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教育目的的叩问: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从选题背景的阐述和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本研究的意义。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构建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当前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个体差异、来源和影响因素,并为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提供对策建议。为达成上述目标,本文遵循以下设计开展研究。

一、研究思路

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之后,最重要的是要理清研究思路,它决定了能否对要研究的问题找到答案。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个体差异、来源、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因此,首先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有个全面清晰的论述是关键。

传统研究人类心理的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行为产生于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是内部心理活动的结果。而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内部心理活动决定的,而是源于外界,是环境中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时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都能感知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是环境刺激的反应,也是内心活动的结果,两者是共存的。贾英健教授在《重建当代价值认同的致思理路和方法解答》一文中提到:……还存在着一种“外推”与“内生”的模式。“外推”是指“以己推人”的理路。其内在逻辑是,先从个人自己的本性、内心、需要和愿望等出发,通过静观和反思,确立一个实际上是普遍理想化了的自己,然后以默认“人我相同”为前提,把他人也想象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从而进一步达到对“一般人”普遍化的理解,再从这种普遍化的理解和想象中,推论出伦理道德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内生”不是由于每个人在主观上都以自己为尺度推广到其他人,而是由于客观上人们共同活动和交往的社会关系结构、特定的活动方式及其条件等本身,向内、向下提出一定秩序或规则性的要求。贾英健.重建当代价值认同的致思理路和方法解答[J].湖南社会科学,2006(2):1-5.

受上述思想的启发,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有两条。

1.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职业幸福感是中学校长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主观的心理活动,属于内因。同时,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受各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随着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中学校长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会有一定的变化,这是外因。因此,研究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不仅要考虑到中学校长本人的心理因素,也要考虑到外界的环境、条件因素。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而且是一种可能的客观存在,具有客观内容。探讨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不能仅仅研究中学校长自身的幸福因子和幸福达成的方法,而且还应该研究中学校长职业幸福的外显行为。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个人体验是源头,具有个人价值,其外显行为是中学校长职业的内在要求,具有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同时,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离不开社会的土壤,其幸福感的提升需要社会环境和条件的支持。因此,本书的研究思路之一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

2.“外推”和“内生”相结合

幸福感是内心的主观体验,在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理解时,时常基于笔者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因此,带有“先从个人自己的本性、内心、需要和愿望等出发”的倾向性,“由己及人”是普适的,所以外推在所难免。然而,中学校长作为一个比较成熟,而且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地位的群体,其职业幸福感具有特殊性,因此,笔者在论证时试图尽量做到反映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实际状况和中学校长个体自身的真实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内生是关键。

二、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书的研究框架是: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文中的核心概念做了界定。第二章是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理论探讨部分,从“外推”和“内生”两个角度,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外延,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性质和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类型三个方面做出论证,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问卷开发的过程。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和个体差异,并针对调查统计数据再次和校长访谈,阐释数据背后的原因。第五章结合调查统计数据和访谈资料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做系统分析。第六章则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视角,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和校长本人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很多,具体有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访谈法、叙事研究法、定性观察法等。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任务与内容,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三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作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贯穿本研究的始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查阅了有关幸福、幸福感、职业幸福感、中学校长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从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多视角进行比较和解读,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读和分析,一方面使笔者明确了前人对和幸福感相关问题已有的大体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策略与路径等;另一方面对于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模型的建构、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建议等都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 访谈法

“访谈是一种研究性谈话,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5.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研究需要建立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因此,对中学校长的访谈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访谈,来了解中学校长对幸福的理解和自身的职业幸福体验,这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访谈分为前期访谈和后期访谈,前期访谈主要是为了建构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模型,编制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问卷,为收集问卷的相关题项而开展的。在此过程中笔者先后访谈了来自8个不同省份的22位中学校长,访谈录音转录成20万字的文本材料,该材料不仅为建构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分析框架、编制问卷收集了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还获得了许多关于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来源、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的一手资料。后期访谈是问卷调查得出统计数据之后开展的,共访谈了来自9个不同省份的10位中学校长。后期访谈一方面是针对调查所得数据的整体情况寻找原因和依据,求证于中学校长;另一方面是对问卷调查所不能得到的一些现象和原因进行访谈,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呈现当前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整体状况和个体差异。访谈的形式多样,前期访谈主要是结构性访谈,要求校长围绕访谈提纲中所列的问题发表观点,每位受访校长的访谈时间都控制在两小时左右。后期访谈主要是非结构性访谈,形式比较多样,电话访谈、集体访谈、面对面访谈,谈话可以随时开始也可以随时结束。

(三)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用预先准备的问题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也是教育研究中对个人行为和态度的主要测量技术之一。笔者自编了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问卷,并进行了心理计量学指标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问卷的各项系数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运用该问卷,笔者调查得到全国范围内的正校长样本406个,由此统计分析当前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中学校长的优势需要、教育抱负和学校内外部的影响因素等,并就性别、年龄、任职年限、学校教育阶段、学校规模、地区、城乡、生源质量、再次选择校长岗位等变量做差异分析,了解不同个体特征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水平及其相关问题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