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伊始,人民币汇率成了宏观经济的关键词,而波动率则成了汇率的关键词。汇率既是各国进行贸易、资本跨国流动的前提,也是连接各国经济往来的桥梁,它的波动会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金融计量方法对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提高金融决策的准确性,降低金融决策的风险。刻画金融市场波动的计量方法中,影响最大的是Engle于1982年提出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和Taylor于1986年提出的随机波动(SV)模型,随后两种模型的衍生形式不断发展,并广泛用于刻画金融市场的波动及其风险,而这两种方法只适合刻画单个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实际上,各个金融市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关系,特别是各个汇率市场之间。随着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更是不能孤立地研究单个市场,而应该把某个金融市场放在大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系统分析,这就用到了多元波动率模型。多个金融市场既包括收益之间的影响,又包括波动之间的影响,同时不同市场之间的收益和波动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的影响。这都可以使用适当的金融计量模型进行刻画。
《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讨,并利用实证分析对理论进行了验证。我自2010年进入吉林大学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的建模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多元GARCH模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正态分布的多元GARCH模型扩展到多元的GED-GARCH模型,并运用二元GED-GARCH模型研究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
(2)在波动溢出及协同波动概念的基础上,对多个汇率市场的协同波动溢出问题进行度量,即将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引入GARCH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英镑、日元等双边汇率收益率序列建立模型,刻画了多个汇率市场之间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
(3)采用分段的方法,运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
(4)对多个人民币汇率市场之间的协同持续性进行了度量。国内很多文献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持续性特征,但是没有文献研究多个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协同持续性问题。本书运用协整的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双边汇率市场的波动的协同持续性。
我将博士学位论文系统地整理为《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一书,更全面地探讨了各种汇率波动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该书可以作为金融决策机构、汇率研究人员及相关金融、计量等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在此也推荐给其他对该问题或相应模型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