿童的需要主要有哪些?
2.上述案例中,彬彬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3.针对彬彬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案例解析】
1.儿童的需要主要包括:(1)生存的需要;(2)发展的需要;(3)受保护的需要;(4)社会化的需要。
2.在上述案例中,彬彬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情绪需要改善。母亲金女士的不良情绪传染给了彬彬,导致彬彬产生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还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不喜欢与同学一起玩耍,动不动就与同学打架。
(2)恶劣的亲子关系需要改善。金女士由于婚姻失败的消极影响,对彬彬寄予厚望,管教非常严格,失去工作后,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彬彬,危害了彬彬的人身安全,致使亲子关系恶劣。
(3)在学校的不良行为需要修正。彬彬在学校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与同学打架的不良行为都需要修正,应当培育其人际交往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4)拮据的家庭经济状况需要改善。彬彬的母亲最近下岗,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而父亲一直拖延支付彬彬的抚养费用,家庭经济比较拮据。
3.针对彬彬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
(1)对彬彬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彬彬的不良情绪,帮助彬彬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彬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2)帮助彬彬修正在校的不良行为。协助彬彬改正撒谎、不交作业以及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行为,帮助他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与同学的关系。
(3)与彬彬的母亲进行沟通。教导彬彬母亲应该学习家庭教育技能,让彬彬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彬彬造成的身心损害,帮助其改正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鼓励并协助彬彬的母亲找到新工作,在获得稳定收入之前,可适当争取经济援助。
(4)与彬彬的父亲取得联系,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为彬彬争取及时足额的抚养费用。
(5)教导彬彬学习相应的社交技巧,鼓励他主动与父母和同学进行交流。
(6)与彬彬的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请班主任老师理解彬彬的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争取班主任老师协助彬彬改正不良行为。
考点二 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儿童生存的问题
1.新生儿健康问题
2.儿童营养问题
3.儿童户籍问题
(二)儿童发展的问题
1.贫困的问题
贫困直接威胁到儿童的生存,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还对儿童发展意义重大的教育机会、信息资源等社会化资源有限制甚至剥夺的作用。
2.家庭监护问题
良好的家庭监护是儿童成长的基本保障。父母教养子女的能力,即亲职能力是家庭监护的核心组成部分。受到家庭监护状况影响的儿童主要包括: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父母双双服刑儿童、父母均为药物滥用者儿童、父母均为大病患者或残障者儿童、父母均已死亡儿童等。
3.儿童保护的问题
(1)儿童遭到遗弃的问题
(2)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3)儿童被性侵的问题
(4)儿童被忽视的问题
(5)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 小试牛刀 园园今年10岁,在园园的印象中,爸爸妈几乎每天都吵架,而且每次都会吵得很凶。3年前爸爸妈妈离婚了,园园与爸爸一起生活,妈妈在婚后生活在另外一个城市。爸爸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得了肺癌,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园园的性格很古怪,平时与同学们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动手打伤同学,因此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老师在组织班集体活动时也总是把他排除在外,担心他会伤害到其他同学。园园的爸爸平时工作较忙,没有时间来关心和照顾他,通常是早上将他送到学校后就去上班,在园园放学后由爸爸的助理来接他,然后送到爷爷奶奶家中。因为没有妈妈在身边,爷爷奶奶觉得园园特别可怜,所以格外宠他,什么事情都依着他,使得园园成了家中的小霸王,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的意,就会大发脾气,家里有很多东西都是园园在发脾气时摔破的。
问题:
1.园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如果园园的爸爸来向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你求助,你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案例解析】
1.园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园园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吵架并且最终离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园园,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使得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2)家庭中的变故,以及爸爸患了重病也许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的想法,让园园感觉生活对于自己很不公平,使他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仇视的心理,所以他会做一些伤害别人或者破坏物品的事,来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
(3)由于爸爸工作较忙,对于园园的关心和照顾少,而爷爷奶奶对于园园又是一味纵容,这样的不良教育方式使园园形成了古怪的性格。
(4)在学校中,同学们不予理睬以及老师将他标签为偏差学生的行为,对于园园的影响也非常大,更加加重了园园的不良行为。
2.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利用园园感兴趣的东西来接近他,与之建立信任的关系,对园园做心理辅导。
(2)通过对园园日常行为的观察,将他每天的行为做记录,并向园园的爸爸反映,教授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父子间的沟通,让园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来自爸爸的爱。
(3)与园园的爷爷奶奶沟通,指出他们对园园纵容的后果,希望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对园园进行关爱。
(4)在假期帮园园联系托管班,教授园园与人沟通的技巧,让园园能够融入集体中,与同龄的孩子友好相处;并且与托管班的老师沟通,请老师多多帮助并且鼓励园园,让园园有被重视的感觉。
(5)与园园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请他们理解和关心园园,并且同老师共同商讨对园园的正确的引导方法。
考点三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以及实务原则
(一)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
1.微观层面:根据儿童个体本身的需要而开展的个案辅导工作
2.中观层面:指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儿童家庭或有相同问题同伴开展的小组工作;
3.宏观层面: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或针对政策改变开展的调查研究、宣传倡导等社会工作。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的过程中需要将儿童权利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以儿童为中心,以满足儿童需要、促儿童权利的实现为最高指导原则。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五)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1.儿童中心原则
儿童社会工作必须围绕儿童来开展,这个原则决定了在任何环境中儿童社会工作者都要倡导和遵循儿童优先的理念。
2.服务个别化原则
儿童社会工作者要将每一个儿童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个儿童的独特性,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实现儿童健康发展的服务目标。
3.儿童发展原则
永远都要将促进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家庭关系作为服务目标。
4.儿童参与原则
必须在所有的儿童服务过程中随时鼓励儿童参与到服务的过程之中,通过体验参与同伴、参与家庭和参与社会,学习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实现儿童的自我成长。
* 小试牛刀 果果今年7岁,她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了,后来被当地的福利院收留。在福利院中有很多与果果类似遭遇的小朋友,他们都生活得很好,唯独果果闷闷不乐,还非常任性和固执,只要是她认定要得到的东西就必须得到,否则就会大哭大闹,平时也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看着天空发呆,还很怕见到陌生人,每当有陌生人出现在福利院中,果果总是躲得远远的,如果有人想接近她,她就会大哭。
问题:
1.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什么特点?
2.果果所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针对果果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案例解析】
1.儿童社会工作有以下四项特点:
(1)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的过程中需要将儿童权利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以儿童为中心,以满足儿童需要、促儿童权利的实现为最高指导原则。
(2)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2.果果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
(2)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爱。
(3)性格任性、固执,这对她以后的社会化非常不利,影响她正常的成长发展。
3.针对果果所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如下介入策略:
(1)通过教育、游戏活动等手段,培养果果积极参与、乐观向上的精神。
(2)依据果果现在的情况,为了改变她任性、固执的性格,可以考虑家庭寄养的方式,让她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爱。在寄养之前,应尽量向原生家庭及相关知情人员了解果果的基本情况,协助寄养家庭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帮助果果减轻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家庭生活。
(3)整合社会资源,为果果提供及时地医疗救治,关注她的病情发展,为她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