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现代教育能承担起重任吗
然而,现代教育能够承担起如此重任吗?
这个时代流行穿越剧,让我们的教育也当一次主角,穿越到一百多年前,19世纪普鲁士的一个教室,睁眼四望会发现,教室中的摆设和现今的很多教室几乎没有太大差别。除了没有电子白板、iPad、计算机(虽然现在很多教室也没有),一样地有很多摆放规整的方桌、方椅。一名老师在上面讲,几十名学生在下面听。各个学生被要求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未经允许不得说话,不许做多余动作,除了抬头专注听老师讲课。老师站在教室前面的讲台上手拿着教材讲着些什么,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些什么,或者挥舞一下长长的教鞭……
一百多年前的普鲁士创造性地建立起这种人类最早的大众教育体系,课堂秩序仿照严格的军事要求而设计,学生被要求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指令,而教师则负责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进学生的脑袋里。
这种设计便于大规模、高效率地“流水线式”生产适于社会化生产所需的人力资源,学习也被设计为分年级、学科化的“线性”学习。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种教室和教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教育运行的标准范式。
然而,在汽车取代了马车、手机取代了书本报纸、计算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脑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变化。
我们今天主流的教育体系诞生在大工业时代,目的是要为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高效率地、批量化地培养学会标准化知识的劳动力。
我们的教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样子,课堂上教的知识大部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的知识。当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时,我们却要面对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作。
因此,我们会看到教育的过程和大工业生产的作业方式高度类似:一刀切的上学年龄、规定的上课时间、全国一体的教学大纲、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和单调唯一的考核标准……
若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真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也就罢了,但真实状况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要么是计算机知道得更多或者做得更好,要么就是进入社会生活中完全用不上或者不能解决问题。“知识无用论”“高分低能”这些专有名词的流行,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现象和情绪的表现。
孩子们也因此不爱上学,不爱学习,更不要说对知识充满渴望,对世界充满好奇。每天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没什么关系,也解决不了他们成长所面临的困惑。所谓的学习就意味着牢记答案,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
另一方面,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才能和知识,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及求职的知识、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这些才能和知识其中有很多是学校里不教的。
若求学的知识无用,学习的方式又无趣,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孩子们不热爱学习呢?
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影响一个人未来成就与幸福的因素,主要不在于各类学术知识,是除了学术知识之外的如社交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才能,而这些却恰恰是现行教育基本回避的。
信息技术给当今世界带来“知识爆炸”,全世界的知识总量7~10年翻一番,信息时代短短几十年比之前历史上创造的知识的总和还多,知识的更新速度对学习带来的影响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大。
这种转变也给传统教育体系带来震荡。在2017年全世界入学的新生中,有65%的人在未来将会从事目前还不存在的职业。人们学会的技能都有一个半衰期,即过了一定的时间,当初学会的东西就没什么用处了。20世纪后期,这个半衰期是30年,目前是5年。
对于一个接受了16年标准公民教育的人来说,假定他能活70岁,那他几乎花了人生1/4的时间全职进行学习。能背古文诗词,能解三角函数方程,会计算脱离地球引力必需的速度,知道各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而这些,通过搜索引擎能够在几毫秒之内就找到精确的答案。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花了人生黄金阶段的16年的时间去学会用计算机一秒钟不到就能够搞定的事。
知识大爆炸给世界带来的爆炸性、指数级的变革,让学生脱离传统的线性教育,让学习更适应时代需求成为迫切问题。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按统一的教学体系要求在完整的时间段内学习标准知识,学习像工厂流水线模式,是线性教育。
离开学校,许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跨学科、实际场景和经验等方式进行非线性的即时学习与终身学习。
两种教育模式实质是两种教育哲学的冲突,这种冲突在这个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生活世界是非线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因此学习也应当是非线性的。研究表明,这类线性教育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已学会知识的状况下仍需和其他学生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低效学习,不能跳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线性学习的互动性缺乏也让存在问题的学生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和帮助;再者,学习内容虽被细分与拆解,可是仍然不能自动关联至下一个知识点和阶段。
遗憾的是,现今的主流教育还在掩耳盗铃,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去做改变。
不仅是传统的线下教育没做到这些,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在线教育也是模仿传统线下教育落入这个窠臼。
过去的20年里,计算机和互联网重塑了商业王国,科技行业以及媒体行业纷纷转型,而教育却几乎无所变化。如今大多数课堂中用到的(如书本、课桌、铅笔)和两个世纪之前并没太大区别,无外乎就是白板和投影部分地取代了黑板书,但表面之下的整个教学结构从一百多年前就奠定并延续下来。
个人计算机在生活工作中的推广不仅得到了广泛支持,也取得了成功。但在教育学习中配备iPad和Chrome笔记本却受到了重重阻力,并且有证据支持:在一间传统的教室中,接入互联网的设备会导致学生分心,其副作用要大于其辅助作用。那些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花更多时间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在课堂学习测试中比他们的同学表现要差,并且那些对教室IT技术方面进行了大举投资的国家,其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显著提高。OECD(经合组织)的报告对此总结说“将21世纪的科技力量加入到20世纪的教学方法仅仅是在稀释原本的教学效果”。
同时,曾经引无数人追捧的高等教育的“搅局者”——MOOCs大学公开课也面临沉沦。大学公开课曾被TED演讲极力推荐,还被作为“可以将常春藤联盟知识宝库的大门向普通群众打开的力量”,登上过Wired杂志的封面。然而,就在2013年其风头正盛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大学公开课课程的效果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学生大多因为冲动报名,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人能够完成课程。现在宣布大学公开课失败还为时尚早,它们还在不断地改变。但是,专业的学者已经渐渐远离这种大学公开课将取代大学授课的论调。
因此,在线教育被看作书本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不会取代书本教育。
这些在线学习系统,能够满足最基础的在线学习的需求,例如,教师把学习内容上传到系统里去,学生也能够在系统上看视频、做测试,在讨论区与同学交流。可是,这类软件大部分还是模仿传统的线下学习模式,采取线性学习的方式。
最大的局限就是限制性的学习,就像我们以前看录像带,你能够前进或后退,但基本上还是按照这个带子的顺序来学习。练习与测评没有发挥作用,上一步学习和下一步学习并没有关联起来。各个知识点之间没有明确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在线下是由教师不动声色地控制着,而线上系统目前没有为学生自动推荐相关知识点和先行知识点的学习内容。
这样就有一些相当致命的问题,系统并不知道学生学会哪些知识,也不能精准地定位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这样,学生即使学会了某个知识点,还是要一步步地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虽然能够自己选择去学习什么内容,可是系统不能自动匹配下一步该学习的内容,对于绝大多数成绩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是完全不适合的。
另外,还有许多系统虽然给出了教学的内容和数量,可是质量却参差不齐。
有人总结说:我们的教育是在用19世纪的模式,教20世纪的知识,去应对21世纪的挑战。
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