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国商学院国际商务课程体系设置
关于美国商学院课程设置变化的情况,本书主要的参考信息来源是弗农(Vernon, 1994)和韦斯特尼(Westney,2005)在其各自的论文中讲述的他们在哈佛商学院(1959—1978年)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2005年)任职的经历。
一、国际商务在哈佛商学院的设置情况(1959—1978年)
20世纪50年代末起,弗农任职哈佛商学院,教授国际商务。以此为起点到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10年中,国际商务学科同其他职能学科(functional areas)并列,讲授课程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多国企业、比较商业制度三方面。在讲授内容的取舍上由授课教师自由决定,教师的灵活度与自由度较高。
20世纪60年代晚期,哈佛商学院进行学科调整,取消了国际商务课程的设置,将各职能领域课程国际化,原先讲授国际商务的教员被分配到各职能领域。这种调整,使得国际商务课程变成管理学科分支下的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这种设置形式成为典型的美式商学院课程内容模式。这种课程设置状况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二、国际商务在斯隆管理学院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2005年)
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2005年,韦斯特尼在斯隆管理学院见证了国际商务课程在设置上从旧国际商务课程向新国际商务课程转型,以及在21世纪初期课程设置内容回归。
20世纪80年代早期,斯隆管理学院在国际管理领域开设了三门核心课程:一是关于商务职能国际维度的教程;二是有关国际商务环境的课程,是概括描述不同国家环境的基础课程;三是实践课程。学生以小组实习形式在跨国界商务公司中获取实践经验。这三种课程组合被认为是“旧”国际商务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现。这种课程设置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经营业务的高速拓展有直接关联,在企业拓展过程中急需研究企业国际化的成功路径、风险与收益上的问题,此外,进入海外市场后,由于环境差异导致的企业运营方面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商务问题研究的主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跨国公司海外市场的分割格局已定,在现有市场格局中如何击败对手成为跨国企业经营中首要回答的问题,至此,企业发展战略问题成为跨国公司在这一时期需要研究的主题。在斯隆学院,唐·莱萨德(Don Lessard)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中首次教授“新”国际商务。“新”国际商务课程重点关注跨国公司的战略与组织,之后又被引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国际管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已经发生变革。旧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中的两种课程因为与跨国公司战略发展主题不符合而被取消(实践课和在陌生地方从事商务活动课程)。课程设置的重点转向对特定经济发展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学习(日本、中国、欧洲等)及专业知识(如国际金融)的选修课。在这一时期,在哈佛商学院,权变理论成为主导大部分战略和组织分析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创造了跨国公司战略和组织领域新的交互界面。针对全球化发展提出的全球整合——当地响应的分析框架和跨国模型,将权变理论提升到一个应该被视为范式的高度。
在21世纪初期,斯隆管理学院国际商务课程的设置又回到原处。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课程被重新当作基本课程,80年代中期被取缔的两门课程成为最受欢迎课程,它们是了解不同商务环境的课程和以基于团队为中心的实践课程。第三门课程是关于跨国企业战略和组织的课程。
当然,新课程的设置不是简单的对早期课程设置内容的回归。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课程相比有所不同,“在陌生地方从事商务活动”这门课程的内容更加系统地引入了社会学的制度理论、比较政治与经济学研究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时代性的经营问题。课程与研究都试图回答在不同的地区商业环境的差异如何,以及公司为什么与如何向国外发展的这些经典问题。对实习课程场所的选择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如,原先主要集中在新英格兰地区寻求试图国际化但负担不起昂贵咨询费用的公司。现在实习场所多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巴西)寻求试图扩张但又负担不了昂贵的咨询费用的小公司。实践课程名为“全球远程实验室”,由国际管理的教员教授,授课基于由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组织的创业实验室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