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新业态的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智慧普陀山建设引例

舟山的普陀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又是海洋旅游的著名风景区,景区的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佛教文化景区的前列。为提升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管理及服务水平,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升级,实现“品质普陀山、生态普陀山、文化普陀山、和谐普陀山”的“四山”建设新目标,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数字普陀山建设的基础上,于2012年开始定位智慧普陀山的规划建设。首期规划明确“智慧普陀山”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总体架构、主要任务、建设内容和支撑保证,根据普陀山实际旅游发展情况及智慧舟山新区建设的要求,对智慧普陀山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

一、智慧普陀山的总体架构

普陀山风景区的特点就是地方小、游客多,管理与服务的问题非常突出,管委会非常重视景区的信息化建设,每年投入较大的财力和物力进行信息化的提升,从信息系统的建设到数字景区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2年,普陀山的游客量已达600多万人次,现有的数字景区设施已无法满足旅游管理与服务的需求,需要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态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普陀山旅游的转型升级,即用智慧旅游的概念打造智慧普陀山,用现代旅游服务引领普陀山的服务经济发展。“智慧普陀山”建设的总体框架是:以智慧旅游云计算为中心,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三个方面入手,以新一代宽带泛在网、云计算、3D GIS、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整合集成、开发提升、新建扩建,构建高效统一、功能丰富,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基于云3D GIS的综合管理、服务和营销一体化平台”,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智慧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实现景区政务管理智能运行,使旅游者能享受便捷智能服务的智慧旅游新格局。

智慧普陀山总体框架的特点就是平台化,通过一体化平台建设,完成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云数据中心、指挥调度中心的建设,完成云3D GIS引擎建设的整体整合,并将现有的视频监控、GPS车辆指挥调度、数字城管、办公自动化(OA)等子系统与云3D GIS引擎进行整合,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解决数字普陀山的“信息孤岛”问题。在此基础上,新增建设五大系统(云3D GIS引擎、景区智能无线集群呼叫定位、游客实时分析与智能疏导、一云多屏多媒体信息发布及移动终端智能服务系统)等,以实现普陀山三维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挖掘、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多方式发布和快速浏览,实现智能化监管和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构建智慧景区。最终实现《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智能终端技术在数字化导览、电子地图、定位识别、移动支付、多点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构建三网融合机制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建立跨网络、跨终端的多元化旅游营销能力”“以多媒体技术丰富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宣传的文化要素”“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实现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应用要求。智慧普陀山的实现就是用平台整合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用数据中心整合各应用系统的数据使用问题,从而释放数据的流动性,使风景区旅游的管理与服务真正体现了智慧。

框架中的数据中心主要围绕基础数据和应用数据两大类,基础数据包括景区的基础信息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和矢量数据等;应用数据包括游客信息数据,服务类的酒店、餐饮等数据,也包括生态类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接入、交换等方式被不同的影院系统所使用,并通过网络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共享。

通过对“智慧普陀山”的整体框架的规划,智慧景区建设的初步战略框架逐渐形成,并最终实现景区管理者和游客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终端设备按需获取信息并完成相应的服务操作或业务操作。

二、智慧普陀山的建设内容

作为一个数字景区的示范点,普陀山已有许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系统,如何利用现有的系统并开发一些新的智慧型系统,是普陀山信息中心必然考虑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数据的新老系统整合问题。因此,普陀山在智慧建设中始终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点,用智慧的手段和技术拓展系统的应用,采用云架构的数据中心作为系统运行的支撑点。由于智慧普陀山有许多不同方面的应用系统建设,这里只能选择其中几个典型的建设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新建、扩建系统与原系统的整合应用

在“十一五”期间,“数字普陀山”开发建设了视频监控、GPS车辆指挥调度、数字城管、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完成了《“数字普陀山”建设规划方案》规定的建设任务。但是这些应用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存在“信息孤岛”,影响了有关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在“十二五”期间,“智慧普陀山”建设拉开了序幕,为了遵循保护已有投资和资源的原则,用整合的思路开展智慧普陀山建设。基于云3D GIS引擎的应用就是整合的创新思路,它可在最大范围内升级改造和整合原有系统,并新增建设“云3D GIS引擎、景区智能无线集群呼叫定位、游客实时分析与智能疏导、一云多屏多媒体信息发布及移动终端智能服务”五大系统,构建基于云3D GIS的“智慧普陀山”综合管理、服务营销一体化平台。

普陀山的3D GIS引擎是面向3D GIS的云计算引擎,它将基础设施、平台、软件、业务内容等要素综合、高效地部署到“云”基础设施之上;提供三维地理信息基础设施服务(3D GIS IaaS)、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服务(3D GIS PaaS)、三维地理信息软件服务(3D GIS SaaS)、三维地理信息内容服务(3D GIS CaaS);以弹性的、按需获取的方式提供最广泛的基于Web的服务,解决普陀山旅游信息化中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重复建设问题,满足了大量旅客应用对超大规模并发访问的需求。云3D GIS引擎支撑系统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云3D GIS引擎支撑系统结构

普陀山云3D GIS引擎的主要功能如下:

(1)支持实体属性数据的入库及管理。实现一键数据打包和模型批量入库。支持三维模型、贴图入库及管理。

(2)支持自定义标注,实体属性查询、编辑。

(3)支持地图叠加,实现二、三维电子地图无缝融合,进行二、三维的自然过渡展示。具备多比例尺、不同精度的地图显示模式。支持2.5D仿真地图、交互式三维全景等多种地图模式,并可快速无缝切换。

(4)具备模型预处理功能,具有文件和数据库模式装载数据功能。

(5)具有多终端2.5D地图模式下的导航功能,可快速、高效导航/定位。具备最短路径分析功能,可以进行两点间的路径分析和显示。

(6)支持通用数据格式转换,支持主流应用系统数据互通和交换。

(7)支持多线程内核,能实现数据后台异步调度,动态加载和删除。

(8)基于B/S架构,采用Web Service、Aj ax、Obj ective-C、C/C++、NDK等技术,实现跨平台引擎。

(9)能够生成任意指定的三维全景影像路线,支持普陀山游览路线定制,实现2.5D导航图、360度三维实景视频、图片、文字、普通视频、原声配音等多类数据的融合。支持三维实景图实时在线浏览与管理功能。实景漫游系统具有全真实感、高度沉浸感。

(10)支持三维实景影像的任意多角度观看,并能自动识别视角及浏览方向。

(11)支持IE各版本的浏览器、支持Maxthon、Firefox、TT等常用浏览器,无须下载任何插件或客户端软件。具有在多终端平台间的信息分享、多通道信息互动功能。

(12)具有模糊搜索、定位功能。

(二)智慧的旅游指挥调度系统

普陀山的指挥调度中心主要是升级改造,用智慧的手段提升调度系统的功能。指挥调度中心的升级建设方案将通过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实现在线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充分发挥集成应用的协同效应,实现对各个集成设备和系统的集中高效应用及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构建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管理体系。它的建设和运行,有利于改革传统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指挥调度不良等问题,对提高普陀山集中指挥调度效率和响应的及时性,有效整合风景区内应急资源,实现风景区内各部门间的协同联动,避免重复投资,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控制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意义。

支撑环境层包括基础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系统软件、数据库等软件平台及环境。数据层基于云3D GIS引擎,由“云数据中心”提供;业务应用层集成了指挥调度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各业务系统,包括信息接报、图像模式识别和处理、数字预案、应急值守、指挥调度、安全预警等子系统;访问层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技术,在指挥调度中心集中设置大屏幕、显示终端、电话传真、应急终端等,实现景区三维可视化监测、监控与集中指挥调度。

升级改造后的指挥调度中心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模式,为全景区提供有线/无线集成的指挥调度手段。

(三)智能集群无线呼叫定位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突发事情的复杂化,对景区巡逻人员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机动性,并要求调度灵活、响应及时。景区智能无线集群呼叫定位系统,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把GPS终端发出的地理坐标、时间、速度等数据传回指挥调度中心,并在3D GIS电子地图上可视化显示各终端的位置及相关信息。无论景区中情况如何复杂,指挥调度中心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确定目标地理位置,调集人员并赶到现场,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巡逻效率和维护治安秩序。

景区智能无线集群呼叫定位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1.多种呼叫方式

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用户进行合理规划,支持组呼(向通话组发起组呼)、秘密呼叫(个呼)及紧急呼叫(向同一个逻辑信道中的所有用户发起呼叫)等多种呼叫方式。

2.保密通信

具有极高的私密性,可有效防止非法窃听。在进行监听时,只能检测到信道正被占用,而不能窃听到实际的通话内容。

3.文字短信收发

可通过手持对讲设备在相互间发送和接受文本信息,并能保存最近收发的消息(三个月内);同时支持手持对讲设备与移动PC的互联互通,可在移动PC上发送、接收和查看文字短信。

4.GPS定位

在手持对讲设备内设置卫星定位模块,可方便地对持有数字对讲设备的人员进行跟踪,并在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同步显示。

5.统一管理

可通过集成管理平台,对全网实施统一管理。可实时灵活地设置或改变需联网的工作区;全网可多组、多级地组建任意规模的同播网;支持跨频段、跨区域混合组网;对网内设备可进行统一配置和故障检测,支持故障声光报警。

(四)游客实时分析与智能疏导系统

游客实时分析与智能疏导系统借助云计算、3D GIS、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和无线网络定位等技术,通过手机号码归属地数据库以及景区的GIS数据,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各类型游客在普陀山各旅游景点的停留数据。将该数据与视频监控数据进行融合,实时掌握各主要景点的游客流量,必要时,发出高峰预警,并对游客进行智能疏导。

普陀山游客实时分析与智能疏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对全山各景点、酒店、餐饮等涉旅企业消费人群的年龄层次、来源省份和地市构成比例、景区停留时间、各景点人流量等历史数据进行周期性统计和挖掘,为旅游的科学管理和面向客源地的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2)利用无线网络的手机位置信息、GIS数据以及布设在景区内的视频监控数据,实时获取游客在全山的分布及流向,对游客流量按游客来源地进行定量清点,对全山游客的流量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对人流密度进行分析,对部分景点客流量超限进行报警,并主动向游客推送相关信息,智能疏导游客流。

(3)在特殊节假日和突发事件情况下,为游客提供短信告知服务,并采用景点LED大屏进行滚动提示。

(五)移动终端智能服务系统

“智慧普陀山”把支持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作为重点。因此,采用云计算、虚拟现实、3D GIS、移动通信、身份识别等技术构建的移动终端智能服务系统是“智慧普陀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目的是为了向游客提供个性化(符合游客个人需求和特点)、全程化(涵盖游前、游中、游后)的交互式服务,如信息推送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

移动终端智能服务系统包括电子导游、电子导览、虚拟游、行程定制、电子商务等服务内容。通过“虚拟游、行程定制、电子商务和互动分享评价”等应用模块的建设,根据游客偏好模型,将云数据中心中海量的三维地图、三维全景、视频、图片、文字、声音等数据重组,集成12301咨询热线等功能,面向各类移动终端,为广大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航、导览、导游、导购、求助、分享、评价等一系列电子服务,进一步深化游客在游前、游中和游后三个阶段的旅游体验和在线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旅游服务。游客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手机网站、APP等形式就可以轻松获取这些个性化的服务。

三、智慧普陀山的发展优势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素以海天佛国、南海观音道场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几百万的香游客来山观光礼佛,尤其是2009年年底舟山跨海大桥开通之后,普陀山游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2年共接待海内外香游客560万人次,景区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6月,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搞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普陀山启动了“数字普陀山”建设工作,并于2007年6月被列为首批24家国家数字化试点景区之一。普陀山结合景区实际,以“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重点,全面推进“数字普陀山”建设,顺利完成数字化景区一期建设目标,并于2009年通过建设部“数字化景区”示范区验收。在普陀山数字化建设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根据“两化”深度融合的精神,继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智慧普陀山的建设,用智慧旅游推进普陀山的管理与服务进程。

从近两年黄金周全国旅游的统计来看,旅游业作为新列入国民战略性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凸显,旅游井喷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随着游客量不断增加,普陀山的管理和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景区安全、游客服务管理、车辆调度、森林防火以及资源保护等,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好,都有可能影响普陀山“四山”建设目标。面对可能带来的压力,管委会着眼大局,立足景区工作实际,在“数字普陀山”一期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建设,进行“智慧普陀山”建设。拟通过“智慧普陀山”建设,进一步整合和挖掘普陀山已建成的“数字普陀山”建设成果的综合效用,促进信息技术和旅游公共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的加快融合,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可以预计,智慧普陀山的建设将给旅游的管理与服务带来极大的提升,也给游客带来了高科技的体验。虽然游客量还在逐步增加,但通过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游客的满意度也将逐步提高,信息技术给普陀山的旅游增添了活力,也给普陀山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形成了我国佛教旅游创新发展的应用典范。

普陀山既有智慧目的地的建设内容,又有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在智慧旅游的框架中,服务对象包括游客、当地居民以及所有企业。普陀山的智慧旅游建设实践是建立在数字景区(普陀山)的基础上,整个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基础比较好,规划投入智慧旅游建设的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发新系统,重点是移动服务和移动管理;另一部分是完善和改造老系统,新、老系统实行整合建设并应用。因此它的应用实践和发展路径是新老结合、扩展改造、新媒体应用,营销、服务方面以开发新系统为主,管理方面以扩展改造为主,充分利用数字普陀山建设所形成的技术系统。智慧普陀山整体建设的实现路径在主观意识上还是以政府为主,虽然在企业也有一些智慧建设的内容,如移动服务APP应用,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支持,整体智慧服务的协同性还是存在问题,也就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普陀山,小规模的旅游企业较多,如果通过共享的数据中心作为支持,则移动服务的协同会有更好的效果,相应的移动管理形成的管理机制也会更加有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