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教、学者学的策略——温故知新
《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体现了孔子对读书学习的一种态度,即学习是一件乐事。
孔子还进一步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发现、新体会,就可以为师了。可见,“温故而知新”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是为师教学的重要条件。
不过,“温故而知新”也算是一种学习方法,它表明了孔子对待传统、知识的态度,更深刻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这样的阐述既体现了孔子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尊重,也表明他有着重要的创造与革新精神。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依旧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朱熹对孔子的这个教育观点作了这样的解读:“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也就是说,为师者要通过学习“旧闻”不断获得“新知”,但这个“新知”不仅限于“知”(知识)的层面,还应该有所拔升。如果仅限于“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或他人所讲的知识,到时再复讲给学生,而不能对学问融会贯通),就像古老的《学记》所指出的,“不足以为人师”(是没有资格做老师的)。可见,“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
◎ 温故知新
在这个基础上,朱熹还对“温故而知新”有进一步的发挥:“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在朱熹看来,“故”是“新”的基础,“新”则是“故”的发展;“时习”体现了“故”与“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有相互转化之意。只有“时习”,才能让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不断转化、提升,并且应用于多方面(甚至无穷多)。只是机械、重复识记“旧闻”而不能提升层级获取“新知”的人是不可以做老师的。所以,朱熹才更加严肃地指出:“温故又要知新。惟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夫欲使人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他认为,教人者要先受教育,教师必须要有丰富、正确的知识,甚至是高深的造诣,只有自己明白了才能教学生明白。他还说:“习教事者,温故而知新。”教师要能温故知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教学时也要“持之有故”,既不能华而不实,也不能守旧不放。
想想看,我们自己是不是符合这个“温故而知新”的标准呢?如符合,自然可以为人师;若不符,则需要加强学习、实践,不断改进、提升。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有所体悟,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断有新的收获,就能达到“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你以前的事,你就能推测预知未来)的境界。如此循环往复,也就真正把“温故而知新”这条教学规律了然于心了。
由此看来,“温故而知新”既是师者教也是学者学的一种策略。教师不仅自身要好好实践,更要把这个策略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