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以我的看法,目前国内的原创性管理类书籍应该主要来自两个人群:一个是有学院背景的管理研究者群体;另一个是从事企业管理咨询或管理培训的职业顾问群体。也有在企业内部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经理人撰写的管理书籍,但是相对于前面两个群体,数量还是偏少。
一个人从事一件工作久了,未必就是专家,比如,大部分人写了一辈子的字,也不能成为书法家,关键是要看这个人对事情的精神投入度及自身悟性,或者说,“行不著、习不察”的做事者,资历再深也很难成为专家,而能知行一体地进行深度思考的做事者才有可能真有所得、真有所悟。幸运的是,我发现黄娜女士就是一个能够做深度思考和总结的实干者。
于是我鼓励黄娜写一本关于生产经理方面的书,把自己一个年轻职业经理人比较成功的职业生涯中对专业工作的所得所悟都写出来,分享给更多的人。一开始她是犹豫的,一是本职工作比较繁忙,余暇不多;二是从来没有写过书,心里打鼓。也不断鼓励她,认为恰恰是她的这种经历与处境,能给处境类似的同业者以更无阻隔、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仿佛邻家之言的阅读体验和启发,于是她终于下定决心。
这个一边在工作上管理着全国各地的七八个制造基地,一边在生活上每日陪女儿做作业、做阅读、做运动的“虎妈”式经理人的办事效率是惊人的,仅仅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18万字的写作任务,此举令人赞叹。
读完书稿之后,我有几点感触比较深的看法与大家分享,或有助于读者朋友们对这本书的阅读。
第一,本书是从生产经理为更好胜任本职工作,应该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方法、技能及经验的角度架构铺开的。
第二,本书架构层次比较清晰,分别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大维度展开,每一维度下面的章节分离、业务分离也非常清晰且有聚焦,主要围绕生产主要环节的核心业务运作、管控模式及经验分享展开。
第三,场景化、实操化的表述风格朴素而实用,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仿佛作者坐在一个圆桌的旁边与同桌的人娓娓交谈。
第四,案例全部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有别于一般管理著作多是从各种途径得到的间接案例。
王春强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