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家认同的特征
国家认同除了包含政治性、合法性和情感性等普遍意义上的特征外,还包含主体性、层次性、实践性等特殊性特征,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一 认同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而自觉、自主、自控是构成人的自主性的三个环节和三个发展阶段。[85]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必须是“行动者的主观界定”。公民个体对一个国家的认同,不是哪个组织或集体强制性约定或给予的,它一定是公民个体自主选择和自我判断的结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承认与服从,是个体真切的情感归属和依赖。正如卡斯特所说,“认同则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也是由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构建的”[86]。塞缪尔·亨廷顿也曾这样解释认同:“indentity的意思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们是在程度不等的压力、诱因或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indentity的。”[87]由此可知,个体或者群体的认同都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当代大学生因其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其思维也更加活跃、更加富有个性,他们在国家认同中所表现的主体性也更为突出和明显。“正是由于它的成员有如此自由广阔的活动范围,现代国家因此具有了巨大的力量和深度。”[88]另外,由于大学生群体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个人成长经历等存在着诸多差异性,所以,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国家认同的主体性也会呈现个体间的差异,体现在国家认同的程度不同,也体现在认同实践的程度不同等。
二 内容的层次性
如前所述,大学生国家认同包括祖国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和制度认同四个方面。但这四方面的内容并非抽象单一,而往往具有不同层次。祖国认同是公民最基本的国家认同,因为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人民根本利益紧密相连的、能够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道路实践的过程中,又把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些制度既保障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也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和创新。因此,祖国认同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基础,道路认同是关键,理论认同是指南,制度认同是保障。
三 过程的实践性
公民国家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是公民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有归属感和亲近感的情感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民个体把逐渐认同的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规范内化于心,用这些观念去指导自身的实践,并按照这些价值规范去行动,在行动中又反过来不断调整这种认知和情感,即不断从认知、情感认同的层面内化认同到实践认同层面,然后再回到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如此不断循环的过程。正如毛泽东所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89]国家认同就是在公民个体的反复实践活动中不断建构生成的。这种国家认同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当然,公民的国家认同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国家不存在持续不变的认同;为了当时的政治目的,国家建立并改造认同”。[90]
[1] Jean Phinney,“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y Bulletin,1990,108(3):499-514.
[2] Joseph.E.Davis,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0,p.185.
[3]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3页。
[4]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4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805页。
[5]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72页。
[6] 转引自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7] Dittmer,Lowell & Samuel Kim,“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National Identity”,Ditherer and Chimed: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8]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宫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9]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宫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10] [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12]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67页。
[14]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
[15]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6]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7] 转引自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18]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19] Andreas Pollmann,“National Attachment among Berlin and London Head Teachers:The Explanatory Impact of 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Pride and Supranational Attachment”,Educational Studies,2012(11):45-53.
[20]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1]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2页。
[22]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3] 石茂生、程雪阳:《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的基础》,《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26]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28] 晁福林:《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一个理论思考》,《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29] 《万斌文集》(第3卷),杭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30] 利维坦(Leviathan)原意是《圣经》中提到的一种巨型海兽的名称,霍布斯称国家为“利维坦”。
[31]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1—132页。
[32]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60页。
[33]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7—78页。
[3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82页。
[35]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8页。
[3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1页。
[37] 全增嘏编:《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2页。
[38]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4页。
[39] 杨勇:《哲学视野中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博士学位文,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0] 全增嘏编:《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0—211页。
[41]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
[42] 苏晓龙:《当代国际意识的变迁和国家认同的建构》,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43] 曾竞:《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的内核》,《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44] 万俊人:《爱国主义是首要的公民美德》,《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5期。
[45] 《万斌文集》(第3卷),杭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46]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47] 转引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48]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49]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50] 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51] 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
[52] Frank Jones&Philip Smith,“Diversity and Commonality in National Identities: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Cross-national Patterns”,Journal of Sociology,2001,37(01):45-63.
[53]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90页。
[5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8页。
[55] 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56] 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57]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58] T.K.Fitzgerald,Metaphors of Identit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190.
[59] 参见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60] 转引自杨宜音《“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61] 韩静:《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2] [德]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63]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64]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65] 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67]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0页。
[68]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69]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9页。
[70] 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1996:6.
[71] 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 Publishing Group,1996:4-5.
[72] [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73] 转引自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4] 刘昌明:《全球化与当代国家政治职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75] [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7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7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7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80] [德]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4页。
[81]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82]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陈海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页。
[83] [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84] [美]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与族属身份》,王建娥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85] 《万斌文集》(第3卷),杭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86]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87]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88] 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9页。
[89]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90] [美]约瑟夫·拉彼德、[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