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未来银行之路
第三次银行革命与传统银行的角色边缘化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伴随着这样的宣言,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新金融主体在移动支付领域不断攻城略地,中国传统银行的头顶似乎笼罩着一层阴云。但事实上,银行从来不缺乏变革。一部银行史,就是一部变革史。
作为直接促进因素,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制度与监管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不断推动着银行史的巨轮轰然前行。在“真实票据”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资产结构理论、全能银行等经营理论的推动下,银行不断扩大着业务视野,现代公司制度、科学管理制度、总分行制度、事业部制度则不断将银行的组织管理与时代相对接。而随着银行体系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及经济危机的不请自来,央行应运而生,银行发展的制度属性被高度强化。大萧条以来的分业经营、利率管制、存款保险、跨州经营限制重塑着美国银行业。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的颁布,金融自由化浪潮重新席卷世界。不过,金融自由化在8年后又将美国推向另一次危机。而在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银行业逐步脱离行政序列,成为市场化运作的体系。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迈入了新纪元。与此同时,科技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也悄然改变着世界银行业。20世纪50年代的磁条技术催生了信用卡;60年代的计算机、通信、机电一体化技术产生了银行自动柜员机(ATM机);而70年代的集中清算和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信用打分、客户评估、自动转账服务,则与数据库、存储器技术密不可分;80年代的网上银行、数据集中、金融市场高频交易,又与大型计算机、远程通信、数据库分析、互联网、图像处理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关。而在中国国内,中国银行业的电子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经历了柜面业务操作电脑化、跨区域联网汇兑、电子银行体系建立、管理信息化、数据大集中、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开发等历史阶段。
从相关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银行变革脉动的频率,但是我们回顾变革的历史,并不是要反驳马云的观点,而是要更深入地理解马云话语中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伴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兴金融主体的崛起,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一场悄然的革命。
一是传统的银行客户“二八”定律被颠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长尾市场开始具有经济可行性,银行的客户体系正从核心客户体系扩展到全量客户体系,客户体验、普惠精神成为银行经营的新理念、新内涵。二是生态竞争将代替全能银行竞争。生态,既是银行最大化整合内外部资源,融合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向客户提供一揽子、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形式,也是不同生态集团相互竞争的方式,生态内的分工协作,是最大化外部竞争能力的手段。生态竞争将重塑银行业的结构,在“赢者通吃”逻辑推动下,不同银行在生态职能上将分化重组,个别银行将成长为生态的组织者,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另一些银行将根据比较优势,功能退化为某一领域资源和服务的供给者。三是科技从中后台走向银行的前台和核心领域。在线上线下界限日益模糊的背景下,O2O(线上到线下)平台成为银行经营的主要形态,科技成为银行经营的前台。不仅如此,科技还改变了银行的风控模式和能力,大数据风控和人工智能成为银行能力的内核。
相对于中国银行业原有的逻辑体系,这是一套新的金融逻辑。但与过去不一样的是,在本次变革中,科技已经不再是作为单一工具和手段的角色,而是与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相融合,全方位地重塑着银行业。如果把现代经营理论的完善、现代公司体系的建立作为银行的第一次革命,把国家对银行的监管及其不断完善看作是银行的第二次革命,那么,银行发展的科技化、科技公司化无疑是银行的第三次革命。
在这样一个革命式的行业变局中,银行个体的命运注定会被改变。在未来的行业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是那些掌控了公共服务平台并构建起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服务体系的科技化金融机构。它们掌控了客户、资金、数据等战略资源,它们行动迅速、产品迭代创新能力强,它们在大力发展零售尤其是普惠金融的基础上,不断向传统批发领域渗透或巩固自身在传统批发领域的优势。由于这些机构建立在互联网的逻辑上,因此这些机构对行业的垄断性和掌控力可能要远大于当前国有大型银行的影响力。互联网在标准化服务方面的低成本特征以及“赢者通吃”原则,让这些金融机构大大压缩了其他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在科技金融机构的蚕食下,传统大型银行逐步丧失了独占客户、数据的优势,面临着自身职能退化、在行业大生态体系中逐步被边缘化的危险。而大量的中小传统机构则必须通过特色化战略来求得生存空间。
这样看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宣言,尽管有其具体的语境,但其背后却隐匿着行业深度变革的宏观背景。
未来银行与未来之路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这引发了有关“未来银行”的讨论。不过,我们讨论“未来银行”必须对未来的时间跨度进行界定,因为过于遥远的未来,对于当前银行的战略与抉择并无现实意义。但过于短的时间跨度,也不具有战略研究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未来银行图景的讨论,必须在相同的时间框架内,否则就容易陷入众说纷纭的困扰。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规划,往往是3~5年一个周期。对于更遥远的未来,中国银行业很少愿意去思考,其原因就在于,几十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变革,尽管是深远的,但趋势却是平滑和外推的。只有在历史的转折期,银行史的拓展存在断裂时才存在遥望远方的必要。但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中国银行业的历史正处在这一特殊的历程中。基于此,我们将本书讨论的未来银行界定在未来10年或者再稍长一点的跨度里。
在这样的一个未来时段里,银行会是什么样的呢?中国银行业应该向什么方向转型呢?市面上有关的讨论其实很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从业务转型角度解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大零售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是中国银行业的转型方向。这类观点着眼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以及经济模式的转换对银行业务的影响,认为包括小微企业业务、资管业务在内的大零售业务以及以支付、结算、贸易融资为主要内容的交易银行业务是传统银行的转型方向。第二种从金融科技应用角度解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大数据银行、智能银行、数字化银行是未来银行的基本形态。这类观点高度关注金融科技对未来银行的影响,认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科技将重塑未来银行业的形态。第三种从经营模式角度解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轻型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转型方向。这类观点更加重视利率市场化、强监管以及强资本约束的影响,认为控制资产负债规模与缩表、非利息收入的增长以及轻资本消耗的经营模式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的方向。第四种从银行职能属性变迁角度解构历史发展趋势,认为信息中介银行是转型方向。该观点重视互联网巨头跨界金融对传统银行交易中介职能、信用中介职能的冲击,并认为传统银行从交易中介、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或是未来方向。
上述观点,反映了经济增长放缓、经济转型、金融市场化向纵深发展、金融监管理念和风格逆转、金融科技崛起以及互联网巨头跨到金融界等问题对中国银行业的深远影响。单就观点本身看,都有其现实的价值。不过,对于未来银行图景的讨论,关键在于抓住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逻辑主线。大零售业务也好、交易银行业务也好,抑或是轻型银行,其本质还是传统银行在既有商业模式框架下的经营调整,而大数据银行、数字化银行尽管触及了中国银行业在新逻辑框架下的创新发展,但其视野尚局限于银行个体。事实上,在互联网的逻辑下,个体的发展必须置于整个市场和行业的视角中。在“赢者通吃”的逻辑下,关键性的大数据是被少数底层科技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垄断的。而在业务发展领域,那些标准化的业务,将被占有平台、数据和客户的底层金融科技公司或其合作伙伴占据(正如天弘基金借助余额宝所实现的爆炸式成长)。而大量的没有金融科技优势,丧失平台、数据和客户资源的金融机构,将通过自身在某一非标准领域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生存机会,并成为底层金融科技公司所构建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中的一环。不难看出,所谓的信息中介转型,其实也是未来银行生态图景中的一个环节。简而言之,我们考察未来银行的图景,要在新金融逻辑框架下从行业竞争的角度切入,从行业结构的变迁、银行职能的分化、银行个体内部体系的重建等方面来解构。根据本书的观点,未来银行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未来银行是智能银行和大数据银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得到深度应用。第二,未来银行是生态中的银行,中国银行业将从“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行业体系,转化为“新综合化金融科技公司—单一开放平台公司—特定人群的银行、特定地域的银行、特定功能的银行”的行业生态体系。现有银行的职能将在分化重组中对接上述的未来角色。第三,未来银行将更加强化银行的公共服务属性,银行生态中的底层公司将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第四,未来银行将向非金融服务领域衍生,在公共服务基础上,银行金融服务将与非金融增值服务相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第五,银行物理网点和互联网渠道的界限将消失,O2O是银行的主流形态。第六,科技公司化将是未来银行最大的体制、文化特征,金融的风险经营属性不会消失,风险经营属性与创业创新组织的结合,是银行内部体系构建的基本方向。第七,未来银行是以智能运营体系改变总分行治理困境的银行。
当我们完成对未来银行图景的描绘时,我们的战略管理工作尚未完成,我们需要找到通往未来银行的道路。未来银行是未来图景对现实的投射,银行现实的战略并不是直接对接未来,而是渐进引导我们走向未来。因此,未来银行之路的重点,不在于知道未来,而在于基于现实,保障我们拥有未来。本书根据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将通往未来银行的未来之路,阐述为五个环节:一是银行找准自身在未来生态中的可能角色;二是银行根据生态角色定位,推进创业创新组织转型;三是银行积极争夺未来金融服务的入口,当然,这决定于每家银行对自身角色的期许,因为对入口的争夺,某种程度上决定于银行未来的生态角色;四是银行通过新的蓝海战略为创新发展、重建赢利能力找到抓手;五是银行对既有的红海市场、传统业务进行特色化经营,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赢利能力。
以上我们所谈论的未来银行与未来之路,主要是就中国的图景所做的分析。无疑,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性,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未来银行之路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世界性的。当然,由于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技术的应用可以与商业模式变革深度相伴,其影响力更为深远,但未来银行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趋势却是相通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放眼全世界,与中国相似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事实上为一些国家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式。
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本书的写作初衷
本书试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银行业的未来图景进行描述,但这其实是在冒很大的险,因为几乎没有人可以准确预知未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就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而言,也是如此,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监管的态度以及走向。银行业务本质上是一种许可制度下的市场行为,银行的经营和宏观政策、监管制度紧密关联,无论是新型主体,还是金融科技,能否成为时代的驱动器,关键看监管的态度。未来银行的发展,是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生态体系重建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监管具备否决权。二是互联网金融整顿与金融科技的炒作。近几年,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爆雷”,与之相适应的是国家对相关领域的治理和严监管。在此情况下,一些互联网巨头更加强化自身金融科技的属性。不过,除了在移动支付领域,很多所谓的金融科技巨头还只是初涉金融领域,很多机构由于融资生存模式的需要,事实上还停留在“讲故事”的阶段。无论是互联网乱象还是金融科技领域的炒作,都是对行业发展的重大威胁,它们会通过客户、传统银行、监管机构对其的解读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影响新金融逻辑的落地。三是传统金融机构行为的自我实现。未来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当我们都认为某一前景会实现的时候,大家共同的努力,将加速某一前景的实现。因此,行业整体的行为对未来银行的走向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由此说来,我们大书特书的未来银行的图景似乎是海市蜃楼了,因为只要我们每个机构都遵从于传统的商业框架,未来就可以停留在过去。但问题是,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新兴主体还是传统主体,都有通过创新占据先行优势,把控未来生态角色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看,尽管未来确切的图景并非唯一的,但时代所赋予的趋势却是明晰的,正所谓“大道汤汤,顺之者昌”。同样,作为“市场守夜人”的监管,其更多是顺应这一时代趋势,疏导而非阻滞。事实上,趋势的实现尽管可以因为阻滞的存在而变得曲折,但趋势之所以为趋势,就在于其终极实现的不可逆转。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银行的确定性又孕育于不确定性之中。
关于未来银行的图景,似乎摇曳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那我们这本书的写作意义又在哪里呢?比尔·盖茨(Bill Bates)曾经说:“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10年的变革。”这句话用在银行领域,就更贴切了,不断加速前进的时代步伐正让我们面临着巨大的陷阱。正是基于此,我们愿意借这本书,抛出一些我们亟待回答的问题,它的真实意义不在于对未来进行赌博式的预测,而在于通过相关论述,引发我们去思考,在灰度和混沌中找寻适合自身的战略。这些问题包括:第一,地方政府及其相关业务的战略地位问题;第二,零售战略意涵的重大改变与新零售战略的推进问题;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与银行市场营销战略的逐步调整问题;第四,公共服务与银行的传统地位和优势问题;第五,银行的系统性变革与深层次创新问题。
本书的内容、架构、写作方法以及有关说明
内容、架构、写作方法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的书,它分析了在传统银行发展逻辑红利释放殆尽、互联网巨头跨界金融带来全新发展逻辑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未来图景,以及在未来图景中的未来银行形态,据此,中国银行业做出直面未来竞争的战略抉择。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秉承总分的结构设计,其中第一章是全书的总述部分,对全书的理念和主要观点进行概括。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本论部分,主要分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内外部挑战。第三部分为本书的对策部分,是有关中国银行战略选择的主要观点,其中第五章起转承的作用,它在第三部分中扮演总述的角色,对于我们理解全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写作方法上,第一章因为是全书的综述,所以主要运用了概括、描述的写作手法,而其他章,主要运用的是逻辑分析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是主要方法,具体包括案例分析、历史分析以及比较分析。
书中概念的运用和说明
(1)传统银行。它是指采取传统商业模式的银行群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一个为了便于叙述,本书常用的概念。但事实上,我们在实践中却很难区分这样的群体,中国银行业通往新金融逻辑的道路,并不是计划的、整齐划一的,不同银行对接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时代的步伐,尽管有差异,但早已有之。因此,传统银行这个概念只是为了与新金融逻辑对比的需要,在理论上的一种界定。
(2)金融科技。当前,市面上的金融科技是颇让人困惑的概念,在有些语境里,它是本义,是科技,是应用在金融领域的科技;而在新兴金融主体那里,金融科技代表一种金融主体类型。本书中的金融科技用的是大众一般理解的字面含义,即应用在金融领域的技术,而非特定含义中的金融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