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理论上探索两者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其他经济学家也在一些理论上涉及该问题,这为本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农业发展的理论对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重要性思想

1.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食物等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能够独立存在的前提条件,农业劳动必须要有较高的生产率,提供足够的农业剩余产品,才能够支撑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马克思指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34],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生产食物为目的。[35]因此,农业生产发展,能够提供给非农生产者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料,是非农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2.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原始社会的考察认为,城镇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够提供足够的农业剩余产品时,非农产业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城乡分离的社会分工,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以及文化活动,由此开始了人类城镇发展史和文明史。这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其提高速度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产业或进入城镇。马克思指出:经济学中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从而农业剩余产品成为可能。……从而也为非农业劳动者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分工的可能。[36]农业剩余产品越多,能养活的城镇人口就越多,城镇逐渐成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此形成的城市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37]

3.提出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分为三大类:一是农民自身的能力,包括农民的天赋、体力和智力等本人的自然条件,决定农民生产技能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程度、劳动熟练程度等;二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气候和光照条件等,它们决定了农业的自然生产率;三是农业生产的社会条件的改进,包括资本的规模,劳动的联合、分工,农业新机器的应用,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良,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交通运输工具改进,水利灌溉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增加和改善,产权和交易的法律保障等。他们的上述思想具有公共政策的含义,为制定农业政策指明了方向。

(二)列宁关于农业和城镇协调发展思想

1.强调城市和农业的作用

列宁认为:城市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38]同时强调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小农业变成社会化的大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才能为工业和其他部门提供足够的农副产品,满足其生活和生产的现实需要。否则,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都会遇到困难。列宁于1921年11月29日在莫斯科省第一次农业代表大会上指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定带来工业情况的改善。[39]

2.列宁分析了城乡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

即“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市剥削乡村是‘商业财富’优于‘土地财富’的必然产物。”他进一步分析城市与农村商品的不等价交换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而这种不平等形成了城乡的对立,破坏了工农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要素的缺乏,以及城市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困,拉开了城乡的差距。

3.列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一,土地国有化是保证农业迅速进步的条件。

其二,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改变工农业的对立。

其三,重视农业公社、劳动组织以及一切能够把个体小农经济转变为公共的、协作的或者劳动组织的经济组织,这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因素。

(三)毛泽东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全党必须重视粮食生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到1957年,毛泽东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思想,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思想。毛泽东认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40]1957年1月召开的中央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对工业和整个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一是农业关系到当时5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农业搞好了,5亿农民就稳定了。二是农业关系到城镇人口的吃饭问题。三是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也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四是农业也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五是农产品出口换成外汇,可以进口所需要的工业设备。六是农业是工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思想

邓小平对马列主义的农业和城镇关系理论进行了发展。一方面,邓小平强调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要重视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41]另一方面,邓小平要求发挥城市功能,带动农村发展。邓小平指出,城市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城市的重大任务。

江泽民同志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思想。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提出,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同时,认为“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大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国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42]

胡锦涛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和工农协调发展思路。他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倾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这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相应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多次进行深入阐述。一是要重视和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他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43]“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交叉融合。”[44]二是提出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45]三是提出“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46],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二 二元结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一)二元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发展

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由于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通过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1954年、1955年先后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两本著作,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理论。一元是大量边际生产率近于零,工资不变、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传统农业;另一元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镇工业,现代工业资本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扩大主要是因为农业能够提供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扩张的工业部门可以用超过农民从事农业收入的工资标准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受高收入的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工业部门转移。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为止。[47]这时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才能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地位才能有所改善,二元经济逐步转化为一元经济,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工资和生活水平差异将缩小或消失。

2.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发展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1964年出版的《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中提出了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结构理论,发展了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首先,强调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传统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过渡的前提条件,也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非农业部门的推动力。其次,他们将二元结构的演变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创立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阶段,即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类似刘易斯理论)。这时剩余劳动力流出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工业部门可以在固定的工资水平下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小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这时农业劳动力的继续转移会减少农业总产品,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工业部门工资上升,降低工业利润,影响工业扩张速度,对劳动力需求相对下降,进而阻碍劳动力转移进程。第三阶段是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大于农业平均固定收入阶段。这个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农民和工人的收入水平一样,都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城镇非农产业和农业均衡发展,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

在这三个阶段中,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难度最大的是如何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到第三阶段。他们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是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同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48],在这种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二)述评与启示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是二元结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二元结构之间的差距将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最终逐渐向一体化的结构转变。发展中国家要适应城镇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49]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牺牲农业、片面追求城市增长的战略,直接拉大了城市与农业、市民与农民发展差距,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是二元结构理论也有缺陷。刘易斯模型中的一些假定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如城镇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转移的农民都可以在城市工业部门找到工作。因此一些结论就值得商榷。

我国二元结构更为复杂。既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二元结构的一般性,又有受我国户籍制度等特殊国情影响所形成的二元结构的特殊性,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具体研究。

三 人力资本理论述评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内容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一种新思路: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提出,传统生产要素在农业的配置效率已经很高,难以带来新的增长,要促进农业新的增长必须引进新的生产要素。“现代农业高生产率的主要源泉是再生产性的源泉。……再生产性源泉显然是两个部分,即现代物质投入品和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一般来说,贫穷农业社会只有通过向他们自己的人民进行投资才能获得必要的技能。”[50]从而持续推动农业发展。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解释农业生产差别的关键变量是人的因素,即农民所获得的能力水平的差别”[51],“农民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其素质高低对农业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52]“迅速持续的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的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53]实践证明,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农业的生产率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四大类:第一,在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由出售新农业要素的企业、农业推广站等政府机构或农民自己来提供,有时也可以利用特殊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学校。这些培训一般都在农闲季节进行。第二,教育。这在长期里是最有效的方法。现代农业“大量的新生产要素……的迅速采用,特别是适应这一切的复杂的管理任务提出了必须更多地学习知识,正是这种学习构成作为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率提高的基础。”[54]第三,保健设施和服务。包括所有影响农民寿命、力量和精力的支出。第四,使一个人从所从事的一项工作转到另一项更好的工作的投资。同时,舒尔茨认为,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改造传统农业及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述评与启示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对我们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舒尔茨认为,“在农业现代化最成功的那些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工业快得多”。[55]农业现代化本身能对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向农民、农业投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包括开发和引进农业新技术、投资农业、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认为,“农业中使用的物质要素的改进和农民能力的提高要比土地重要得多”。[56]

第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舒尔茨认为,“现代农业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57]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对农民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都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之后之所以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关键是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缺乏,因此,即便是有工作岗位也无法胜任。农民面对进城有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就不敢“失地”,难以进行土地流转,这实际上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这又必然要求农民的文化水平、劳动和管理技能与之相匹配。因此,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 集聚效应和增长极理论述评

(一)集聚效应和增长极理论主要内容

1.集聚效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德国学者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了农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将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提出,集聚和集聚效应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工厂规模的扩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域能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这推动了工厂在一个地域的集聚,这种集聚也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在韦伯理论的基础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聚现象,以致现在的集聚研究大多仍以马歇尔理论为基础。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他认为,产业集聚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行业内厂商的集中产生正外部性,可以降低该行业的成本,带来整个行业的优势。其次,他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基本原因:一是企业聚集有利于共享城镇基础设施和促进服务业发展;二是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节约了雇主和工人之间的相互搜寻成本;三是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使企业从技术溢出中获益。马歇尔还注意到集聚给顾客带来便利、集聚的生产区域容易受到经济萧条的更大影响等现象。[58]总之,集聚经济理论认为,城镇经济具有规模递增的优点。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可以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全面的生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规模化的消费市场,以及较大的劳动力市场等,从而大幅度降低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种集聚效应会吸引工业企业向城镇集中,进一步加强城镇的集聚效应,从而促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59]

2.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开创,后经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和弗里德曼等学者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颇有影响力的区域发展理论。1955年,佩鲁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正式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在196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的经济》一书中,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更为充分的阐述。他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积极影响。佩鲁从技术创新与扩散、资本的聚集与输出、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果四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增长极的形成,将促使产业和技术、资本、贸易、人口在某一地域聚集,从而产生具有多种功能的经济中心,在吸引和扩散机制作用下,与周围地区发生联系,推动整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要素和产业在城镇集聚,城镇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因此城镇化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是区域增长极的实践形式。[60]

(二)述评与启示

集聚效应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对我们处理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增长极,引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城镇从其他地区吸引、集中大量的经济要素,促进经济和产业在城镇集聚[61],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内部人力资本的提高、规模效应的扩大、技术进步的加快、创新集群的集中等,城镇通过传递机制和扩散效应发挥增长极作用,将城镇的信息、资金、技术和城市文明等扩散到农村农业,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62]

第二,在农业内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等也具有增长极的作用。农业龙头企业集聚经济要素,发挥集聚效应,通过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农业生产链,将相互独立的、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的小规模农户、农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连接起来,在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区域内集聚,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农业服务的系列化和农产品的增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要素集聚和扩散推动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城镇经济要素进入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当然,也要防止增长极的负面效应,由于城镇的集聚效应,城镇把周围地区的经济要素吸引到城镇来,造成更大程度的两极分化。[63]特别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发展中国家强化“唯城市工业化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几乎完全被忽视。[64]城镇与农业发展不协调,农业没有实现现代化,也影响到城镇化健康发展,整个国家也难以实现现代化。

五 相关理论述评小结

上述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但是,应用上述理论研究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在研究对象中,上述理论在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宏观经济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落后地区的相关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在运用上述理论分析西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时,需要我们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对策思路。

第二,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具体研究中,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分析范式。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研究中,特殊的发展条件需要我们关注更多的影响因素,如政策因素、区位条件、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这也使本书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