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劳动力的流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部门的改革和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的退出,使得城市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劳动力的流动以产业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为特征。一方面,非国有经济部门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不仅吸收了大量从农村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而且也为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职工从原来的行业转移到服务行业或者其他的工业行业。但是,这两部分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度较高的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另一方面,国有部门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的市场化也使得沉淀在这一部门的劳动力重新就业的机会成本大为降低。进入21世纪,国有部门释放的劳动力基本得到安置。伴随着产业的地理集聚,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越来越替代早期的所有制之间的流动而成为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制造业向东部和沿海城市集聚已经被国内许多文献研究证实(文玫,2004;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范剑勇,2004;吴学花和杨蕙馨,2004)。本文以某一地区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员比例(remp_nation)作为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指标,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作出2005年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四分位图。如图1所示,制造业基本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各大城市,中部地区也有少数城市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
图1 2005年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四分位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和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而来。
与此相对应的是,大量的劳动力主要是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移动。《2009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常住户外出劳动力达到11182万人,其中将近71%流向东部地区。已有的文献也支持了这一劳动力地区流动的特征,发现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选择集聚效应大的大中型城市,而且大多进入制造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范剑勇等,2004;钟笑寒,2006;蔡昉等,2009)。上述资料表明产业集聚的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向产业集聚地区的流动。但已有文献并没有给出两者明确的因果关系。从劳动力工作搜寻的角度讲,产业集聚地区有更高的就业概率,因而倾向于向这一地区流动(Duranton and Puga,2004)。而从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的角度来讲,产业集聚的发展不仅需要人口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支持(Krugman,1991),而且需要相适应的劳动力。Dumais, Ellison和Glaeser(2002)在解释美国制造业集聚度的稳定性时就发现,新企业在选址时除了考虑潜在的中间品供应商和市场容量之外,更多地注意当地劳动力的匹配性(suitability)。范剑勇等(2004)认为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反馈机制,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其他地区劳动力的流入,而其他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集聚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本文已在理论部分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和工资互动之间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同一行业内部或相似行业之间由于相同的劳动力需求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劳动力流动性越高,工资互动越容易发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产业集聚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共享促进了同一行业不同地区之间工资互动的发生。
目前关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文献大多集中于对制造业集聚的度量和集聚特征的探讨(吴学花和杨蕙馨,2004;刘春霞,2006;王业强和魏后凯,2006),或者分析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等的影响(范剑勇,2006;范剑勇和石灵云,2009),对产业集聚和工资的研究非常少,只有闫逢柱和乔娟(2010)的研究以2001—2008年两位数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具体行业的地理集聚对工资变化的影响。对国内产业集聚和工资互动的实证研究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的贡献如下:(1)在数据上更加细致,将30万家企业数据加总为地级市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并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2)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制造业分布和地区工资分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构造空间相邻矩阵和空间经济距离矩阵,选择合理的空间计量模型来探索地理因素和地区间制造业集聚程度的相似对工资互动的影响。(3)进一步细分制造业,利用空间GINI系数选择集聚程度地理特征不同的两个行业进行对比,说明集聚程度不均衡对产业集聚外部性以及地区间工资互动的影响。
接下来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节将简要评述产业集聚对工资影响的相关文献,并提出假说。第三节在描述指标构造和数据统计特征的同时,利用空间计量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制造业集聚和地区制造业工资分布的特征。第四节利用2005—2007年加总的制造业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地理因素和地区间制造业比例的相似性对工资互动的影响。第五节将以2007年制造业数据为研究对象,将制造业数据细分为两位数行业,选择空间集聚程度不同的两个行业进行对比,探讨集聚程度的不均衡与集聚的外部性及工资的空间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