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商务简史
国际商务的发生以国际贸易为先导。而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之间能够实现剩余产品的交换。因此,近代国际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机器化生产方式的完成是现代国际商务产生的前提条件。
近代之前的国际商务活动是在民族国家之间进行的,以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为前提。当民族国家有了清晰的领土边界,活动性的跨国商务活动就有发生的可能。近代之前的国际商务的承担者多是个体商人或者以个别家族为核心的社会商帮。例如,1150—1500年在整个红海贸易中有重要影响的卡里米商人,他们组成的商队从12世纪起在埃及与印度之间定期往返,主要经营香料、木材、小麦、大米、面粉、武器及纺织品等商品,他们的贸易路线经过亚丁湾,有时通过东非港口,沿途经过阿拉伯半岛。再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典型的国际商路,它东起中国的长安,西至东罗马帝国、东非等地区,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香料、纸张等商品被运到波斯、印度、拜占庭、埃及等地区,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国家地区间的友好往来。早期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是由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组成的胡商商队,主要从事转运贸易,兼顾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一、早期的国际商务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完成,确立了早期欧洲国家的商业组织在国际商务中的支配地位。16—18世纪早期国际商务的发展与欧洲主要殖民国家的海外贸易拓展活动有密切关联,其主要商业组织机构为特权贸易公司(chartered trade company)。这些贸易公司带有国家特许性质,国家授予私人贸易公司进行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开拓的垄断经营权。经营权包括经济性和政治性两类:前者指贸易特许经营权,例如,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贸易经营特权;后者指贸易公司对海外殖民地享有属于国家的部分权力,例如,司法权、外交权和军事权。因此,特权贸易公司被称为是“带着商业目的同时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司”。
160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特权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它是由一群被王室授予了贸易垄断权的商人们建立的。公司从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在印度至亚洲东部地区进行了不平等的殖民地贸易活动。东印度公司曾经在拥有世界人口20%的地区从事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殖民地贸易活动。荷兰于1602年建立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同期著名的特权贸易公司还有英国的皇家非洲公司(The British Royal African Company)和哈德逊湾公司(The British Hudson's Bay Company),这些公司的经营业务以贸易和航运为主,还延展至银行、金融业,例如,1864年成立的汇丰银行。
从18世纪末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贸易公司以及家族银行的不断发展为现代企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贸易公司早期在海外市场从事采购和推销产品的商业活动,后期以现代企业生产性投资活动为主,从事资源性产业的投资和海外生产活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商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商务,伴随着现代跨国企业的出现,以及跨国企业积极从事的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而发展。从1856年英国正式颁布了股份公司条例到1914年间约有154817家与英国合股的股份公司相继成立,它们的涌现标志着现代企业的问世。这些股份企业的海外业务涉及矿山开采、港口码头、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农业等领域。例如,英国的太古洋行(Butterfield & Swire)于1867年在上海设立了子公司,专门经营港口码头、航运以及丝绸厂等业务。
钱德勒撰写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描绘了美国跨国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发展状况。美国于1840年出现了第一家依靠职业经理人打理的现代企业——美国的铁路公司。这些产销一体化的大型制造企业,运用新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企业发展速度。1890年美国出台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Laws)促使这些大企业转向海外拓展市场,现代投资性跨国公司就此形成。
美国的跨国企业包括两种企业:制造业公司和资源型开发公司。美国多国性的制造公司胜家(Singer)公司于1867年在英国开办缝纫机装配厂,该公司依仗其先进的缝纫机生产专利技术,先后在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建立子公司,并以纽约、伦敦、汉堡为中心设立庞大的销售网,成为美国乃至当时世界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和销售公司。随后,美国其他大型企业相继开始了它们的多国化经营脚步。例如,国际收款机公司(NCR)、国际收割机(International Harvester)公司、可口可乐(Coca-Cola)公司。更有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公司和福特汽车(Ford Motors)公司通过收购欧洲各大著名汽车公司的股权进行国外投资,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大公司的多国化程度。
1899年成立的美孚石油公司属于资源型开发企业,它在美国石油提炼和销售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跨国范围延伸到拉美、中东和北非的主要石油产区。美孚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Group)几乎囊括了世界石油资源的开发。同期跨国公司自然资源的投资开发,以石油、铜、镍为主要对象,尤其在石油开采方面,英、美公司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各国政府普遍实行了贸易保护政策,各种贸易壁垒盛行,外汇管制加剧,使得依靠原料进口的大公司也不得不把部分业务转向海外,促进了这一时期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其中,主要海外投资企业包括:德国的化学燃料公司赫希勒特、拜耳、巴斯夫,比利时的苏尔维化学工业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通用电气的无线电器材公司,瑞典的爱立信电话公司,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等。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商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相对和平的世界经济环境促进了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新产品的涌现使国际商品贸易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比其他产品快2~3倍。
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在形式、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原有工业与农业分工,进一步演化成为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世界各国部门间的分工深化到了部门内部的分工,不同型号、零配、部件及不同工艺的分工生产越来越细,进一步加强了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的互相依存,推动了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总体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商务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贸易主导阶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黄金时代,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国际市场的作用,根据本国的优势和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需要来组织国际商务活动,国际商务以贸易往来为主。1948—1973年,世界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达7.8%,增长速度超过了6.1%的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
由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其中,美国的跨国公司在规模、投资与国外生产销售额上均跃居世界首位,地位显著。表现在:
(1)数量上的增长。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1968—1969年美国跨国公司有2468家,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总数的33.9%。子公司9691家,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总数的35.5%。
(2)在全球对外投资份额中比重较大。在1967—1978年的12年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由560.6亿美元跃增到1680.1亿美元,增加了近2倍。这一期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总投资的比重在45.5%~49.6%,几乎占到一半。
(3)美国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雄厚。据美国商务部关于美国298家大型跨国公司及其5237家海外子公司的调查材料,1970年资产总额为4529亿美元,其中海外子公司的资产为1024亿美元,销售额达1147亿美元。
(二)投资主导阶段
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遭遇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新的低速增长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呈现出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速经济增长的恶性发展状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73—1979年,世界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率只达到4.5%。20世纪7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给国际贸易带来了灾难性打击。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美国、西欧各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的步伐,通过国际投资,绕过关税壁垒,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为一体,以资本输出为手段寻找国际市场机会,在东道国从事投资、生产、销售等国际商务活动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西欧国家的跨国公司在这一时期的全球投资活动中作用上升。表现为:
(1)大型跨国公司数量权重增加。1979年在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中,西欧为20家,仅次于美国(22家),大大多于日本(6家)。在这50家巨型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中,西欧跨国公司占37%,仅低于美国跨国公司(53%),但大大高于日本跨国公司(7.4%)。同年,在除美国以外的、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以上的387家跨国公司中,西欧为22l家,而名列前茅的15家最大的工业公司均为西欧的跨国公司。
(2)在国际资本输出方面,欧洲的跨国公司表现不凡。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资本输出国。1978年与1967年相比,英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账面价值增加了1.34倍。同期瑞士、荷兰和法国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增加了2.86倍、1.16倍和1.48倍。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是联邦德国,由1967年的30亿美元跃至1978年的318亿美元。据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0年全球跨境非股权形式活动共产生超过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
(三)全球商务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和交通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各国经济和市场同质化趋势加强,对外投资大量增加,国际商务进入全球商务阶段。全球商务阶段国际商务的特征如下。
1.国际分工细化,生产活动国际化加强
科技进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分工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与新特点。
(1)国际分工的形式的变化。国际分工从战前产业间的分工,发展成为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分工,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是将生产的各种工序分散到有比较优势的不同国家进行,获得比较优势的集约生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其核心内涵是在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把不同价值的增值环节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分别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
(2)国际分工的新特点。科技革命使得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而生产的专业化要求各产业部门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超越国界,出现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协作。
从产业层面来看,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产业,使得一些传统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就是产业结构的国际重组。产业结构的国际重组通过跨国直接投资,体现了一国生产资本与海外生产要素进行各种形式组合的生产国际化特征。
从产品层次来看,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现代产品功能和特征的多样化以及产品生产的复杂性,使得产品所包含的零配件大大增多,一国想要在所有零配件上都具有优势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各国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改变了各国产品的竞争方式,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地取决于产品的功能特点和新颖设计,以及能否实现在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是当代国际分工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它以灵活方便的分工方式充分展示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并将各国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这种分工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常被称之为“国际性产品”。
2.无形贸易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突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传统的制造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1999年在世界GDP中,服务业产值占61%,制造业占34%,农业仅占5% 左右;21世纪初,服务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GDP占比中的份额分别是72%和52%。
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1970—2009年的40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已经从710亿美元扩大到33116亿美元,其间增长了45.64倍。1980—2011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贸易总出口的比重从1/7提高到1/5,反映了世界经济重心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见表1-3)。
表1-3 世界服务贸易规模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编制。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标准,服务贸易可以分成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主要包括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咨询、会计、法律、广告及文体娱乐服务等)三大类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构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运输贸易及政府服务所占的比重为4%,旅游服务业一度发展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第一大产业,所占比重为6%。进入21世纪以来,其他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是世界服务贸易中贸易额最大、增长最快的类别(见表1-4)。2001—2011年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占比从初期的45.62%增加到53.70%。
表1-4 21世纪以来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编制。
3.跨国公司经营方式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跨国公司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带来了新机遇。国际企业日益突破产业、产品、地理边界的局限,在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上日益凸显全球化下的灵活多变、多元创新的管理经营方式。
(1)公司并购成为跨国公司主要的国际投资方式。并购与新建是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主要方式。并购包括收购与合并两种形式。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股票或者债权等支付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合并(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联合成为单个的经济实体。新建是指建立一个新的企业。
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在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上,发达国家主要采用并购的方式,发展中国家多采用新建方式。1998—2005年所有外来直接投资中有40%~80%采取了并购方式。而对于发展中以及转型国家来说,2010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总额占世界总额的1/4,新建投资占世界总额的2/3以上。
(2)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下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创新。在全球商务时代,生产要素资源国际流动的障碍被逐步清除,企业拓宽了组织生产活动的领域。资源外取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新方式的出现,推动了国际企业剥离部分职能部门,通过资源外取的方式,寻找能够提供合适的职能部门服务项目的海外企业。这样,就是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出现灵活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例如,网络型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又称基于团队的结构,是基于完成某一项目而搭建的临时性工作团队。这种团队根据项目发展的需要而形成、解散和再组建。其组织结构具有非正式、灵活性、高效率的特征。
(3)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扩大竞争优势。为了降低大型跨国企业间竞争带来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填补跨国公司完成企业绩效目标与自身资源和能力间存在的战略缺口,共同分担国际投资和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风险等诉求的考虑,跨国公司通过彼此形成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实现了资源互补,降低风险,共赢发展,提高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例如,福特与马自达公司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使福特公司得以借助马自达的营销网络资源与渠道实现在亚洲市场的销售,而马自达也通过联盟合作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制造技术。
(4)跨国公司投资方式多元化,非股权方式成为跨国经营的新趋势。现代国际化经营已经不再拘泥于直接对外投资与贸易这两种形式。非股权形式日益发展成为新时代国际商务投资的主要形式。非股权形式包括合同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约等其他类型的合约关系。跨国公司通过这些关系协调在全球价值链的活动中管理并影响东道国的公司经营,但不拥有股份。非股权形式的一个经营优势就是与本地公司之间的灵活安排。
据UNCTAD估计,2010年全球跨境非股权形式活动共产生超过2万亿美元的销售额,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合同制造和服务外包占1.1万亿~1.3万亿美元,特许经营占3300亿~3500亿美元,许可经营占3400亿~3600亿美元,管理合约占1000亿美元。
补充阅读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较快。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2011年中国GDP增长了21倍,年均增速达到9.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30.28倍,年均增长10.3%,高于同期GDP增速。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7130亿美元,其中出口2881.9亿美元,进口4248.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为1366.2亿美元。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比较
1.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位次
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大国,尚不是全球服务贸易大国。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1)从增速上看,1982—2011年的30年间,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年平均为15.9%,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为9.6%。2012年服务贸易总额超过4191亿美元,其中出口1821亿美元,进口2370亿美元,分别是1982年的73倍和125倍。
(2)从贸易的内部结构上看,传统服务项目仍占据主导地位,服务贸易的收支主要集中于运输和旅游服务项目,两项收支合计占总规模的56%,通信、保险、金融、专有权使用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咨询、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正在兴起中。
(3)从服务贸易总量来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服务贸易额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比重一直在1%左右徘徊。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6043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的6.3%,其中服务出口额2222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的4.6%,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进口额3821亿美元,占世界比重的8.1%,居世界第二位(徐盛华,章征文,2014:99)(见表1-5)。
表1-5 2014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国家(地区)
资料来源: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数据.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05/09/502486_468154544.shtml.
2.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差距较大,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贸易引人注目,但出口贸易结构上的发展并不均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增长情况为:1997年我国货物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为85.32%,服务贸易额占比为14.82%;2011年货物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接近90%,服务贸易额比重下降到10.3%左右;2014年货物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将近为87.7%,服务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上升为12.3%。
(2)服务贸易逆差状况加剧。自1992年起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的局面。2004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高位约5.5亿美元。2008年服务贸易逆差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14年服务贸易逆差达到1599亿美元。从服务贸易逆差的来源看,旅游是2014年服务逆差的主要来源,其次为运输服务业(见表1-6)。
3.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
RCA指数是指一国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比重相对于该产品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该指数可以用于各国间竞争力的比较。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公式是:
RCA=(Xa/Xi)/(Xwa/Xw)
式中,Xa是国家i在产品a上的出口,Xwa是a产品在世界上的总出口;Xi是国家i 的总出口;Xw 是世界的总出口。一般来讲,RCA>1,表示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优势也就越大;RCA<l,则表示产品处于比较劣势。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和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提供的2011年数据,计算各国的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进行国际比较(见图1-2)。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RCA指数是0.45,印度最高,为2.01。计算结果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情况,也间接地回答了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的局面的原因(王佃凯,2015:220)。
图1-2 世界主要国家的服务贸易RCA指数
二、国内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发展较快,尚未达到现代化国家的标准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斯(Michaels)认为现代化国家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服务业占比的情况,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只有当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GNP中占到45%以上时,一个国家才算是现代化国家。
有资料显示,目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接近80%;服务领域跨国投资占全球跨国投资的比重已接近2/3,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约为1/5。欧盟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服务业已占到发达国家工业活动的50%~70%。在美国和瑞士等国家,服务业的产值甚至达到了制造业的3.5倍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计算机软件服务业以及包括通信服务业在内的高技术服务业。2007年,美国信息服务业年销售额为531.63亿美元,同期包括法律服务、会计纳税服务、建筑工程服务以及专业设计服务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业的销售额为10310亿美元,医疗保健服务为11232.95亿美元,这三项合计占到当年美国GDP的1/3左右(郭连成等,2012:38)。发达国家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长最快,服务业对GDP和就业贡献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这四类服务业。
表1-6 1997—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商务部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统计。
中国服务贸易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在GDP的比重下降很快,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也较快。从1990年我国服务业比重超过30%以后,随着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大量的劳动力被转移到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流通、餐饮业中,服务业开始加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公报的数据,第一产业在GDP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30%下降到2011年的4.6%,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了2011年的43.8%,产业结构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二)主要服务业的垄断性比较强
我国对于重要的服务业都采用了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并由此形成了很强的行政性垄断,特别是电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的行政性垄断最为严重。在银行、电信、航空、保险等行业中,多数投资都是由国家来完成的。在服务业企业中,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现象超过了第二产业。目前,在银行、电信、保险、航空等行业中,我国采取了将原有超大型企业分割成几个大企业的方法来增加市场的竞争程度,希望用这种方法来降低服务行业中的垄断程度。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资本垄断的问题,而且这种做法实行的时间较短,银行、保险、航空、电信等重要服务业的垄断程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由于缺乏竞争,严重的行业垄断经营导致服务企业服务意识差、创新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稳定、劳动效率低、服务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在服务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就外资在我国服务业被利用的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政府对关乎国计民生的服务领域的垄断经营以及服务业对外开放情况。就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的情况来看,房地产、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占比较大(见表1-7)。
表1-7 2011年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