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实现途径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从理论上揭示和认识两者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是本书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推动力
从城镇的起源看,农业剩余是城镇产生的前提,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从城镇化动力的发展历史来看,即使工业占主导地位,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依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学者定量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城镇化率的影响程度,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时,可以使城镇化率提高8.38个百分点;提高两倍时,可以使城镇化率再提高4.90个百分点。[65]
1.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农产品
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两大类农产品:食物型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型农产品,前者主要是直接提供给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及蛋类等;后者主要是提供给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如棉花、油料、糖料、烟叶等农产品。
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最重要的贡献是食品贡献。城镇化首先需要农业为其提供充足、高质量的食物,尽管一些小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足够的粮食,但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不能完全依赖国际贸易,农业提供剩余粮食的能力是决定城镇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城镇人口的上限取决于余粮率——农民除了自用以外所剩的粮食,如果有10%的余粮率,那么城镇化率的上限应该是10%。受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人类历史上,直到近代还有80%—90%的世界人口以农业为生。[66]1952—1980年间,我国农业为城镇和工业提供商品粮达15209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3.0%[67],即余粮率为23.0%。在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率没有超过20%。
冯海发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定量分析粮食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68]
G=1/(1-UR)-1 (1-1)
式中,G为粮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UR为城镇化率。
这个模型的理论含义是:当城镇化率提高UR时,粮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要达到1与城镇化率之差的倒数再减去1。
例如,当城镇化率提高10%时,粮食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
G=[1/(1-10%)]-1=11%
当城镇化率要提高50%时,粮食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
G=[1/(1-50%)]-1=100%
如果考虑到进城农民食物结构的变化,比在农村粮食实际消费量更多,该模型所确定的粮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是一个下限值。
对上述理论模型进一步推导,可以得出以下三个重要推论:
推论Ⅰ:当粮食全部被农民消费,剩余量为0时,城镇化率为0。
推论Ⅱ:当粮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0时,城镇化率维持不变。
推论Ⅲ:当城镇化率提高UR时,要求粮食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至少要达到[1/(1-UR)-1]。
若G≥1/(1-UR)-1,则农业会对城镇化起推动作用;反之,农业会对城镇化起制约作用。要避免农业对城镇化产生制约作用,必须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经济要素
城镇化初期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或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出口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外汇供给。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始终是创汇的主要手段。1950—1980年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总额749.0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1171.23亿美元的63.95%。[69]农业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为城镇化提供资金:一是通过赋税提供资金;二是农业剩余通过不利的交换由农业流往城镇;三是通过吸收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农民购买政府及企业债券流向城镇;四是政府凭借政治力量使农民无偿放弃财产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提供资金。[70]
农业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从农业转移到城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防止这种情况,即有可能存在政府干预、市场机制等力量使农业资源过度向城镇转移,损害农业现代化。例如,城镇化推进速度过快,占用的耕地、农业资金以及吸纳农业中的高素质劳动力超越了农业的承受能力,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3.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收入也相应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扩大了市场消费,为城镇非农产业的产品提供了消费市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的投入,这也直接刺激了城镇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的发展。[71]
总体而言,农业现代化水平和速度决定着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
(二)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拉力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开始反哺农业,更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1.城镇化不断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第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是制约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 公顷,远低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72] 城镇化可以在城镇为农民提供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资源占用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城镇化有利于实现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大量农民进城和人地关系改善后,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可以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2.城镇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农产品生产
第一,城镇人口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需求。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 1%,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将增加2.0083%。[73] 以我国为例,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鲜蛋分别为25.16千克、7.25千克,2012年分别提高到35.71 千克、10.52千克,分别提高了41.9%、45.1%。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长更快,1990年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蛋及制品分别为12.59千克、2.41千克,2012年分别提高到23.45 千克、5.87 千克,分别增长了86.2%、143.5%。[74] 但是,城镇居民消费量更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鲜蛋的数量分别比农村居民多消费52.2%、79.2%,但农村消费增速超过城镇。
第二,城镇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结构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和农业品种结构三种类型。[75] 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动物产品消费增加,这拉动了畜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在农业产品结构方面,人们对于食物产品的需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果品、蔬菜及瓜类等产品的消费量会大幅度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大宗食物如粮食、薯类等直接消费量下降。在农业品种结构方面,城镇居民需要更高品质的食物品种。在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对农业结构性调整的推动作用将贯穿始终,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三,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城乡居民在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重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这是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的重要标志。这有助于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农业标准化生产。
3.城镇化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生产要素
第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流动本身就是学习新知识、开阔眼界的过程,提升了自身素质。城镇化也推动城市文明向乡村的扩散和传播,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76] 使农民树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开放意识等。
第二,城镇作为区域科技、教育、信息的聚集地,通过扩散效应使农民能够方便地从城镇获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
第三,城镇提供反哺农业的资金。农业现代化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装备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积累很难满足需要。当城镇化完成了资金的积累后,城镇就会反过来在资金上反哺农业。
4.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
农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指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生产在农业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收入弹性小的农产品生产在农业所占的份额不断减小的过程。[77] 城镇化以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收入弹性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农产品消费结构多元化、高级化,对收入弹性高的农产品需求增加,农业产业结构开始由单一种植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推动农业生产结构不断高级化。
5.城镇化推动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城镇化打破了农业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抵御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就需要将农业生产者组织起来,从而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例如,农民采取合作社的经济组织形式,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组织起来,有利于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城镇提供了与现代农业生产有紧密联系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社会化服务,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加速了农业现代化。
(三)通过要素双向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城镇是区域的经济中心,在劳动力、科技、资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市场容量等方面比周围农村地区拥有更多优势。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等要素从农村流向城镇;另一方面,城镇信息、科技、产品等也向农村扩散,城镇的等级规模越大,扩散作用越强,扩散范围越广。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是城乡之间基于各自比较优势的分工和交换过程,城镇和农业的经济关系在交换中逐步走向融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政府需要注意在政策上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除前面分析的相互促进外,还存在相互制约的方面。加快推进城镇化,就意味着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城镇,耕地被城镇不断地占用,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污染了农业的水土资源,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这有可能影响农业现代化。因此,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者之间既是相互发展的条件,也有可能产生约束。
二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连接途径
1.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类型
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类型:农业支持城镇发展,即城镇主要从农业索取;城镇支持农业发展,即城镇反哺农业;介于两者之间的农业与城镇平等发展。这三种类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阶段的变化而出现有规律性的变化。
在城镇化初期,农业支持城镇化。这时城镇内的工业处于起步阶段,自身积累不足,城镇化、工业化推进所需要的资本难以从工业内部积累。而这时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来源于农业,大部分劳动力在农业就业,国内商业和出口大宗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城镇化、工业化的资本积累主要来源于农业。当城镇化水平较高时,特别是城镇工业具备了自我发展能力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就不应该再从农业中转移资金,农业剩余用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当城镇化、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后,城镇、工业的剩余要素流向农业,产生了城镇对农业的反哺。
2.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连接途径
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通过市场机制、政府政策等途径进行连接(见图1-2)。
图1-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连接模型
该模型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政府、市场机制之间的动态关系,其核心思想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该模型表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既是相互独立与自主的系统,又是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系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合理发挥政府政策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扩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两者的协调、融合发展。
(二)政府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兼顾城镇与农业的利益,构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连接机制和保障机制,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城镇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居民提供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生产资料、食品和劳务服务,农业现代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等。农业的主要要求是:城镇给予更多的现代经济要素的支持,增加农产品市场需求等。政府在通过政策协调时应注意:
1.必须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一体化推进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现代化,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城镇化提供农产品保障;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要科学发展,系统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培训、就业、住房、户籍、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制度性问题,促使进城农民能够在城镇安居。
2.更加支持农业现代化
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到了城镇反哺农业的阶段;第二,新“四化”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因此,政府要着力支持农业现代化,主要支持政策有:一是支持培训农民,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二是不断增加农村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资本存量。明确农业支持政策在不同层次的政府之间的分工,避免相互重叠或相互推诿。三是中央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责任应主要定位在大型农业水利工程设施、骨干交通运输设施、信息通信设施、基础教育等方面;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责任应主要定位在农业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技术传播扩散系统等方面。[78]
[1]钟涨宝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2]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0页。
[3]《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8页。
[4]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6]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86—87页。
[7]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8]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9]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10]杨静、张光源:《推进“三个同步转变”的新型城镇化——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中州学刊》2014年第6期。
[11]檀学文:《新型城镇化道路:进步与困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0日第A07版。
[12]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3]黄国勤:《农业现代化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14]刘奇:《家庭经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体》,《农民日报》2013年6月1日第3版。
[15]赵海燕:《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风险问题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第14期。
[16]牛若峰:《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0期。
[17]周天勇:《新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137页。
[18]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19]李主其等:《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20]黄祖辉等:《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
[21]李主其等:《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22]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路径》,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0页。
[2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
[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2/13/c_118553239.htm,2014年3月2日。
[25]杨少垒、蒋永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6]刘敬阳主编:《苏州现代农业的理念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224页。
[27]杨少垒、蒋永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8]刘奇:《现代农业规模化的五大着力点》,《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3期。
[29]孟秋菊:《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概念辨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3期。
[30]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2页。
[31]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5期。
[32]潘建伟等:《中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
[33]黄祖辉等:《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5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3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5—716页。
[37]龚唯平:《马克思城市化理论探微》,《经济前沿》2001年第7期。
[38]《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8页。
[39]《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页。
[40]《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4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4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43]《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日报》2015年5月29日第1版。
[4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经济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4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强调》,《经济日报》2015年2月11日第1版。
[4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经济日报》2015年5月2日第1版。
[47][美]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3页。
[48]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49]童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
[50][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6页。
[51][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页。
[52][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页。
[53][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1页。
[54][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7页。
[55][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页。
[56][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页。
[57][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9页。
[58][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43页。
[59]朱宇、祁新华等:《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理论与实证》,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60]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52页。
[61]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调研世界》2012年第6期。
[62]童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页。
[63]张建军:《中国西部区域发展路径——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8页。
[64]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65]汪冬梅、刘廷伟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1期。
[66][美]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林毅夫、赵耀辉编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01页。
[67]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68]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4页。
[69]陈家勤:《创汇农产品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3页。
[70]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经济评论》1998年第5期。
[71]陈志峰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
[7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73]朱敏:《发挥好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经济日报》2013年5月31日第14版。
[74]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版。
[75]杨万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138页。
[76]辜胜阻:《新型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