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然的人
“人”字的问题不好解决,人本身的问题更难解决。世界著名的三大哲学疑问就是关于人的,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提出来千年,追寻了千年,至今无法完美解答。
如果换一个方式看问题,即把人放到自然界里,既不是超然界外的人,也不是界内的主宰者,只是自然界万物的一分子,事情可能会好办得多。
人类的起源,西方的说法是上帝某天早上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亚当、夏娃就成了人类的始祖。我国的传说是女娲抟土造人。后来的神学基本上沿这一路子,炮制出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神奇故事。这些故事把人的身份抬得很高,是天之骄子,当然就与其他动物拉开了距离,人是自然界的主宰顺理成章。
然而到了1831年的晚秋,一位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学生,以博物学家的身份,登上了英国海军的“小猎犬号”舰艇,开始了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所有船上的人都没有想到,一个改变世界人类来源的观念正在悄然孕育。
这次航行比较漫长。舰艇先到达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然后跨过太平洋到达大洋洲,再经印度洋到达南非,之后绕过好望角经大西洋返回巴西,于1836年的10月2日回到英国。从出发时算起,整整用了五年。
五年的风浪颠簸,达尔文眼界大开。因为一路上他见到了闻所未闻的动植物,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他的观念受到了强烈震撼,一个大胆的念头浮上脑际:我们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天就造出来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而来的。
光有念头不行,还要有具体的“证据”。此后的数十年里,他一直为这个目标而奔忙。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物种起源》在当时是一本惊世骇俗的论著,指出人类是从其他动物演化而来的。这个演化的过程,就是动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自然选择,进化发展。
现在谈论“进化论”,大家都觉得平常、自然。但在“进化论”刚诞生的年代,可就不是那么平常平静了。宗教狂热之士的攻击在预料之中,达尔文选择了两条路:一条是不进行任何理论方面的争论,另一条是不与宗教人士进行任何辩论,而是安下心来,继续寻找进化的证据,充实丰富进化论学说。他几乎用毕生的精力来做这件事,出版了有关进化论的多本著作。这些皇皇巨著,最终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
进化论改变了科学界的观念,也改变了科学家和普通人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生物学、人类学,就有理由对“人”进行重新界定。
人,是从类人猿进化来的,与猿猴有远祖关系。
人,会制造工具,用工具进行有意识的劳动,并掌握相当高的劳动技巧,因此有别于其他动物,是自然界的高级动物。
人,有语言交际能力,并产生思想和精神需求,通过精神创造宗教信仰。
人,可组成较为复杂的社会组织,通过团体或机构的形式,达成相互支持、协作、谅解等,来提升团体的地位。
人,可通过婚姻关系建立家庭、家族等血缘联系,进而形成相对固定的伦理关系,维护家庭、家族的延续。
这些定义还不够严谨,于是就用生物学来界定。
人的中文学名是智人,拉丁学名是Homo sapiens,意思是“有智慧的人”。
再下来就更专业了:
别称:人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灵长目。
亚目:类人猿亚目。
科:人科。
亚科:人亚科。
属:人属。
种:智人种。
分布区域:全球。
认识这些生物学定义非常重要,它告诫我们:抛开其他因素,人跟其他动物没有多少区别,动物会生病,人也会生病,有些病还会互相感染,许多致命性疾病还是动物传染的,因此人除了珍爱自己,也要珍爱动物;再就是分布于全球范围内的人,除了肤色、身高、语言和风俗习惯不同之外,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之所以成为人,不仅仅是生物进化的功劳,还有人在进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制造工具为例,许多聪明的黑猩猩也会制造简单的工具,但却不会继承和传递,更不会总结提高。再如从猿人进化到早期智人,先是能够从自然界取火,但来源极不稳定,于是经过总结,“发明”了制造火的方式方法,逐步摆脱了对自然火的依赖。
这充分说明,仅制造工具、掌握劳动技能是不够的,还得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才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真正原因。反过来说明,进化是一个极其缓慢和漫长的过程,以个体生命的周期来看,几乎看不出任何变化,有时甚至还会看到倒退。这并不是说进化已经停止,而是原地踏步,或者说是小幅震荡。
在人的身上看不到明显的进化过程,但我们可以从与人有关的物种上看到进化的痕迹。比如,感染人体的许多病菌、病毒,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生速度惊人的变异,变得让人更难防疫,更难治疗。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进化是始终存在的,进化为今天的人,并不是进化的终点,而是在进化的路上。如果进化为人的人,不顺应进化的进程,不主动适应进化,难说有一天会被进化为更高等的其他动物所取代。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人,同样要遵循这个铁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