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造物的文化与艺术
一 造物的文化
从石器开始,人类就一直不断地在造物,为生命的生存为生活而制造一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专业研究中,把这种人工造物的世界指称作“人工界”,又称之为“第二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首先是自然界,随着人造物的增加,从器物到建筑,从工具到用具、武器,衣、食、住、行、用各种物品,形成了一个相异于自然的人造物的世界。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他一方面置身于自然之中,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然,又建造着另一个不同的“自然界”。在这种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造物活动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和最伟大的活动,也是最根本最关键的生存活动。
这里,所谓造物,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它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造物活动是指人类造物的劳动过程、方式及其意义。在造物的大千世界中,工艺美术或者说艺术设计的产品,属于艺术质的造物,它以其独特的审美和艺术性而区别于一般的造物。
造物与自然物的本质区别是其“人工性”,人工性也就是人的文化性。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从人工科学的角度认为人造物的基本特征是:1﹒人工物是经由人综合而成的;2﹒人工物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某一方面或许多方面的本质特征。3﹒人工物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4﹒在讨论人工物时,尤其是设计人工物时,人们经常不仅着眼于描述性,也着眼于规范性。[12]这即是说,人造物的本质特征是人工性及其人所赋予的目的性和价值。
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出发,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造物活动,创建了一个人造物的世界。这个被誉为“第二自然界”的造物世界,不是一个无生命的物的世界,而是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人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人造物的目的、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不是以造物为终点的,而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造物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作为一个手段而存在。
造物是文化的产物,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并因为它的发生才确证着文化的生成。二是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物质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的世界。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造物。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约瑟夫·莱昂所指出的那样,人作为文化的动物,在从动物转变到人类这一点上,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通过工具、火和语言的使用以及他的艺术显示出来的。造物构成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原来与动物一样,生活在大自然所提供的生态环境中,并屈从于环境及自身生物体的需要。但是,人在自己的生存过程中学会了造物,并用造物这一利器划开了与动物间的界限,踏上了文化的道路。这就是说当人开始以人的姿态从事造物即制造工具时,文化就产生了。石器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品物。从石器开始,人类的文化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际上是一部造物文化史。
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类以造物的方式为人自身服务的同时也确证着人的文化性存在。恩斯特·卡西尔曾写道:“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13]造物活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劳动,它充分体现了人类劳动的伟大意义和价值,也使劳动成为文化性的劳动。
文化以及文化的创造,使人能够以自身的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发展变化的人造环境,使人类生活中受自然支配的因素越来越少,受文化支配的成分越来越多。生活的基本资料、语言、传播、技术、资本、住房、食物、衣服、装饰品,以及日常生活过程、劳动、分工、交换、旅游、艺术或宗教、社会阶层、政治组织,乃至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都为文化所规定所塑造。因此,人与文化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文化造就人。
文化成了人的本质属性之一。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学研究者为文化作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和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4]苏联学者卡冈则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范围,即包括社会的人的能动性形式的全部丰富性。”[15]在卡冈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比较重视物质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人类活动的一切产物都是文化的产物。
美国人类学家弗朗兹·博阿兹曾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包括食物的获取,保存、加工、房屋、衣服、制造工艺的过程、物产、运输法等。
2﹒社会关系,包括一般经济状态,财产权、战争、和平时的部落关系,部落内的个人地位、部落、氏族、家庭组织、通信形态、性别和年龄上的个人关系。
3﹒艺术、宗教、伦理方面,包括装饰、绘画、雕刻、歌谣故事、舞蹈,对超自然状态、神圣存在状态的态度及行动等。
文化包含着不同的方面,对文化的解释亦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论角度如何,谁都承认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形态,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人类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物质文化。在造物的大千世界中,工艺美术或者说艺术设计的产品,属于艺术质的造物,而不同于一般的造物。作为艺术质造物的工艺文化,是人类用艺术方式造物的文化,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和文化的累积性、承传性和深刻性而成为人类物质文化的代表。
在文化学研究中,文化学者曾将世界古代文明之一的埃及文明的构成归结为24种文化要素,即:炼丹术、黄金、珠玉、镶嵌术、铜器和铜制品,宝石饰物、石器打磨术、细石器、釉陶、无釉陶器、釉、船舶、石造建筑、石器、铅、银、槌、矛、机织、太阳之子的观念、不死的观念、木乃伊、雕刻、太阳历、天界说、太阳崇拜,这24种文化要素多数是造物并与工艺有关,正是这些用自然材料创造的从石器到金银饰物的造物所形成的工艺文化形态,构成了埃及文化的主体(图1—27),中国、印度等古代文明也是如此。
工艺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主要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标志,人们通过历史遗留的这些工艺文化品来确证已逝去的文化形态。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说:“一个文化界说为与同样的房屋和具有同样葬仪的埋葬一起重复出现的一组器物。器具、武器、饰物、房屋、葬礼和仪式中所用物品的人工性的特征,我们可以假定是把一个民族团结起来的、共同社会习俗的具体表现。”[16]工艺造物在考古研究和文化研究中,成为文化的标志物,是文化类型的标本。人们通过调查、发掘,发现各种类型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装饰品等的组合共存关系,从这种共存关系中确定其文化构成,探究其发展的范围和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了解其社会生产方式、经济组织形态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工艺的造物文化,以其他文化形态和人类活动的其他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完整性准确地表征着历史的文明和文化形态。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工艺文化被历史性地赋予了文化代表者的角色,它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的文化创造者的智慧和文化成就,它本身的文化包容性和巨大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含量,是它成为人类文明活化石的根本所在。
二 造物与艺术
产品设计作为造物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与一般造物如生产钢材、砖瓦等不同的是以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使其产品既具有实用的功能,又具有美的形态和审美价值。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特殊形态的文化。
在社会文化的整个结构中,艺术受其他文化的影响与整合而成为艺术文化。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卡冈以“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为题对艺术进行了文化学方面的研究,卡冈认为,艺术文化从文化形态上是不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由此,他将整个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三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从自然向文化的转化,包括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精神文化指由精神生产创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两者是互为的。而艺术文化则是这两种文化有机互融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物质完整性导致了:定形于艺术活动周围的艺术文化不能纳入精神文化的界限内,它在文化的空间中既区别于精神文化,又区别于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这就是说,艺术文化的内部结构具有特殊性,既区别于精神文化的结构,又区别于物质文化的结构,因为它由艺术活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17]卡冈对艺术文化特征的分析,按照我们的理解,正好是对艺术设计或者说是对艺术质造物的工艺美术本质特征的一种分析。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在严格意义说既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也不是精神文化的生产,而是卡冈所谓的艺术文化生产,这种生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处于精神文化的纯艺术与生活文化之间。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实际上可以统称为工艺艺术文化,它是处于纯艺术的精神文化和一般造物的物质文化之间的艺术文化。
工艺艺术文化的中心环节是艺术。如果没有艺术,这种文化便会类同于其他文化而失去存在的意义,但如果这种艺术纯精神化,即不以物质或产品的形态出现,那么同样会无意义。在艺术质的造物中,艺术因素是一种本质的要素,它的存在实际上使这种造物更具文化的意义和深刻性,这不仅因为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更因为艺术是文化以更深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
作为艺术文化,其艺术是由设计表征的。造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设计的过程,从本质上看,人类在200万年前最初打制的石器,就已经是设计的产物,当然,这种所谓的设计,还处于十分朦胧的状态,即还不是一种自觉的产物;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努力,当人有意识地对石器进行第二步加工,特别是把这种第二步加工看作是必需的一步时,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存在而存在了,当设计的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将会导致石器一类的工具种类进一步增多、器形发生变化、功能性增强、样式亦趋于美化。
[1]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表明,元谋人化石的年代应不早于距今73万年,可能为距今50~60万年。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中国文物报》,1998 04 15,第三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8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42页。
[6]参见葛治功:《溧水神仙洞发现的一万年前陶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0年年会论文选》,考古分册。
[7]参见《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载《考古学报》,1963(1);《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载《文物》,1976(12)。
[8]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9]参见[美]托马斯·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8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0][11]山口正城、冢田敢:《设计基础》,载《设计》,1981。
[12]参见[美]赫伯特·西蒙:《人工科学》,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8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4][英]泰勒:《文化之定义》,见《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理论》,118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5][苏]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185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16]转引自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7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7][苏]卡冈:《美学与系统方法》,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