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理论、案例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以旅游产业链形态差异为划分依据,可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垂直集聚型、水平集聚型和龙头带动型(网状型);根据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内生型(自我积累型)和外生型(外力助推型)两大类,其中,外生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政府扶持型和协会助推型;根据旅游产业集群的依托环境差异,可将其划分为景区依托型、城市依托型和社区依托型;根据旅游产业集群空间形态差异,可将其划分为轮轴式、马歇尔式、网络式和龙头—网络式四种。

一 基于旅游产业链形态的划分

(一)垂直集聚型

垂直集聚型旅游产业集群广泛存在于旅游发达地区,集群内的企业按旅游产业链条纵向分布,上下游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集聚效应降低了它们之间的交易和信息成本;集群内处于同一产业链环的旅游企业往往不止一家,它们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根据集群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数量的分布结构状态,垂直集聚型产业集群又可进一步细分为:(1)金字塔形,旅游产业链企业数量分布呈上游少、下游多态势,关键资源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呈上端结点垄断格局;(2)花瓶形,旅游企业数量分布中游少、两端多,中端的产品制造、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产品与服务销售商影响力较大;(3)不规则形,即旅游企业数量的分布没有规则的形态。从理论上讲,垂直集聚型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是集群产品存在技术可分性,即集群企业间的劳动分工高度深化,存在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

(二)水平集聚型

水平集聚型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多处于同一行业,众多企业提供类型相同的产品和服务,如江西景德镇以陶瓷为特色的旅游购物业集群、武汉市以武汉市旅游局为中心分布的旅行社业集群等。从理论上讲,水平集聚型产业集群形成条件是集群产品和服务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与潜力。

(三)龙头带动型(网状型)

它是一种以大型旅游企业为核心,形成与之相关的网状旅游产业集群,如澳门以葡京大酒店等几家赌场酒店为首的博彩旅游业集群、深圳市以华侨城集团为首的旅游产业集群。

二 基于集群发展模式的划分

根据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发展模式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大类。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又可称为自我积累型旅游产业集群,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又可细分为政府扶持型和协会助推型两种。

(一)内生型(自我积累型)

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依靠自身力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集群。[14]如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的旅游业集群即属于此种类型。在该地区,旅游业产值占当地GDP 24%,是最重要的产业。大量的旅游经营商属于中小型企业,它们之间经过长期的竞合博弈最终达成对“为提高本地区在全球旅游中的竞争力必须合作”的共识,进而自发形成旅游企业战略联盟,使旅游业成长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

(二)外生型(外力推动型)

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往往形成于旅游需求旺盛而旅游资源欠缺的区域,政府及其他外力在区域旅游发展和产业集聚过程中起到较大的助推作用。根据主要外力来源的不同,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政府扶持型和协会助推型两种。

政府扶持型旅游产业集群,又可称为“战略推动型”或“项目带动型”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政府把集群化发展战略作为促进区域旅游发展或振兴的手段,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区域旅游企业的集聚,为旅游企业集聚、交流合作和创新,提供条件和优惠政策。例如,英国东南发展局(South East England Development Agency,SEEDA)在东英格兰地区推行的“康体旅游产业集群”项目,就是为了使当地孤立的中小型企业能联结起来合作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该项目的实施使当地中小型旅游企业、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及相关组织间增强了合作,使旅游企业增加了针对游客的共同活动,改善了服务质量和竞争环境,形成了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

协会助推型旅游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组成的协会或集群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集群发展的主导因素。[15]协会或集群组织通过协调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企业对于竞争规范的理解;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沟通与合作;为企业的人才培训、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提供帮助和指导。如加拿大西部旅游地维克多利亚(Victoria)的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由当地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Tourism Victoria”的引导、助推下发展起来的。[16]

三 基于集群依托环境的划分

叶红(2006)、冯卫红(2008)按照旅游产业集聚区所依托的环境条件,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三类:景区依托型、城市依托型和社区依托型。[17][18]

(一)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指在旅游景区范围内或其附近集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如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大型人造景区范围内或其附近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如秦皇岛北戴河度假旅游产业集群、湖南武陵源旅游产业集群、浙江横店影视旅游产业集群等。这类旅游产业集群往往对景区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景区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创新对集群内旅游企业有重要影响。这类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社会化服务配置的困境[19]: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欠缺,使得集群内企业员工及其子女的教育培训、医疗条件严重不足,影响集群企业人才引进和稳定工作。

(二)城市依托型

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在城市某一区位围绕旅游吸引物或旅游项目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集群,或是城市旅游引致的旅游企业在城市某个区位集聚发展而成的旅游产业集群,如美国拉斯韦加斯博彩旅游产业集群、奥兰多主题休闲旅游产业集群、浙江杭州市旅游产业集群等。与景区依托型旅游产业集群相比,这类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是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集群的柔性生产能力,有助于集群企业的人才引进和稳定。

(三)社区依托型

社区依托型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指以社区吸引物(如古城、古镇、古街、民俗村、文化村等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形成的产业集群,如南非的Khayelitsha镇和山西平遥古城的旅游产业集群。就社区依托型旅游产业集群而言,社区既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工作的场所,又是旅游活动场所;当地居民往往就是集群内旅游企业经营者或其员工。这类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相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社会资本和建立在地缘、亲缘乃至血缘关系上的契约网络。因此,企业间的合作能够通过自发或组织形成。

四 基于集群空间形态的划分

陈秀琼(2007)根据旅游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形态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轮轴式、马歇尔式、网络式和龙头—网络式四种类型[20],各种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和优缺点如下:

(一)轮轴式

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是指以某个大型旅游景区为中心,众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及娱乐企业以及为旅游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或配套服务的企业集聚在其周围,呈现出明显的同心圆布局形态(见图1-2)。

图1-2 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示意
资料来源: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第76页。

最内层的圆心,通常是具有强劲吸引力的著名景区;景区外围积聚着为景区游客提供直接服务的导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服务的旅游核心企业;远离圆心的外围为旅游核心企业提供原材料(如农副产品、食品等)、配套服务(如餐具消毒、床上用品洗涤服务等)的相关企业。

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集聚度。集群内企业由于利益相关而竞合,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集群衍生企业为单一景区,致使集群面临较大风险。一旦处于圆心的景区市场吸引力下降,就很可能导致整个旅游产业集群的迅速衰退。

(二)马歇尔式

旅游地不存在吸引力超强的核心景区,而是存在着吸引力较强的若干景区,在这些景区周边各自形成随机集聚体,在整个区域空间中没有形成明显的中心或者多中心的产业集聚(见图1-3),那么,所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式产业集群。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有可能再聚合成更大景点集团,也有可能扩散成多个大景点集团。

图1-3 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示意
资料来源: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第78页。

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系统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向心性作用较弱。因此,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弱于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且集群内各景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和替代效应。与轮轴式旅游产业集群相比,马歇尔式旅游产业集群稳定性强。

(三)网络式

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是以一定的枢纽(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综合体等)形成的旅游网络组织(见图1-4)。集群内的企业协调布局、分工协作,通过大量的产品交易、项目联合开发以及非正式的交流活动,逐步形成以信任和承诺为基础的地方根植性文化。[21]随着交易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集群内企业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呈现出较强的“弹性专精”倾向。

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的突出优点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由于核心枢纽的存在,使得各级集聚体能够共享中间投入品的好处,产生集聚效应;多处集聚体的存在,使得区域旅游产品较为丰富,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降低了集群的风险。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不足是,由于缺乏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核心景区,不易树立具有较高认同度和强大市场影响力区域旅游形象。

图1-4 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示意
资料来源: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第80页,略有改动。

(四)龙头—网络式

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由一个具有强劲吸引力的凝聚中心和多个景区集聚体组成(见图1-5),如福建厦门以鼓浪屿为龙头的旅游产业集群、深圳以世界之窗为龙头的旅游产业集群。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主要由马歇尔式或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而来。

该类旅游产业集群既能依靠“龙头”树立起鲜明的旅游形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又避免了由于单一核心集聚体失败引起的整个集群溃败的高风险;网络式发展结构使得旅游供应链系统宽广,大企业可以便捷地与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市场环境作出快速反应,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中小型企业也可分享大型企业产品创新、质量升级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益,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图1-5 龙头—网络式旅游产业集群示意
资料来源: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