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幸福和幸福感
幸福是哲学范畴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幸福是吃喝玩乐,有的人认为幸福是梦想成真,有的人认为幸福是升官发财,有的人认为幸福是健康平安。即便是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当经济紧张时,认为生活富裕就是幸福;当失业时,认为有一份工作就是幸福;当拥有财富时,认为升个一官半职就是幸福。幸福的定义是如此之多,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是罗马尼禄时代就有278种关于幸福的相互矛盾的定义。
幸福是一个“每个人都知道其含义,但却无人能够精确定义”的词汇,幸福又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困惑的命题,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思想家都论述过幸福,但是对幸福的定义、结构、类型和规律等问题都不能很好地做出定论。康德感叹:“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康德无奈而富有韧性地将幸福定义为:“幸福”乃是尘世间一个存在者一生中所遇到的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正因为对幸福的理解,可以因人而异,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流派、不同境遇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幸福才成为永恒的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它是一种感觉,一种状态,一种体验,一种态度,还是一种领悟?《现代汉语小词典》将“幸福”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生活、境遇)称心如意;《新牛津英语辞典》将幸福定义为:舒适、健康和愉快的心态;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辞海·普及本》对幸福的定义是: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孙英博士对幸福的定义是:人生某些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满足和实现以及生存和发展得到某种完满的快乐的心理体验。赵汀阳教授将幸福公理表述为: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autotelic),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autarkeia),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这种行动在操作上是创造的,在效果上是给予性的。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当红教师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国家统计局统计研究所康君认为,幸福就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反映和心理体验。从心理感官的角度讲,幸福是一种“期望”得到“满足”,从而使心理预期与客观现实达到大致匹配的心理状态;从物质生活的角度讲,幸福与人们物质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体现了个体需求与社会物质条件之间差异逐步缩小的状态;从价值观角度来讲,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山东大学邢占军教授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幸福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幸福是人们对生活境遇的满足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从形式上讲,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主观的,从内容来讲,幸福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是客观的。
从以上研究以及对幸福的界定中,本文认为幸福大致有四层基本含义:其一,幸福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其内容客观。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和存在头脑中的虚假感悟,而是现实存在的。幸福感是对幸福存在的感受。一个人是否“幸福”,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或“社会传统”中是能够做出比较清楚无误的判断的,它是一种社会客观事实。幸福的客观内容是需要的满足、期望的达成。其二,幸福是愉悦的心理体验,即幸福感最直接表现为身心愉悦的状态,这种愉悦感包括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满意感、满足感,具有对自身存在状态理性体验的性质。其三,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所赋予的幸福的结构和内涵会随着需要的满足、更替和期望的变化而变化。其四,幸福有不同的种类,包括物质幸福、人际幸福和精神幸福。
Wilson 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主观幸福感个体差异的理论假设:(1)需要的及时满足产生快乐,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导致不快;(2)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才能带来满意感,有赖于个人的适应或期望水平,而这又受过去经验、同他人比较、价值观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笔者十分认同幸福来源于需要的满足这一观点,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才能促进人们的满意感和满足感,却要依赖于人的期望水平。如果说幸福感有赖于个体的期望,那么幸福感的实现就不能被视作仅仅是源于需要的满足。幸福感反映了个体所处的需要层次和期望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实践活动。因此,幸福感的获得是基于期望基础上的需要的满足。
建立在如前所述的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幸福感是指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人们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
二、职业幸福感和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
职业是指“个性的发挥,任务的实现和维持生活的连续性的人类活动”。美国哲学家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认为职业是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利益的一种生活活动。管理学家泰勒则从社会学的角度为职业做了界定,认为职业是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职业就是劳动者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如医生、教师。《台湾职业分类典》指出,职业是个人所担任的任务或者职务,它需满足三个条件:有报酬;有持续性而非机会性;为善良风俗所认可。由此可知,校长是一种职业。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是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作为独立的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学校长产生于人类近代社会,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产物。
基于对幸福感的理解,本文认为,职业幸福感是指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人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是指在学校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位上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
根据《简明教育辞典》的界定,中学是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学校,目前我国的普通中学分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初、高中共设的完全中学三种。本文要研究的中学校长除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三类学校的校长之外,还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