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组织形态的演变
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已有1350余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伊斯兰教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组织形态也在不断发生演变,其中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坊制度是中国伊斯兰教年代最久、分布最广的组织制度。自明末以后,苏非思想及国外伊斯兰教思潮传入,对中国伊斯兰教传统组织制度形成严重冲击,彻底改变了近千年来中国回族等民族穆斯林中盛行的单一教坊制的组织形态,在甘、宁、青回族等民族穆斯林内部先后形成虎夫耶、哲赫忍耶、嘎德林耶、库布忍耶四大苏非组织教团或门宦。在随后的300年间,四大苏非教团内部因教权继承或其他原因,又产生40余个小的教团,这些小教团有的是从大教团分离出来另立门户,有的是某些宗教人士领受中亚苏非教团学理而自创的教团。属于虎夫耶的小门宦最多,有20余个;哲赫忍耶自清末西北回民起义以后因教权继承问题,内部出现分化,现有板桥、沙沟、南川、宣化岗4个派系;嘎德林又形成独特的修持方式,也形成许多独立的组织教团,其中以大拱北系统和韭菜坪系统规模最大,信教人数多,分布地区广,内部组织较为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