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流量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突破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有必要从理论上对流量经济进行论证与探讨。第一章对经济学史的演进分析中已经演绎了从存量分析到流量分析的必然性和路径。本节将讨论流量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突破。
一、流量经济结构体系与经济效应
关于流量要素的结构体系,目前有以下提法。袁恩桢和万曾炜(2002)认为流量应该包括资金流、资产流、商品流、人才流;而周振华和韩汉君(2002)提出的流量要素包括物资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五种要素。对此韩伯棠等(2003)认为,前者提出的要素中不包括信息流,而实际上流量经济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且信息流在其他要素的流动和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因此将信息流排除在流量经济之外显然并不合适。后者提出的五种流量当中包括物资流和资金流,但是从两者的内涵来看,物资流就包括了货物和资金,两者意思有重叠之处。因此我们对物资流进行拆分,拆为货物流和资金流。
流量经济的经济效应可以用区域经济学当中的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来进行概括,以充分体现其对经济中各种要素的加工、整合和重组的基本功能。
1.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要素资源在空间上的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其集聚的规模和范围是通过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集聚的规模不经济效应两者达成均衡来实现的。
(1)集聚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集聚规模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和经济要素在空间维度的集中所带来的收益递增效应或者成本节约效应等。集聚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要素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的共享使用、信息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以及交通运输等交易成本的节约等。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利益诉求的经济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会形成互补的经济规模效应,另一方面,这种差异化集聚又会催生一系列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以满足不同利益诉求的经济主体的基本需要,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集聚的规模不经济效应表现形式。集聚的规模不经济主要是由于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拥挤成本,其中包括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拥挤和建设滞后问题,城市环境随着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所引致的恶化,城市商务成本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而不断上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等。具体可以将其总结为外部不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两个方面。集聚的不经济使得原本高度集聚区域的经济吸引力呈下降趋势,因而便有了向外扩散的冲动。
2.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经济活动的规模在地域空间上不断扩张的趋势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效应。
扩散效应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活动高度空间集聚所带来的一系列外部成本的提高,还包括市场容量逐渐扩张过程中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组织模式和营运方式不断的优化与变革,导致其继续寻求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区位。此外还有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要素资源重组优化等原因也会导致扩散效应。就扩散效应的空间形式而言,其具体形式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区域的扩散效应或就近扩散,或跳跃式扩散,或等级式扩散。
综上所述,流量经济的经济效应之所以能够有上述集聚与扩散效应,本质上是因为经济要素流量在运动过程中带动了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区域与周边区域的经济效应相互影响、相互反馈,最终形成上述经济效应,且带来更大、更有效的流量。
二、流量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与突破
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在研究企业生产行为时,往往通过构建不同形式的生产函数(如C-D生产函数或CES生产函数等),然后构建企业面临的约束条件或状态方程,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析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问题。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分析框架中,研究的主要变量往往以资本(K)、劳动(L)和象征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A)为主。但是在流量经济分析框架中,企业的决策变量将不仅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还包括要素的流动速度(V)、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以及相关要素在流动过程中的溢出效应等(如研发要素)。因此,流量经济与空间经济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紧密相关,即厂商的生产决策问题变为
maxF(K,L,A,V…)-rK-wL
s.t.rK+wL≤M
式中,F′k>0;F′L>0;F′V>0。即要素流动速度也被囊括进企业的目标函数当中,并且要素流动速度的加快将有助于企业目标函数值的提高,且由于要素的流量化和要素的流动,带动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向性扩张(见图2-1)。鉴于上述流量经济理论构想,本节将针对流量经济理论中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进行阐述,重点探讨空间经济理论与流量经济紧密相关的研发要素流动及其溢出效应,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与流量经济理论的关系。
图2-1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流量经济框架中的外向性扩张
1.流量经济与空间经济理论
经济要素的流动受到空间距离、空间结构、空间环境的限制。而空间经济学本身是研究经济资源如何在空间中进行最优分配的理论,因此,流量经济是以空间经济理论为其理论根基的。现有经典微观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决策问题,空间经济学本质上是在经典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空间距离、空间主体的相互影响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量经济的部分特征,比如要素的空间流动、不同地区、城市以及其他流量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在空间经济理论当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便是Fujita&Thisse(2003)的研发要素流动模型,白俊红(2017)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改进,其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示例:研发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模型
1)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假设
消费者的瞬时效用函数为
u=(QμA1-μ)/[μμ(1-μ)1-μ],0<μ<1 (2-1)
其中,A是农产品的消费量,Q代表制造业制成品的消费指数,由式(2-2)表示:
其中,qi表示对商品i∈[0,M]的消费量。ρ代表对差异产品多样化偏好程度的倒数。如果ε表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pA表示农产品价格,pi表示产品i的价格,且有差异产品价格指数为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式中,λ为拉格朗日乘子。通过一阶条件可得消费者的间接效用函数为
v=εP-μ (2-5)
将其对数化可得lnv=ln(εP-μ)。
接下来我们转向经济中的生产者一方,与中心—外围模型一样,假设农产品生产部门完全竞争,生产同质产品且规模报酬不变,因此,两区域中的农产品生产部门工资率相等。假设两区域中农产品生产部门的工资率标准化为1。
设Er为区域r在某时点上的总支出,pr为这一区域工业制成品价格指数。则对区域r的某一品类产品的需求总量为
其中,r,s=1,2且s≠r,ø≡τ-(σ-1)是空间折扣因子。利润为
πr=(pr-1)qr (2-7)
由此得到区域r生产的所有品种的相同均衡价格:
因此,如果Mr表示在考虑的时点,区域r的工业制成品种类数量(可能与该区域创造的专利总数不同),那么可以得出:
式中,r,s=1,2且s≠r。据此,可以得到产自区域r的任意品类的均衡产量q*r和均衡利润π*r:
2)研发部门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Romer,1990;Grossman&Helpman,1991),假设区域r∈{A,B}中的知识总量为Kr,研发要素的数量为λr,研发要素j拥有的特定知识量为h(j)。在Fujita&Thisse(200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可得区域r拥有的知识总量为
式中,β是研发要素创新时的互补参数,反映了研发要素的异质性,0<β<1;ηr(0≤ηr≤1)表征其他地区的知识向r地区的空间溢出程度。
由于制造业企业间投入差异化的知识,生产异质性产品,因此知识存量与制造业企业的数量M正相关(Fujita&Thisse,2003)。不失一般性,假设h(j)=M,λA≡λ、λB≡1-λ,则区域A和区域B的研发要素数量为
kA(λ)=[λ+ηA(1-λ)]1/β,kB(λ)=(1-λ+ηBλ)1/β (2-12)
将kA(λ)和kB(λ)分别对空间溢出程度求偏导,可得:
假设制造业企业总数为M=1,因此,如果区域A中的制造业企业数量为λ,那么区域B中的制造业企业数量即为(1-λ)。研发要素j的总收益为
εj=aH+wj (2-14)
式中,aH是j的初始资产价值;wj是j生产新知识的报酬(Fujita&Thisse,2003)。
3)市场均衡
进一步可以得到区域A和区域B均衡的企业数量为
当MA>0且MB>0时,可得。由式(2-10)和式(2-15)可得:
同理,MA=M且MB=0时,可得时的均衡结果;MA=0且MB=M时,可得时的均衡结果。由式(2-10)和式(2-16)可得制造业企业的均衡利润为
根据Melitz(2003),企业的资产价值等于其期望利润。令Π表示单个企业的资产价值,那么所有制造业企业的资产价值可以表示为
区域r的均衡工资为
w*r(λ)=aHkr(λ)(2-19)
4)研发要素流动的长期均衡
接下来,讨论研发要素流动的长期均衡。在lnv=ln(εP-μ)式的基础上,可以求得两个地区人员的迁移偏好为
VA(λ)-VB(λ)=lnVA(λ)-lnVB(λ)(2-20)
联立式(2-5)、(2-15)、(2-18)以及(2-19)可得:
vr(λ)=aH[1+kr(λ)][Pr]-μ (2-21)
又在式(2-16)的基础上可以得到时两个地区价格指数之比与支出之比之间的关系;同理可得以及时两个地区价格指数之比与支出之比之间的关系。将式(2-2)代入式(2-20)得到:
并且有
5)研发要素流动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继续假设研发要素向区域A集聚,即。由于区域内部的知识存量与制造业企业的数量成正比,所以研发要素的流量必然有如下等式:
根据式(2-22)可以求得空间知识溢出对研发要素流量的偏导:
式(2-23)表明,当研发要素由区域B流向区域A时,将有利于向区域A的知识溢出,但对流出区域B则产生不利影响。考虑式(2-14)可得区域A和区域B的总收益函数,并将式(2-18)和(2-19)代入可得:
将式(2-12)代入式(2-24),可以得到空间知识溢出对总收益的影响:
由式(2-13)可得,即空间知识溢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在式(2-22)和式(2-24)的基础上,根据链式法则,可得研发要素的流动量ΔSk对总收益E的边际贡献为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该模型涵盖了研发要素集聚和流动的原因、方式以及其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不同地区在研发要素流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研发要素流动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上述分析内容均与流量经济理论密不可分。同时也验证了流量经济的部分理论假说,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即使在没有投资和要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仅凭经济要素的流动,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说明了流量经济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2.流量经济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将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理解为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其具体形式为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由一个点沿着某一个方向呈线状扩张,再由线辐射扩散成面,最终形成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网络。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充分反映了该地区各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以及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流量经济理论与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与空间结构理论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的一般演化规律不同,流量经济理论所研究的是一种更为特殊的空间结构,其重点强调以大型城市为中心区域,利用城市自身的先进基础设施等优势条件,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在其周围集聚,然后各种经济要素在城市内部经过不同经济主体、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整合优化,以流量的形式向周围地区不断扩散和辐射。在流量经济理论所阐述的空间结构里,主要分为中心区域和周围区域,其阐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更像是“核心——外围”发展模式。流量经济理论中很多重要的思路就是来自空间结构理论,特别是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圈层结构理论等几种空间结构理论。
3.流量经济对传统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突破
传统微观经济理论是利用动态优化方法或者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单个经济体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在这样的研究范式中,一般假设经济不存在外部性,且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较少涉及。而流量经济则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多个经济体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下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经济要素的流量化或者说经济要素在不同维度的流动,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纽带和途径。上述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是对现有微观经济理论的一种突破。
三、流量经济分析的宏观内涵与革命
自凯恩斯创建宏观经济学以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从治理经济危机开始转向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视角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与经济形态从存量经济走向流量经济的过程关系密切。
1.流量经济与经济增长
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包括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提高,其中TFP的提高对推动有效人均GDP的增长更为重要。通常而言,一个国家经济总体TFP的提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来实现自身TFP的提高,进而提高国家经济总体的TFP(唐未兵等,2014);二是通过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来实现国家总体TFP的提高(Hsieh&Klenow,2009),其中体制因素(靳来群,2015)和结构因素(靳涛、陶新宇,2015)是影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自2004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企业自身的成长,然而其增长空间却在不断缩小(杨汝岱,2015),因此,目前提高TFP可以依赖的途径应进一步转向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流量经济所倡导的经济要素流量化,便是在信息流的引导下,要素以追求自身边际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的理性流动,其结果便是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因此,流量经济本身与经济增长理论密不可分,并可以由此对原有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修订。
在流量经济的框架下,即使没有投资,仅通过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基于该结论,本书借鉴柏培文、张伯超(2016)的理论模型对此做进一步验证。
构建不同维度间资本流动与均衡配置模型,假设某m行业(地区、产业)生产函数为,资本边际生产力为,κm表示资本收益率和其边际产出之间的差异,当κm=1时,表示行业(地区、产业)资本收益率等于其边际产出,此时满足利润最大化原则。然而,现实当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等因素导致资本的边际产出和其收益率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现实中的κm通常不为1。øm表示m行业(地区、产业)的垄断程度,θm表示行业(地区、产业)垄断对该产品定价水平的影响程度。Y′m、Km和Lm分别表示行业(地区、产业)m的增加值、资本和劳动力。αm和βm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此外我们还考虑另外两种假设情形:①不考虑垄断,此时行业(地区、产业)m的生产函数形式变为,Ym为行业(地区、产业)m在该情形下的实际增加值;②不考虑资本成本与边际产出差异时,有。对任意行业(地区、产业)i,其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可以表示为,当m行业(地区、产业)的资本收益率为rm时,此时该行业(地区、产业)的资本可以表示为,其中,,,。
不同维度之间的资本收益率差异会导致资本存在从收益率较低的行业(地区、产业)流动到资本收益率较高的行业的倾向。即当资本的流动不存在摩擦且资本同质,则资本可以在不同维度间自由流动,该流动始于行业间(地区间、产业间)资本收益率存在差异,终于各个行业(地区、产业)的资本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资本在不同维度间的均衡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受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因素、金融资源扭曲配置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资本收益率与其边际产出不相等的现象,所以,资本在不同维度间的均衡配置仅表现为资本收益率相等。资本在不同维度间实现均衡配置时,其均衡的资本收益率用r0表示,m行业(地区、产业)的资本边际产出可以表示为。任意行业(地区、产业)i的资本边际产出可以表示为。相应的,m行业(地区、产业)在均衡状态下资本的数量可以表示为,其中,,,,和分别表示资本经过充分流动之后的均衡配置条件下行业(地区、产业)i的增加值及其占经济总增加值的比重,Y*表示资本均衡配置条件下的经济总增加值。则m行业经过资本充分流动和重新配置之后的变化量(资本流入量)为
ΔK*m=K*m-Km (2-27)
假定行业m劳动力不变,则资本充分流动前后的行业增加值变化可以表示为
基于上述模型,可以继续考察资本经过充分流动和均衡配置之后,对行业(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总增加值的影响。一是对不同行业、地区和产业经济结构的影响。资本经过充分流动并实现均衡配置,不同维度间的资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该行业(地区、产业)的产出规模,最终导致行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乃至三大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参考现有相关文献,用行业部门产出的指数化乘积来构建总量生产函数,为了考察资本经过充分流动并达到均衡配置前后经济总产出的变动,在此需要构建行业资本达到均衡配置之前的总量生产函数:,此时的指数γi表示i行业(地区、产业)的资本未达到均衡配置时的行业(地区、产业)产出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行业(地区、产业)资本达到均衡配置之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此时的指数为资本在均衡配置时,行业(地区、产业)i的产出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在比较资本均衡配置前后的社会总产出变化时,需要对指数进行选择,现有的文献往往采用资本未经过充分流动的情况下各行业的产出占社会总产出的比重作为统一指数,该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计算,但是忽视了资本经过充分流动达到均衡配置之后各行业产出比例的变化对社会总产出的影响。因此,为兼顾资本充分流动前后的行业(地区、产业)结构因素,我们在考察资本流动配置对社会总产出的影响时,构建的函数表达式为
现有文献(柏培文、张伯超,2016)运用上述模型所做的实证检验都发现,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要素在不同维度间的流动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增长。上述模型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流量经济一直强调的,要素流动所带有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2.流量经济对传统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革命
传统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往往假设经济中的要素数量既定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一定的外生增长率(如索洛模型),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生产市场与消费市场分割被逐渐打破,经济要素可以在更大范围的时间与空间之间进行流动配置。在不同经济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要素流量化特征乃至整个流量经济的形成,以及在流量经济框架下,不同经济体之间通过要素流动而相互影响等问题,在现有的宏观经济研究范式当中仍较少涉及。通过上述理论模型可以发现,不同经济要素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其流动本身带有资源进一步有效配置的功能,这使得要素的流动不再带有盲目性。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这种要素的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强。Hsieh&Klenow(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基本上可以用资源的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来表示,而改善资源错配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在信息通畅的环境下,使资源理性、有序、自由、充分地流动配置,从而提高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这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