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有效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是从古至今公认的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之一,也是被证明真实有效的教育原则与方法。但因材施教并不是孔子直接提出来的,而是朱熹将孔子的教学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在得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结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因材施教,他成功地把这种教育原则与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子路过来请教说:“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想了想,才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一听到就立刻去做呢?”子路听了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他刚走,又一位学生冉有走了进来,同样请教孔子:“先生,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我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说:“去吧,立刻去做,不要迟疑。”冉有听完也走了。
一直在一旁侍奉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便问孔子:“先生,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却是相反的呢?”孔子笑着说:“这两个人的秉性完全不同,冉有性格懦弱,一遇到事情就犹豫不决,习惯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要果断,要自信向前。可是子路却是逞强好胜的性格,做事鲁莽,办事不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应该谨慎,不要立即就行动。”
这便是因材施教的最好范例,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提醒和教导,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孔子平时很注意观察学生,他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了如指掌。比如,在他看来,“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也就是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这是每位学生的性格缺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则是每位学生的品格优点,即仲由果敢决断,端木赐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
另外,孔子认为学生在智力方面也存在差异,他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具有中等以下才智的人,不能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孔子还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或者说是难以改变的。可见,针对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孔子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孔子还能准确判断学生在哪些方面有专长,并根据其专长来培养。虽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虽然同样都跟着孔子学习课程,但是“术业有专攻”,所以孔子的弟子,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比如仲由,可以负责有千辆兵车国家的兵役与军政工作),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比如冉求,可以做千户大邑的县长,也可以做有百辆兵车封地的总管),还有的则“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比如公西赤,可以穿着朝服立于朝廷之中,负责接待来访宾客)。弟子们各有所长,在孔门四科中,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佳;宰我、子贡擅长言语;冉有、季路长于政治;子游、子夏精通文献学术。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注意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发现他们在资质、性格、才能以及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注意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进行针对性教育;另一方面是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引导其发展。后来,“亚圣”孟子、北宋理学家张载、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等都对因材施教思想有所继承与发展。
古代教育家认为学生存在个性差异,自然禀赋并非一致,所以教学方法理应因人而异,这对今天的教育多有启迪。
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如果用同一种方式教育,势必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消化不良”的情况。虽然从整体教学进度来看,教师需要保证课程进度不拖沓,但同时也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学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用上因材施教这个法宝。
班里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领悟能力强的、领悟能力一般的、领悟能力差的,针对三种不同类别的学生,教师就要好好分配讲课内容。在保证领悟能力一般的学生能接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进阶的内容,让领悟能力强的学生也能获取更多知识,同时也要有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的解析,以保证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不会被落下。
不仅在课堂上如此,课下教师也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表达不一样的关心,可以给领悟能力强的学生一些拓展性的提示,提醒一般的学生好好吃透老师讲的内容,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最好再给他们详细地将课堂知识讲解一下。
除了课堂学习,学生往往有其他方面的优势,教师要勤于观察,多注意挖掘学生的长处,提醒或帮助他们弥补短处。不管怎样,重点都是要让每个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挥,哪怕某个学生只是劳动做得好,也要肯定他的表现,让他产生上进心,健康积极地成长,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总之,教师不要按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去开展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进、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