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研究文献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全球“‘华语’热”的现状分析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华语”这个名称在新加坡等地的活跃还是海外华人本身的事的话,那么70年代后期出现的“汉语热”和“华语”使用热潮则使得“华语”有了全球性的价值。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自然也就给“华语”的频频出现注入了活力。正如钟天祥(2002)所指出的那样,作为在21世纪渐趋强势的语言,华语正在配合全球化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资产,而不仅仅是中国或汉族的语言。就像今天的英语并不是英帝国的语言,而是国际社会通用语一样。

20世纪70年代起,新加坡经济起飞,到80年代,已经成了有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在80年代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新加坡华人比例高,保留了中华文化的许多传统,又是世界上除中国以外唯一采用华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因此,作为汉语标准语的域外变体,新加坡华语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种高阶语言(High Language),自然要对域内汉语产生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人都已经意识到来自中国的“新客”的语音变化:他们本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是他们到达新加坡以后,很快就说出了带有新加坡口音的新加坡华语,而这些显然又是模仿出来的。总的来说,对高阶语言时尚的追求使得“华语”这个词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称谓。我们的一个旁证是,在我们调查的数据中,几乎所有的“新潮”概念都只用“华语”,而不用“汉语”。如:华语影画、华语金曲、华语歌手(包括男歌手、女歌手)、华语明星、华语榜、华语乐队、华语铃声。

当然,不能忽略媒体对“华语”一词的推波助澜。1979年开始的“讲华语运动”使“华语”这个词在媒体及社会上频频曝光。而中国在加快“推普”的步伐中,又常常援例新加坡的“讲华语运动”,使得它在中国也产生了影响。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很快,华文网站中,中国网民无疑是一支主力军。新加坡的媒体,如《联合早报》,也大大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华人。此外,新加坡文化活动,如歌手演唱的华语歌曲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影响。

为了了解“华语”一词的使用状况,我们于2004年1月19日上午对“华语”和“汉语”的搭配使用情况在互联网上用Google进行了搜索。为了使搜索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我们的搜索是一对一对进行的,例如先搜索“华语电影”,然后搜索“汉语电影”(或相反),依此类推。我们还对搜索的结果进行了抽查,抽查中未发现不合理的组合。尽管我们不能排除有不合理的组合,但我们相信这种情况是极少的,不至于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

我们的调查先从已经获得的语料中获取常见到的使用“华语”或“汉语”的句法组合,然后分成两类。一类是“华语”和“汉语”分别做定语(极少数可以看作状语,如“华语演出”中就有“用华语演出”)的情况(见表1,其中的“~”分别代替相应栏目中的“华语”或“汉语”,表2同),一类是“华语”和“汉语”做宾语的情况(见表2)。

表1:“华语”和“汉语”做定语的情况

表2:“华语”和“汉语”做定语的情况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第一,在调查的48个以“华语”或“汉语”为修饰成分的偏正结构中,“华语”的使用明显占优势。其中,“华语”使用量高于“汉语”的为36个,低于“汉语”的为10个;“华语”占压倒优势的31个(其中“汉语”为0的12个,为个位数的7个);“汉语”使用量占压倒优势的9个(其中“华语”为个位数的1个)。对“华语”和“汉语”的选择上有一个明显的规律是:跟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有关的组合倾向于选择“华语”,而倾向于选择“汉语”的则基本上跟汉语学习有关。

第二,在定语的位置上,“华语”多于汉语;在宾语的位置上,“汉语”多于“华语”。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导致这种分布的确切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语言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交错。我们上面已经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对“华语”的历史和发展的影响。按照“矛盾论”的观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那么,“华语”的复兴一定也有内因在起作用。问题是,它的内因是什么?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语言形式与交际需要的矛盾,即,语言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其要素也在为适应交际的需要而发生变化。既然“汉语”这个名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必须有一个替补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个传统上已经存在的,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广泛使用的“华语”应该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再换一个角度看。汉语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因为受社会、文化、历史等影响,不同的社区必然会出现变异形式;同时,语言诸要素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不同地区(社区)、时间的发展速度不一样,这样也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语言同义形式存在的本身就在于其存在差异性。语言符号的同一性和示差性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如果没有同一性和示差性的矛盾,“华语”将只是“汉语”或“汉语普通话”的又一表达方式。而事实是,“华语”一词在进入我们的语言系统以后,就和“汉语”展开了竞争。语言的竞争实质上是使用者的竞争。从上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这种竞争是从年轻一代开始的。目前,“华语”和“汉语”在定语位置上的竞争已趋白热化。从表面看,“华语”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因为从语言总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角度看,“华语”已经大占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即语言惯性的角度看,现在的情况还将继续下去,“汉语学习”等相关组合中“汉语”占绝对优势的现象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竞争从定语开始。“华语”取代“汉语”的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华语”作为一个区别性黏合定语,在交际中就是要凸现差异。使用“华语”的群体应当以“时尚族”居多。不需要改变中心词语,只要改变它的修饰成分,就能标识自己的群体身份,何乐而不为?从语言的角度看,“华语”目前尚未有精确的概念,用作定语表示“具有某种属性的”,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华语”的这种用法可能还跟“国语”在中国大陆的“复活”有关。如前所说,国语只是普通话的旧称。然而,就在我们不停地抱怨“东南风”、抱怨粤语北上的时候,“国语”一词也回到了中国大陆。它在“歌曲、电视剧”等中复活了。“国语”的复活显然是为了和“粤语”相对。但是这种区分是很受限制的,它显然不能为中国以外的华人社会所接受,这种情况下“华语”乘虚而入也就不奇怪了24

至于做宾语不用“华语”用“汉语”也可能与语法结构没有关系,因为表2的现象可能和表1中“汉语”占优势的那部分情况一致,即二者都跟语言学习和使用有关,后者只是前者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调查中把二者区分开,是因为原始语料中发现做宾语用“汉语”,做定语用“华语”。当然,也许还有我们没有认识到的语法上的关系。

目前国际国内正式使用“华语”名称的情况很多,就电台来说就有伊朗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澳洲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等等。下面两则报道来自1995年的《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 记者武侠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语世界》(即第六套节目)将于1995年10月31日在北京正式开播,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创办的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的华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80年代开始同境外一些华语广播电台建立了合作关系;进入90年代以来,中央台同境外华语电台的节目交流和人员往来日趋增多。这次“华语广播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将进一步增进中央电台同各华语电台的了解和沟通,拓展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建立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与之相关的还有“华文”,例如:华文文学(好像没有“中文文学、汉语文学、汉文文学”之类)、华文学院、华文学校、华文书籍、华文报刊、华文教育、华文出版社、华文写作、华文教师、华文网站。