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研究背景、方法与基本结论

一 研究背景

(一)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意见》),把重庆市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意见》指出,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要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着力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等重要的民生问题。《意见》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城乡普通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配置逐步达到统一标准。为了落实这些要求,重庆市政府、重庆市教委会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1],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

(二)教育部和重庆市合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和重庆市政府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提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重庆建成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试验田”,推进重庆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使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更加协调,教育机会更加平等,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为此,《协议》把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改革作为重要合作内容,并提出了以下任务: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宏观调控、监测机制,提高农村学校编制标准;统筹配置城乡师资,促进城乡教师基本均衡;实施市级农村教师全员免费培训、职教“双师型”师资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设、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计划,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善城乡教师职称结构,岗位设置、职称评审中适当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比例;创新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机制;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津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教育部重点支持重庆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对重庆以农村师资培训为重点的培训项目给予支持;支持重庆补充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实行定点招生、定点招聘。为了贯彻落实《协议》精神,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都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进行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2]

(三)重庆市农村教师发展基础扎实、势头良好,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

近年,重庆市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并在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改善农村教师经济待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共188406人,其中,小学119831人,初中68575人,农村教师分别占53.24%和25.76%。[3]农村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数62282人,达标率97.63%;初中教师学历达标数16730人,达标率96.22%。农村专任教师中,小学教师提高数39737人,提高率62.29%;初中教师提高数7747人,提高率44.56%。农村小学高级职称教师20471人,占32.09%;初中高级职称教师355人,占2.04%。全市认定的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共3103人,其中,城市占33%,县镇占52%,农村占15%。[4]系列数据说明,重庆市农村教师发展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国家和市里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全市农村教师队伍表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

不过,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发展难度大,与城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其主要差距仍然表现在师资水平方面。各区县农村教师队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培训明显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008年国庆节过后,部分区县大量教师以《教师法》为据,发起了向政府要待遇的停课事件。他们通过采用不讲课、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习等方式来表示抗议,争取引起政府和新闻媒体的注意。10月8日,铜梁县部分教师停课;10月17日,永川区教师大规模停罢课;10月22日,长寿区教师大规模罢课;10月23日,綦江县教师大规模停课……与此同时,许多相关内容的文章、诗歌,甚至“停课檄文”和“罢教运动口诀”也不断涌现在网络上。有媒体评议:“这次停课行动,由开始的教师争取自己的利益的正当行为,逐渐演变成了知识分子和当地政府的对立和矛盾,这是教师的悲哀,是文人的悲哀,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尹鸿伟,2008)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上述背景下开展重庆市农村教师,即留守儿童教师发展问题研究,有利于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系统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全国农村教育发展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二 研究方法

研究重庆市留守儿童教师发展问题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工作[5],定量研究则集中在2009年5—10月。我们向重庆市28个区县发放《留守儿童教师问题调查问卷》[6]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9份,回收率为91.9%。填写这些问卷的被调查者广泛分布在重庆主城和“一圈两翼”地区,其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 有效问卷填写者基本情况

续表

①本表主城区的抽样区为渝北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北碚区;“一圈”地区是以重庆市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经济圈地区,本表抽样区县为璧山县、铜梁县、潼南县、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长寿区、綦江县、万盛区;“两翼”地区是以万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本表抽样区县为万州、开县、梁平、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黔江、彭水、丰都、武隆、酉阳、秀山。地区划分标准参见《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②本表农村教师包括农村学校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教育干部包括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和区县教研或师训部门人员;农村精英包括乡镇干部和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村民。

调查问卷回收后,课题组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了数据处理。根据需要,我们对问卷调查数据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项目的分析:被调查者中农村教师、教育干部和农村精英选择各选项的分布情况及平均选择等级;全体被调查者选择各选项的分布情况及平均选择等级;不同类别被调查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在平均选择等级分析方面,问卷多数问题的备选答案按照其性质评价的非常有利到非常不利分成五个等级,计算平均选择等级时,五个选项依次分别计为1—5分。这些问题的平均选择等级得分越低,意味着被调查者对问题的正面评价越高,相关情况越乐观;分数越高,则对问题的负面评价越高,相关情况越严重。调查问卷少数问题的备选答案按照其性质评价的非常不利到非常有利的顺序进行排列,分析平均选择等级时对各选项依然按照1—5分的标准依次赋分,所以得分越低,相关情况越严重;分数越高,相关情况越乐观。当然,也有个别问题例外,平均选择等级越接近中间值3则表明相关情况越乐观,或者与是否乐观并无直接关系,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 基本结论

问卷调查中,我们请被调查者按照问题严重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列举了当地农村教师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统计发现,被调查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及其所占比例依次是:工资待遇太低(88%);生活环境太差(81%);整体素质低下(63%);社会地位较低(61%);结构很不合理(54%);继续教育不力(50%);评价管理不当(38%);福利保障较差(36%);师德师风较差(21%)。田野访谈发现,这些问题的确是重庆市农村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被调查者关注问题的百分比也较好地反映了问题的严重程度。

另外,对重庆市部分区县教师“停教罢课”事件有关情况的分析发现,重庆市农村教师发展问题比较严重。根据整体发展与相关评价状况分析,根据整体数量与人员结构状况分析,根据整体质量与工作学习状况分析,根据社会地位与流动升迁状况分析,根据社会组织与各级管理状况分析,根据社会保障与各种福利状况分析,都可以得出重庆市农村教师发展问题比较严重的结论。而重庆市农村教师发展问题比较严重的现实,给全市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广大农村教师是当前社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可依靠,也最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因此,要最大限度地解决或缓解留守儿童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的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