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武则天形象的时代特点
唐代以降,武则天的形象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 唐五代:本色化的武则天
唐五代是武则天形象的发轫期,这是武则天形象中各个因素的生成阶段。时间上从武德七年(624)武则天出生,到后周显德七年(960)周恭帝退位为止,共336年。武则天是出现于唐代的历史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伴随着武则天在政治领域开始发挥作用,关于她的记录开始增多。这一时期出现了涉及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性别文化等不同领域的类别分野,零星的记录及短篇故事为后世提供了叙述的蓝本和撰写的起点。这一时期的文献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篇幅上相对较短。这一阶段的作品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了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长篇作品比较少见。
内容上相对写实。这些作品大体上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的记载,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隋唐嘉话》《大唐新语》等书的内容大多都是撷取当时的朝野传闻,《纪闻·裴伷先》《集异记·集翠裘》两则故事比较有代表性,引起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出现了许多同题材的作品,贯穿了整个武则天故事系统。
叙事手法上相对客观。这一时期关于武则天的记载主要集中于正史、野史及笔记小说。大多数采取客观叙述的笔法,即使是小说也是实录风格,接近历史。
(一)政治才能
重用人才,奖罚并举。史载武则天非常重视人才,她曾经通过多种途径选拔招揽人才。她鼓励自荐和命大臣举荐。《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垂拱元年(685)五月,“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永昌元年(689)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载初二年(690)十月,“制官人者咸令自举”;《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文明元年(684),令“职官五品以上举所知一人”。武则天还设立了试官制度,对于有才能的人,打破门阀制度的界限,破格提拔,使寒门子弟也有机会一显身手。
对于选拔上来的官吏,委以重任,赏罚分明。陆贽于贞元八年(792)所上的《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中说:“往者,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防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10]对武则天选拔及任用人才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新唐书》载:“太后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11]整个唐代,入《良吏传》的人数,属高宗及武后当政时的比例最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武则天成功用人的表现之一。
完善科举,选拔人才。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设立明经、进士两科,按考试成绩录取应试者,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唐太宗时规定定期举行科考,考试科目比隋代有所增加,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有五项。一是制举,这是汉代设置的为了招揽“非常之才”,由“天子自诏”的考试,武则天充分利用这一制度选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二是进士科,武则天抬高了进士科的地拉。三是殿试,武则天在洛城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开创了后世“殿试”的先河。四是糊名,为避免裙带关系左右考试,武则天命令把试卷上的名字遮盖起来进行暗审,糊名阅卷至此开始。五是武举,武则天首次开设了武举,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考中的人可以任命为武官。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就是由武举进入仕途的。这些举措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武则天主张“广言路,杜谗口”,对于大臣的意见大多能够从善如流,并采取措施以保证谏言渠道的畅通。她曾经为了方便“言事投书者”,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设立了“铜匦”。官员及百姓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对朝堂之事的见解及自身的冤情等投入其中。
发展生产,重视农业。武则天在唐高宗时提出的“建言十二事”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她特别注重发展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和商业等。采取一系列措施,奖励农桑、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轻徭薄役。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二)情感生活
这一时期,关于武则天的情感生活的记载集中于几个事件的描述。一是关于武则天进宫及与唐太宗的故事;二是武则天与李治的故事;三是武则天与王皇后及萧淑妃的故事;四是关于武则天与薛怀义及张易之、张昌宗等人的故事。这些记录零星分布于史书及野史笔记中,相对客观。此外,这一时期关于武则天的记录还涉及文化、宗教、军事等诸多方面。
二 宋元:异族化的武则天
宋元是武则天形象的沿承期,也是无顾忌地评价武则天的开始。在时间上,从北宋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到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368)大都失守,共400多年。这一时期关于武则天的记录基本上继承了唐五代的写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在撰写过程中进行了筛选,主观因素影响了武则天形象的走向。
体裁种类增多。宋代是修撰唐史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正史的重写。以欧阳修等人的《新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士大夫把武则天放在正统的框架内来评价,主观色彩比较严重,导致关于武则天的记录中,史学与文学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类书。虽然类书的内容是分类收集编撰前代的资料,却无法抹杀时代色彩。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体裁,如散曲、金院本、元杂剧等。但由于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许多作品已经散佚,难以窥其全貌。此外,文人士大夫的文集中常能看到对武则天的评论。这是一个整合前代素材,生成新内容的时期。
内容更加丰富。唐五代时期的作品有的只是简短的记录,情节性不强。有些将原来的零星记录整合到一起,按照因果关系加以排列,再完善细节,使片段性的史料连缀成完整的故事。如关于武则天与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的故事,在唐代的记录仅百余字,而在元代则出现了同一题材的戏剧,如《武则天肉醉王皇后》《武则天》等,演变成了复杂的故事。
艺术手法上增加了虚构的内容。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大部分沿承了唐五代的内容,但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文学手段加以修饰,虽然已经偏离了武则天的本来面目,但还没有偏离太远。如《吉凶影响录·武后狱》中描写黄靖国在死后进入冥间,看到武后时期的酷吏受到严厉惩罚的故事,寄托了作者对酷吏政治的批判。这其中不乏想象虚构的成分。金元时代的戏曲作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一)以武则天表达驱逐异族的愿望
国家分裂及异族统治的政治环境使士大夫十分重视正统问题。有宋一代,边疆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南宋偏安一隅,丢失的北方一直是士人的终生耻辱。“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恰是这种心态的表达。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士人对政权的正统性一再强调。南宋陈亮在《酌古论》中说“晋虽弱,中国也。秦虽强,夷狄也”,强调的就是华夏正统观,郑思肖对正统问题也非常重视。
郑思肖(1241—1318)生活于宋末元初,宋亡之后改名思肖,“肖”是繁体字“趙”的组成部分,即思念赵宋的意思。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都要向南背北。堂匾题为“本穴世界”,“本”字可以拆为“大”和“十”二字,“十”置于“穴”下为“宋”,合为大宋。元军南侵时,郑思肖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曾著《大无工十空经》一卷,“空”字去“工”加“十”为宋,即《大宋经》。擅长画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为宋土已被元人所夺。他为所画的菊花题诗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表气节。临终前嘱咐其友在其牌位上书写“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可见,郑思肖的整个人生都沉溺于亡国的痛苦之中。
郑思肖强调正统观念,不仅否定武则天的帝王地位,甚至连她的皇后地位也一并否定。他认为正统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黄帝,夏后氏之后;二是必须是天子所封;三是男性统治。在他眼里,只有黄帝及夏后氏的后代才是华夏正统,北朝因与中国抗衡,故北史应黜为“胡史”。南朝虽地处一隅,但因是华夏一脉所系,故应尊崇为“四朝正史”。隋代杨坚因为是异族,故应黜其国名、年号,直书其姓名及甲子。唐代的统治者本是夷狄,但因为享国久盛,姑且列于中国,但仍不应该以正统对待,如遇到与帝王相关的行为如诏、封禅、郊祀、太庙等事,应直书“某僭行某事”。在提到女性执政时,认为“吕后称制八年,武后称制廿一年,牝鸡司晨,俱恶逆事,书法同前;但仍书曰吕后;但武后本非高宗后,其名不正,亦不当以后书之”[12]。
吕后、武后因为是妇人,所以连“僭”和“逆”都不够资格。“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人臣篡人君之位曰‘逆’,斯二者天理必诛。王莽、曹操为汉臣,逆也;普六茹坚乃夷狄,吕后、武后乃妇人,五代八姓乃夷狄盗贼之徒,俱僭也,非天明命也……圣人、正统、中国,本一也,今析而论之,实不得已。是故得天下者,未可以言中国;得中国者,未可以言正统;得正统者,未可以言圣人。唯圣人始可以合天下、中国、正统而一之。”[13]郑思肖借武则天之史,言宋朝之事,在民族矛盾尖锐之时,正统观又打上了民族主义的烙印。
(二)借反对异性表达反对异族统治
元人借反对武则天来表达反对异族统治的愿望。宋人虽然丢失山河,但还有立足之地,元人则没有这么幸运,所以这种民族感情更加强烈。因处于异族统治之下,元代人不敢公开叫板,故武则天就成了现成的言说对象。他们认为“妇人不可加于男子如夷狄不可加于中国也”,把正统性与民族性合为一体[14]。
陆文圭(约1256—1340)是元代文学家,字子方,江阴人。南宋咸淳年间考中乡试,南宋亡国之后,隐居城东,人称“墙东先生”。元代延祐年间恢复科举,他被强令参加,再中乡举。朝廷多次征召,陆文圭都没有应聘。他有一首诗《戏狄怀英》:“花样精神月样妆,妖魂不以近忠良。如何凰阁平章老,欲事宫中妩媚娘。”[15]怀英是狄仁杰的字,他一直都是被当作李氏王朝的中流砥柱来塑造的。但这首诗歌竟然把怀英作为调侃的对象,一个“戏”字体现出作者嘲讽的态度。“妖魂”两字,把武则天视为祸国殃民的妖孽。“凰阁平章老”指狄仁杰,唐代实行九品中正制,唐初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总理政务。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正三品(一、二品是虚职)。有时候,皇帝指派其他官员参与朝政机密,有些人官阶较低,就采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以示与宰相享有同等权利。后来“同三品”成为参政标志,即使品级高于三品者,也要加此衔才能成为宰相。“平章”即辨别评判,唐代非中书令,门下侍中而又实际担任宰相的人授予此衔。武则天改大周时,把中书省改名为凤阁,门下省改名为鸾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曾“拜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诗中“凰阁”指“凤阁”,“凰阁平章”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者还特意使用“宫中”二字,以示与“朝中”之不同。第一句是说武则天这个妖孽主动接近忠良之臣,第二句则是反问,武则天这样也就罢了,为什么像狄仁杰这样的“忠良”,却要为她做事呢?
陆文圭由宋入元,可以说是前朝遗老。国家败亡,进入新朝,新朝又是“异族”。亡于“异族”之手与正常的朝代更替对于士人来讲具有不同的意义,相当于在“亡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亡族”的意味,这种心灵上的打击令他们不堪重负。陆文圭入元以后屡召不应,其原因不言而喻。此时他戏狄怀英,即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自嘲,同时表达自己不仕新朝的决心。由于当时处于元蒙统治之下,人们不敢公开反对,只好采取这种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对抗情绪。
三 明代:艳情化的武则天
明代是武则天形象的转折期。时间上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建立明朝开始,到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于煤山自缢,历时270余年。明代的武则天形象继承了前两代的研究成就,同时又加以发展。武则天形象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欲望的万花筒,虚构的内容占主流,武则天被艳情化倾向比较明显。
体裁上更加丰富,从以前偏重于历史记录转向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武则天已经退出了史书的舞台,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中频频出现。武则天的形象集中于小说和戏曲,出现了中篇、长篇作品。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明代的武则天画像开始增多。
内容上将武则天艳情化。此前的小说多是短篇文言,明代白话小说占主体,出现了以武则天为主人公的中篇和长篇小说,戏曲也有数部。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局限于史实,加入了很多杜撰的,尤其是歪曲、诋毁武则天的内容,产生了一大批艳情小说,如《如意君传》《浓情快史》《情史》《天史》等。这些小说把写作重点转移到了武则天的私生活领域,描写武则天与太宗、高宗尤其是面首的淫乱生活,把武则天写得与娼妓无二,如同一个不知礼义廉耻的女人。
艺术手法上以虚构为主。长篇小说和大量戏剧的出现,虚构、想象、夸张等许多手法都加入进来,武则天成为一个被创作出来的形象。
(一)作为君主荒淫无度
明代部分小说中的武则天,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人们用大量的笔墨渲染武则天与面首之间的故事。历史上有名有姓的面首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写作的需要,便虚构出一批子虚乌有的人物。如小说《如意君传》中的薛敖曹。武则天因为宠信面首,置朝堂大事于不顾,导致朝政混乱。在这些小说中,已经不再用传统道德的外衣掩盖内容上的堕落,恰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晚明小说以叙床笫之事为时尚,“至于末流,则蓄意所写,专在性交,又越常情,如有狂疾……其尤下者,则意欲蝶语,而未能文,乃作小书,刊布于世”[16]。
(二)作为祸水狐媚惑主
武则天“祸水”之说的源头是骆宾王的檄文。骆宾王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明确斥责武则天“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之后历代关于武则天的形象中几乎都有这项内容,人们一再强调武则天“惑主”本领之高。但在明代,人们却把这项内容具体化。艳情小说把武则天塑造成类似荡妇的形象。在《混唐后传》中,武则天把人们印象中雄才大略的唐太宗迷得七荤八素,不仅如此,又把唐高宗拉了进来。武则天的魅力使胆小的高宗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父亲的才人私通。甚至违背父亲遗命,把出家感业寺的武则天再度接回宫,立为皇后。
四 清代:妖魔化与理想化的武则天
清代是武则天形象的繁荣期。时间上从清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到宣统四年(1912)溥仪下诏退位,共260余年。清代的武则天形象沿袭了明代所开创的新局面,描写武则天的各体作品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仅继承之前的故事形成的精彩的单篇小说,还出现了系列小说,与前代的作品一起构成了“说唐系列”与“公案系列”等。
体裁上承袭前代类型。武则天故事在明代时基本上已经众体兼备,清代基本沿袭明代。新出现的体裁如弹词等并没有出现关于武则天的影响较大的作品。主要仍集中于小说类、戏曲类、诗歌类和总集类、图像类等。
内容上出现妖魔化和理想化两种相反的倾向。主要集中于长篇小说和戏曲,内容多是无中生有。
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的作品,集前代各种艺术手法之大成,把多种艺术手段都发挥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熟练运用变形、反讽等手法,使武则天故事变得五花八门,令人大开眼界。
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个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内涵更加丰富。
(一)妖魔化的武则天
清代的思想钳制比较严重,像武则天这样的“另类”很难令人容忍,所以这一时期人们不遗余力的丑化武则天。在政治上把她塑造成祸水,成为迷惑君王的狐狸精。唐太宗和唐高宗在她的魅惑下,不理政务,荒淫无道,误国殃民。在生活上,把武则天整个人全面丑化。随意编造面首,出现了薛敖曹、张玉、张采、张保、张天左、张天右等一大批虚拟的人物。人们已经全方位地丑化了武则天,很难再找出新内容了,于是便挖空心思地从中国人传统意识最重视的大事——传宗接代上大做文章。别出心裁地编撰出她与面首生下的一个孩子,虽然是人的身体,却长着个驴(骡)头。这位长着驴(骡)头的太子,不可能有后代,以诅咒武则天会断子绝孙。怪物后代是清代小说家发明出的丑化武则天的新的生长点。小说家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目的是昭示后来者,像武则天这种“牝鸡司晨”的女人绝对没有好下场。
(二)理想化的武则天
清代还出现了一类新的武则天形象,即女性参与社会事务所依赖的理想明君。性别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女性却被后天的变成弱者。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女性被禁锢在院墙之内,以相夫教子为人生追求。但走出院墙,参与社会事物的意识却很难泯灭。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出口,便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女性参与到社会中去,必须有当政者的允许和支持才可能实现。纵观中国历史,武则天是女皇帝,曾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女性地位,重用上官婉儿等女官,重视才女等事迹,使她成为最适合的女性明君角色。清代部分小说中的武则天,对女性格外关注,能够照顾到女性的诉求,反映了人们的心理期待。一方面,这是朦胧的尚未完全觉醒的女性意识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失意文人的寄托之笔,用闺阁女儿的纯洁本真与贵族官僚政治体制相对应,借女性形象言说男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