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研究文献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华语研究的主要任务

华语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学界的注意。目前它有许多紧迫的任务,略述如下。

(一) 华语使用现状的研究

汉语在海外的分布和使用已经有一些初步的研究。但各国华人的语言态度,华语和方言、华语和所在国或地区的主流语言的关系,华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等,亟待相关的研究成果。应该抓紧描写记录各地华语的现状,以积极解决华语传播中的各种问题。

(二) 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在华语研究中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华语的角度研究汉语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重新审视各种语言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中国的语言规划不再只是中国内部的事务,不应该只着眼于中国的汉语使用者,应该从全球的角度考虑汉语。“规范就是服务”(于根元,1999: 106),这一研究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还要说,规划就是服务。它不仅要为中国使用汉语的人服务,还要为全世界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服务,不仅要看到汉语的今天,还要看到汉语的明天。关于华语视角下的语言规划,笔者将另有专论。

(三) 各地华语特征的研究

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主要是在词汇方面,除了论著以外,《全球华语词典》的编写工作已经开始。语音、语法和语言使用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例如,谁都知道新加坡的华语在语音上和普通话有不同,但到底不同在什么地方?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四) 各地华语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海外华语教学有许多研究成果,但目前看到的主要是在新加坡等地,中国大陆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但还不够。这个方面的研究对于华语的传播有积极作用,应该加强。对此,笔者也将另文讨论。

(五) 华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邱质朴(1981)详细论证了汉语语言资源的开发问题,遗憾的是他的观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并未能引起广泛的注意。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开始重视语言资源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成立了一些相关的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机构。显然,华语研究对于汉语资源的开发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华语的维护和推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适合各地华人社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需要大量的教学课件和不同类型的学习工具。最近语言学界已经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华语的语料本身也是资源。教育部语信司和暨南大学共建的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正在建设海外华语的语料库,这对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华语研究既有理论意义,更是实践上的急需。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研究还是华语研究,与其说是对象的差异,不如说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上的差异。华语研究有着广阔的领域。我们需要积极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就研究基础和队伍而言,中国语言学工作者应该担负起这一重任。我们希望不远的将来华语研究会有更大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戴昭铭 2000 《汉语研究的新思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高莉琴 2004 《新疆语言的发展趋势与思考》,《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 熙 1992 《汉语、汉字与现代汉语书面记录系统中的问题和对策》,《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郭 熙 2002 《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郭 熙 2004a 《论“华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郭 熙 2004b 《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郭 熙 2004c 《关于“‘-操’+过+处所词语”讨论的思考》,《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

李宇明 2003 《信息时代的语言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李宇明 2004 《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光明日报》7月28日。

李 贞 2002 《共同语和标准语——对普通话定义的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林治坡 2004 《捍卫我们的母语》,人民网2004.09.09.

邱质朴 1981 《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汪惠迪 2004 《继续“操”吧,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3日。

吴英成 2003 《全球华语的崛起与挑战》,新加坡华文研究会《新加坡华文教学论文三集》,新加坡泛太平洋出版社。

徐大明 2004 《言语社区理论》,《中国社会语言学》第1期。

姚德怀 1998 《“规范普通话”与“大众普通话”》,《语文建设通讯》第58期。

游汝杰、邹嘉彦 2004 《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于根元 1999 《“消极规范”和“积极规范”》,《语言应用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于夏龙 1992 《从方言吸取营养——普通话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张从兴 2003 《华人、华语的定义问题》,《语文建设通讯》(中国香港)第74期。

(选自《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