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论述——启发诱导
教育并不是教育者单方面的工作,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被教育者的主体性相结合,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就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词语“启发”和成语“举一反三”就由此而来。对孔子的这个观点,朱熹也进一步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意思是,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努力思考,在学生就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一时还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予以启发;在学生对某个问题已经思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不出的时候给予开导。如果教师已就学生有所疑惑的最关键一点予以启发了,却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类比和推理,那就不要再按照之前的教法再告诉他怎么做了,即不再重复之前的“老路”,而是应该换一种方法去继续启发他,并不是放弃不教了。
在孔子看来,教育者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后者就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当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就具备了主动性与创造精神,教育者此时只需轻轻一点,学生自然茅塞顿开。可见,教育永远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智慧的开发。
孔子还提出,只有先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适时施教,使教学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与心理准备条件,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育者要做“不失人,亦不失言”的智者,不要学生还没问自己就先说了,否则就是急躁;也不要学生问了却故意不提,那就是隐瞒;当然更不能不看人脸色就随便开口。
教师教育学生,也该学会“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状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得出结论,让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
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启发的发力点要有所不同。
对于脑子比较灵活的学生,教师只要轻轻一点拨就够了,多说无益,但教师也要提醒学生脚踏实地,不能心浮气躁,不能心高气傲。
对于一般的学生,教师需适当点拨,带动其思维加速奔跑,但也要提醒这样的学生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甘于平凡,而是要尽全力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好。
至于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格外注意其优势,但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其弱势,让学生在发扬长处的同时,弥补短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通过努力追上其他同学。
孔子去世十年后,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诞生。在教育方面,他也有类似启发诱导的观点——“问答法”或“精神助产术”,即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通过不断提问去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遵循的规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被后世的教学法和今天的心理咨询技术所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